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北京100038)
公安院校本科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研究
苏 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北京100038)
创建警务保障专业,对满足公安保障工作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从警务保障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定位警务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探求警务保障专业建设之路径:构建课程体系,加紧编写教材;强化“训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合理学术梯队;促进学生就业,力保学为所用。
警务保障专业;专业建设;公安教育
强有力的警务保障是公安机关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出战斗力。警务保障是综合性大保障。既包括公安经费保障和公安装备保障,又包括警察人力资源保障、法制保障、政策保障及信息技术保障。保障不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是贯穿于警务活动全过程的、持续不断的工作。目前,公安机关警务保障部门急需专业人才,紧缺既了解公安工作一般业务,又掌握装财、基建、后勤管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为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在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公安工作人员上的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警务保障作为一个新专业进行建设,这既是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树立大保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公”的会议精神,使公安机关更好地发挥其执法、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更好地肩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保障出战斗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是公安机关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目前公安机关警务保障部门急需专业人才,尤其紧缺既了解公安工作的一般业务,又掌握装财、基建、后勤管理等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曾于2010年暑假成立“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调研组”,对广州市公安局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1)实战部门对警务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广州市局民警总数在3万左右,市局装财部门的民警只有150人左右。专业基本是以财务、会计居多,计算机、建筑等也有,但没有一个人专门的系统的学过警务保障相关知识,人才缺口相当大。(2)警务保障部门岗位非常重要,对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非常高,警务保障不仅仅包括财务,以广州市公安局装财处为例,下设十个科室:国资科、建审科、基建科、装备科、政工办、秘书科、据点科、财务一科、财务二科、财务三科等。警务保障部门工作内容的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专门人才除了应了解公安一般业务,还需具备以上业务部门所需的多种专业理论和技能。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公安工作者的主要承担者,其专业设置应适合公安工作需要,特别要尽可能贴近公安实战,培养公安部门急需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平,满足实战部门需要的警务保障专门人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率先于2010年设置了公安管理学警务保障专业(方向),该专业以培养警务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学生既要熟悉公安业务,又能在公安保障部门从事装备财务、基建管理、后勤管理等保障工作。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对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警务保障专业的复杂性,公安院校警务保障专业培养的应是掌握专业技术,精通公安业务,熟悉法律法规的专门人才,强调技术、业务、法律并重。基于此,确定该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既熟悉公安工作的一般业务,又掌握装财、基建、后勤管理等专业理论和技能,熟悉公安工作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能胜任各级公安机关保障部门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管理警察。
与上述培养目标相适应,制定警务保障专业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知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沟通和交往能力,拥护、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有扎实的警务保障专业所需理论、实践,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定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掌握公安财务管理、公安装备管理、公安后勤管理、公安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等专业理论和技能;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译流利,能正确、规范表达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并撰写科技论文;切实掌握警务实战技能,身体素质达到规定标准。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是以课程为依托实现的,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课程的组合形式,即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课程支撑着专业,同时基于社会需求,根据对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来编制课程[1]。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是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的核心,它对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警察尤为关键。作为新建的专业方向,警务保障课程建设的思路是:确立方向,明确目标,分级建设,择重支持。课程建设的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鉴于公安工作特殊性,人才培养需要考虑到公安部门长远之需,将传统的对口培养调整为适应性培养,建立以学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2]。
根据以上课程构建原则,本科警务保障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通识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与地方院校的相关课程类似,它是整个本科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基础课程包括公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模块遵循“厚基础、重实践”人才培养的要求,公安基础课包括公安派出所工作、刑事案件侦查、公安群众工作、公安情报工作等课程,强调本科生具备从事公安主要业务工作基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基础课包括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三门课,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公安装财部门的工作内容。专业课程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组成。专业必修课开设课程有公安财务管理、公安装备管理、公安后勤管理、公安资产管理和公安基建管理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选修课开设公安政府采购管理、公安审计、公安财务电信化系统、公安经费预算与决算、应急警务保障、警务保障实务、公安应急管理、警用装备性能与应用等课程,旨在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警务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警务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2)积极编写相关教材。自2000年起,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就先后为公安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公安装备与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公安机关事务管理》和《公安应急保障》等课程。2002年出版了警务保障领域的第一本教材《公安装备与财务管理》。近年来,公安管理系承担并完成了《公安机关经费支出现状与监管研究》、《县级公安机关装备现状与配备标准研究》、《应急状态下公安后勤保障研究》、《警务保障发展战略》、《现代警务保障研究》、《公安经费标准研究》等科研课题,出版或发表了相关的著作和论文。通过多年的努力所积累的这些教学和科研成果,为警务保障专业教材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下一阶段,要从警务保障部门的实战需求出发,编写适用于培养公安机关警务保障急需人才要求的教材,形成覆盖警务保障各岗位的教材体系。十五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材编写时间紧、任务重,编写教材和出版需要学校给予人、财、物等相关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2.强化“训学研”一体化,创新教学方法
(1)强化“训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训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旨在将教学、科研和公安实训相结合,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服务实战为落脚点。其总体思路是:将公安一线的实践作为学校教学的课堂和科研的课题来源,强调科研为公安实战服务,为教学服务,形成课堂教学、实战训练、课题研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公安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警务保障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将教学、科研、公安实战有机结合的“训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是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能有力保证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
