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顶浩,沈志荣,钱琳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苏州市相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100)
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张顶浩,沈志荣,钱琳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苏州市相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100)
苏州的文明创建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苏州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城区,相城区一直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2010年度苏州市相城区委托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对其所属区域进行了四次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和三次入户问卷调查,测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深化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应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督查整改、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市民素养、深化调查研究等方面着手进行。
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一)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创建的意义
近些年来,各地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扎实推进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对一个城市来说,精神文明创建的动力之一便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自1995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2005年和2008年张家港市和苏州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苏州率先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地级市和县级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这对其下辖各区县的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相城为苏州中心城区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求相城与苏州主城全面对接。相城区领导班子提出∶相城要“全速融入苏州市区”,“全力转变经济模式”,“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并在《相城区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中全面落实[1]。在《相城区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第二章“相城区发展定位与策略”第十六条“文化与旅游发展策略”中明确指出∶要实现相城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延续和弘扬“相”文化在营城中所体现的“阴阳、规整”、“主宾”、“对称”的哲学理念;要充分认识文化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城区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形成,提升相城区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2]。
在这种背景之下,相城区积极开展“文明城市示范城区”的创建工作,是响应苏州市建设“三区三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相城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苏州文明城市群创建,打造文明创建品牌的重要举措;也是相城区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发展战略,推动其城乡一体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需求;更是其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通过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得相城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文明系统协调推进。
(二)核心概念界定
1.苏州市相城区。苏州市相城区因2500年前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2001年2月,相城在苏州区域调整中诞生。相城区拥有496平方公里的土地、77万的人口,位于长三角城市群腹地,地处苏州大市中心,是苏州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区;东邻上海,西濒无锡,南接古城,北依长江,全区下辖4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度假区。相城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一脉,曾走出“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徵明等一代名人。相城还是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同时相城也是中国阳澄湖大闸蟹美食之乡和中国阳澄湖湖八鲜美食之乡。2010年,相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全区净财政收入达到12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7亿元。而今,相城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苏州市委“三区三城”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城市化提升、创新转型、人才强区、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3]。
2.文明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的动力之一便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相城区作为苏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区,一直都在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先后委托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对其所属区域进行了多次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活动,借助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力量为其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文明创建正成为促进相城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指引工程、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提升城市美誉度的形象工程。
3.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公共文明指数是描述市民文明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市民文明素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包括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项目内容。根据中央文明委的部署安排,从2009年起,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将对全国文明城市和先进城市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并进行排名公布。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央文明办将对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最能反映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项目进行测评,同时,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社会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纳入测评内容,测评采取实地考察、入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进行[4]。
4.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作为国内第一所社会公共文明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是苏州大学与苏州市紧密合作,为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而推出的标志性重要研究平台。研究所实行苏州大学主管、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重点支持的共建方式,对外保留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的名称。研究所借助专家顾问和专兼职研究员的优势,积极围绕苏州市公共文明建设涉及的主要工作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联合申报相关课题项目,并积极开展相关咨询服务和管理培训工作。
(一)苏州市相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概况
