马占东,王 凯,杨 俊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滨海石化产业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马占东,王 凯,杨 俊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近几年我国石化产业发展迅速,文章以辽宁省为例,从城市人居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考虑滨海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同时,客观分析了石化工业发展状况及石化工业主要污染物特征,初次尝试建立针对石化工业的人居环境安全评价指标,进而完善石化工业园区评价体系,并对沿海城市石化工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提升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人居环境;石化工业;污染物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包括石油炼制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作为石油炼制行业的下游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但是近几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飞速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占经济总量的20%[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城市在建和拟建千万吨石化项目15个,百万吨项目7个[2]。《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已明确指出,渤海湾等局部海域,海洋环境容量不可忽视,近海域污染严重[3]。沿海石化项目的集聚,“石化热”潜在隐患对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直接影响着沿海城市人居环境安全。
国内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吴良镛[4]对人居环境理论方面做了详细研究,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学术体系[4]。近几年在人居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斌等[5]阐述了沙区人居环境的概念、内涵、分级和研究尺度,讨论了导致沙区人居环境恶化的根源,对沙区人居环境安全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张云[6]提出对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安全进行定级的思想,并对人居环境安全定级方法进行了探索。滨海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也最具开发空间的区域,滨海城市不可替代的区域性优势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写照。然而,近年滨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使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对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造成了种种安全隐患。所以合理评价滨海石化工业对人居环境安全的影响,对滨海生态环境改善,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意义深远。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区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地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场所,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城市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以满足人类居住为目的,自然环境是人居环境的基础。吴良镛教授借鉴道国外关于人类聚居学的研究,用系统的观点,将人居环境分为支撑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五大部分,和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次,其中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以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注重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4]。
人居环境评价是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来客观描述人居环境的状态和发展趋势[7]。通过人居环境的评价可以把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应用到实践环节,不仅是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衡量,也使不同尺度、层次的研究有了定量的衡量标准。人居环境的基本是保证人居环境安全,人居环境安全评价直接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如何合理的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安全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评价系统。
辽宁原油加工量约占全国的18%,居全国第一位,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和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两大石油加工企业出口成品油占全国的2/3[8]。辽宁全省拟定的100项重点工业项目中有25项石化产业项目。自2009年辽宁省开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沿海经济带横跨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内陆地面积5.65万km2,海岸线长2 920km,海域面积6.8万km2。经济带内已建设园区42个,其中:滨海石化园区14个、毗邻石化园区或相关污染产业园区7个,占总园区数50%;而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绿色产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园区只有7个。在滨海园区中:大连市拟建1 000万t炼油项目和100万t乙烯项目,10年之内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石化加工基地;而大连双岛湾石化项目则建在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2];抚顺在城市东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建立石化新城[9]。
在以石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众多滨海城市中,石化产业对城市的大气、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潜在威胁,是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隐患所在,加之石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存在误区,环保产业建设缓慢,环境极端事件近年频频爆发,给城市人居环境安全敲响警钟。
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因原油种类、加工流程的不同,废水中所含污染物质也不尽相同。石化工业生产工艺复杂,采用化工原料较多,产品具有多样性,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所含污染物质不仅为有毒有害物,而且浓度高降解难。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类、硫化物、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由于生产产品的不同,废水还可能含有氯化物、苯类醇类等污染物。从废水水质上将石化工业废水分为含油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氯碱废水、含硫废水、含酸废水、生产废水、含盐污水及生活污水等[10]。石化工业园除了石化生产线还会有石化产业的下游产业,这些产业也多为高污染行业,如合成橡胶企业会排放橡胶废水。
石化工业排放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烃类、恶臭物质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排放方式分为燃烧废气、工艺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11]。其中燃烧废气来源于生产装置中的加热炉燃料燃烧的废气,燃料不同污染物也有区别,主要是包含二氧化硫、烟尘等的污染物质;工艺废气是生产装置催化剂再生烟气,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催化剂粉尘等污染源,还包括含有硫化氢、轻烃的减压塔等生产装置的不凝瓦斯气体和冷冻系统中的氨气;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指原油、半成品及成品的挥发气体,装卸和运输中的轻烃逸散,火炬燃烧的烟气等。
除了废水、废气污染外,石化工业还存在噪声污染、恶臭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石化工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包括废催化剂、工业垃圾、燃烧炉的炉渣和粉煤灰等;噪声污染主要是生产设备中的大型烟机、压缩机、鼓风机等。石化工业生产原料及产出产品多为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装置多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存在一定环境事故危险,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泄露将导致城市整体遭受危害,甚至危及范围更大[12]。
石化工业园区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复杂体系[13]。国内关于石化园区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多从工业角度出发,以园区为尺度,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目的,而以城市为尺度,园区作为城市单元,将城市人居环境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目标的研究较少。在滨海石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尝试性建立以宜居城市建设为目的石化园区合理评价指标。
本研究遵循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包括城市人居环境指标、园区建设管理指标、合理利用资源指标3方面12个指标方向进行石化产业合理性评价体系探讨,具体指标方向选取及说明见表1。在指标选取中,如园区与居民区距离是为考虑城市风相、地形、地貌等因素,避免直接受污染源侵害;环保管理制度建设实施情况可以根据园区产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具体针对性指标;环境报告书评价则可根据国家统一标准进行相应评价。
表1 城市石化产业园区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
滨海城市中石化园区遍地开花,反映了滨海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缺乏宏观调控和有力协调监管机制,无法摆脱资源消耗性为主的产业格局,对海洋产业持续发展,海岸带生态安全和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对此应做到,遵循产业均衡定位与可持续利用原则,制定合理的海洋产业规划,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制定有力的环保监管制度,切实可行地保护海洋环境。制定政策法规,严格审批石化产业发展建设程序,促使石化产业有序协调发展,确保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安全。
本研究初步提出关于滨海城市石化园区建设与人居环境安全的评价指标,对于石化园区要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采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采用项目环保准入标准,合理布局石化下游产业链,节约能源,安全生产,清洁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之路。
[1] 杨波,戴兵.石油化工行业产业政策与污染物排放特征探析[J].化工进展,2009(S1):505-507.
[2] 毕德东.大石化热的冷思考[J].中国能源,2006,28(4):36-39.
[3] 国家海洋局,2004年中国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05.
[4]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8-41.
[5] 吴斌,张宇清,吴秀芹.中国沙区人居环境安全研究的初步探讨[J].中国沙漠,2009,29(1):50-54.
[6] 张云.大连市人居环境安全空间分异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6):121-122.
[7] 李雪铭,李建宏.地理学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10,33(1):112-117.
[8] 肖亭.辽海振兴:最利好装备制造[EB/OL].(2009-07-07)[2011-02-21].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yhjjd/2009-07/07/content_8386719.htm.
[9] 张曦尧.抚顺石化新城: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EB/OL].(2010-12-24)[2012-07-15].http://www.nen.com.cn/xq/145/3681145.shtml.
[10]翟梅.国内炼油厂恶臭污染源及治理技术[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24(4):47-50.
[11]孙乐,张惊宇,洁白.石油炼制也污染防治及清洁生产[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2):46-51.
[12]多金环.石油化工行业主要环境问题及建议[J].环境保护,2007(7):49-51.
[13]赵宇.石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18-20.
教育部人文社科(09YJC790135);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2009JD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