(2)创新警务保障专业教学方法。警务保障专业主要为公安部门培养技术应用型、实战型、管理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紧贴公安实战,努力保持理论教学与实战同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战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十大能力:公安财务的预算计划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实施控制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公安装备研发、配备、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的全寿命管理能力;建筑工程立项、招标、施工、验收、审核管理能力;公安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应急保障组织和协调能力;物业、保卫、后勤服务的管理能力;政府采购管理能力;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由于警务保障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应到警务保障部门各岗位见习、实习,也可考虑“阶段实习”模式,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实习,以保证学生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且有利于学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了大四实习时的匆忙与应付,提高了教学和学习质量。在教学形式上,应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影视教学等,并增加课堂讨论、练习、自学的比重,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公安财务信息化管理”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需要购买“财务系统软件”,以确保教学效果,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本科毕业分到警务保障部门工作时,能快速承担起警务保障部门的工作任务。
目前警务保障方向的专业教师紧缺,特别急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装备、后勤管理方面的教师,现有师资队伍存在业务素质一般,科研能力较低,结构不均衡,队伍欠稳定等问题,制约着本科警务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构建高素质、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警务保障专业教师群,是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途径如下:
(1)稳定和培养现有师资队伍。现有的师资队伍主要包括现有的专职教师,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能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重点加强对这一层次师资的培养,使之成为专业建设的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系统的培训和深入到警务保障实战部门锻炼是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一致的重要途径。应以提高和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实战技能知识为主,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多渠道、多层次组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师资培训;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一些警务保障专业教师到警务保障实战部门下派锻炼,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和总结实战经验,既提升了师资水平,也促进教学、科研、服务的相互融合、共同提高。
(2)多渠道引进、聘用教师。目前警务保障专业紧缺的经验丰富的财会、装备、后勤管理方面的教师,短时期内又无法全部吸收到所需人才成为专职教师,因此,可以灵活聘用方式,一方面,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吸收引进急需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甚至学科带头人,以外推内,以新促老,以老带新,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短期聘用其他普通院校的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和教师,组织他们来校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确保学生掌握领域内的前沿知识信息;最后,可以从公安一线选调实践经验好、理论素养高的干警,承担专业课、实践课、技能课等公安业务课程教学,确保学生警察意识的养成、特别是警务保障实战技能的提高。
(3)着力培育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校在某学科教学、科研水平的标志,也是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综合考虑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历水平、师德水准等,筛选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并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如优先送培,优先参加学术会议等。要结合警务保障专业建设,激发其承担科研创新,参与专业改造、教学改革等工作;同时,要实行政策倾斜,在保证经济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注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培养他们热爱公安教育、献身公安事业的信念,使之能安心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建立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生选择公安院校,选择警务保障专业,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进入公安部门从事警务保障方面的工作。评判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的成功与否,最终仍然是需要它的“使用者”即警务保障部门来评价,那么其前提必须确保警务保障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学有所成之后学有所用。搞好入警衔接,建立和《公务员法》相适应的入警长效机制,是唯一的、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公务员法》第23条和第31条的规定,由公安院校主管部门和“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加强协商,共同出台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的制度及政策。针对警察这一特殊的公务员职位,在公务员一般性条件外,另行规定“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将警察公务员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具体化,和政府一般公务员职位区别开来;并且“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进行警察招录工作。将这种政策或制度在全国推行,切实建立起一套和《公务员法》相适应的入警长效机制,避免各地政府在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问题上执行《公务员法》标准不一,或任意曲解《公务员法》,随意设置条件,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扫清障碍,为我国公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解除后顾之忧。需要强调的是,警务保障专业作为新设置的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前一年,需要学校协调地方省公安厅政治部,将警务保障方向毕业生纳入招录计划,确保对口分配,用人所长。
警务保障专业是研究及实践应用的一门专业,它综合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培养从事警务保障工作的技术型与管理型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从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看,警务保障专业与其他专业在性质、特点、地位、研究内容、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具有很强的公安特色。警务保障专业设置,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而应根据警务保障工作自身特点和需求,吸取公安院校有关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的先进做法,建立符合我国警务保障工作实际需要的专业体系,充分体现公安专业特色优势,促进公安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培养警务保障实战人才服务。
警务保障专业建设已经扬帆起航,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的工作也已经在紧锣密鼓中紧张而有序的进行,警务保障学历教育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警务保障部门的支持下,在相关教师们的辛勤耕耘下,我们公安大学必将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警务保障专业人才,为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保障力做出贡献。
[1]刘海燕,曾晓红.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2).
[2]张 亮.公安院校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7(2).
[3]吴跃章.“战学研”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4]王 光,魏永忠.警察职业化教育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G642
A
1674-5884(2012)05-0108-03
2012-03-1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课题“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研究”(YJ11043)
苏 娜(1981-),女,江苏盐城人,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公安教育训练研究。
(责任编校 杨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