1.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方式及时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主要包括现场测评和入户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以调查员现场暗访方式进行,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以调查员亮明身份入户的方式完成。本文所研究的苏州市相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时间段为2010年4~10月。
2.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指标体系。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标准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参照《苏州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标准》、《苏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示范城区测评标准二(动态指标)》制定。现场测评指标体系包括测评项目八项∶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场所、公共特定场所、公共交通运行、公共交通秩序、公共市容、公共服务和市民公共行为。每个测评项目又具体化为若干测评指标,每个测评指标又化为更详细的测评内容119项。按实际得分折算成百分制。现场测评指标体系见下面的表1。
表1 相城区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指标及测评点
3.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参照《苏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示范城区测评标准三(问卷调查)》制定。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是测查相城区居民对该区公共文明的主观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市民行为、公益活动、环境设施、城市安全、主题活动、总体评价六项,其中市民行为具体化为五个二级指标;公益活动具体化为3个二级指标;环境设施具体化为4个二级指标;城市安全具体化为2个二级指标;主题活动具体化为6个二级指标;总体评价指市民文明程度总体感受。共14项内容,32个调查问题。每个问题含五个选项,赋分分别计为1、2、3、4、5分,满分160分,以百分制进行排序比较。
(二)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创建现状分析
2010年相城区文明办委托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于2010年的4月、6月、7月、9月对相城区所辖街区进行了4次公共文明指数的现场测评。同时,分别在2010年的7月、8月和10月进行了三次公共文明指数入户问卷调查。
1.苏州市相城区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结果分析。现场测评结果是根据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的测评员在不同时间、地点实地调查采集的数据做出的,包括单项测评结果和综合测评结果两部分。单项测评结果是针对公共文明八大测评项目的具体操作化测评,反映的是公共文明某一特定层面的状况;综合测评结果是对历次测评数据分类整理,以加总或均值、排名、比较等方式对测评总体结果的呈现,是对相城区公共文明状况的总体反映。
(1)苏州市相城区四次现场测评八大项目合格率及排名。由表2可以看出,在八大测评项目中,公共服务合格率最高,四次现场测评均分达到97.54分;公共交通运行和公共文化场所平均合格率位居第二和第三名,平均合格率均超过96%;相比较而言,公共市容和公共卫生存在问题较多,失分率比较高。
表2 2010年苏州市相城区四次现场测评八大测评项目平均合格率及排名
(2)苏州市相城区十街区现场测评综合结果分析。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4月份相城区十个街区的平均合格率是87.88%,6 月份是 86.60%,7 月份是 79.88%,9 月份是 85.07%。相比较而言,7月份的平均合格率最低。相城区各街区四次现场测评平均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度假区93.70%、开发区87.94%、渭塘镇87.16%、北桥街道 86.70%、望亭镇 84.66%、黄桥街道83.70%、元和街道 83.13%、阳澄湖镇82.69%、黄埭镇81.27%、太平街道80.81%。
表3 2010年苏州市相城区十街区现场测评综合结果及排名
图1 2010年苏州市相城区十街区现场测评结果柱状图
2.苏州市相城区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是采用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以书面问答为主要形式,来收集有关公共文明方面的态度、评价、感受等资料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的样本选择∶按各街区的社区名录随机抽取5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入户20户,共100户家庭。每个家庭调查一位生日最接近7月1日的18~65岁家庭成员。
表4 2010年苏州市相城区六项指标问卷调查综合得分
从上面的表4可以看出,六项指标三次调查结果“总体评价”这一指标得分最高,说明相城市民文明程度总体感受较高。其次是市民对“公益行动”这一指标的评价较高,说明该区居民对参与慈善、捐助、志愿者以及见义勇为行为的状况比较满意。相比较而言,市民对“市民行为”这一指标的评价最低。说明相城市民对卫生行为、集会行为、交通行为、着装行为和助人行为状况还有更高的期待。由表4可见,三次问卷调查平均得分分别为71.93分、70.90分和74.78分,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但总体呈上升态势。这客观说明了相城市民对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的整体满意度在提高,相城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成效得到了市民的逐步认同。
3.结论及启示。综观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苏州市相城区2010年度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八大项目的创建成效具有不平衡、不稳定性。八大项目的总平均得分为89.75分,这说明相城区在文明创建的工作中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反映出了相城区文明创建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现场测评各项目之间的创建成效差异较大,具有不平衡性。其中,尤属“公共卫生”和“公共交通秩序”两大项目问题较为严重。相城区2010年四次现场测评共发现问题652处,其中“公共卫生”这一项目发现问题220处;“公共交通秩序”这一项目发现问题138处[5]。现场测评各项目得分中,“公共服务”、“公共交通运行”、“公共文化场所”位列前三,平均得分超过了95分,其中“公共服务”的平均得分已经达到了97.54分(公共服务项目为抽检测评,未进行测评区的全覆盖)。而“公共卫生”的平均得分最低,只有79.84分,各项目之间头末名的分差竟高达17.7分,因是各项目之间的平均得分比对,基本上可以排除测评时因选取测评对象的偶然性而产生的客观误差,也基本可以排除因不同测评人员的评判标准差别而产生的主观误差。当然,客观上各项目的创建难易度存在着不同。二是各项目在不同批次测评中的得分落差较大,具有不稳定性。如“公共市容”这一项目,四次现场测评最高分差达到21.56分。再如“市民公共行为”这一项目的最高分差达到12.50分。
(2)相城区2010年度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其所辖各街区的文明创建成效具有不平衡、不稳定性。全年的平均得分度假区最高,其余街区去年平均得分相差不大,甚至很接近,说明相城区所辖各街区在文明创建过程中能克服各自的固有困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但其所辖各街区在同一批次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得分落差还是较大,同一街区在不同批次的测评成绩也有很大波动。相城区所辖街区数量多,按照测评指标,各街区排名中,太平街道和黄埭镇位居靠后位置,发现问题较多。这些不平衡、不稳定的表现说明相城区的文明创建工作还有待加强,需要各街区在相城区的统一领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认真的梳理、总结和反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文明创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相城区2010年度公共文明指数问卷调查,总体得分相对平稳,但分值偏低,与市民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三次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辖区内居民对本区域内公共文明程度和文明创建工作的综合感受和评价。无论是从问卷调查的综合得分、分类得分看,还是从各社区的得分看,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其整体结果保持相对稳定。相城区三次问卷调查结果平均得分为72.54分,说明相城区的文明创建效果与居民的心理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也说明市民对城市的文明状态的感受和评价不是靠临时突击就能改变的,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市民才有真切感受,才会给予较高评价。如在市民行为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助人为乐行为的认可度最高,对着装行为的文明程度相对认可,对集会、卫生行为的文明程度不太认可,对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行为的文明程度最不认可(得分率仅为58.45%)[6]。这些正是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需要逐步加以改进。
根据苏州市相城区2010年度公共文明指数全年的测评结果,对苏州市相城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要把相城区的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相城区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把其纳入全局工作统筹考虑,切实提上议事日程。二是要细化相城区各街区、各职能部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职责。把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结果纳入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地、各部门“争先创优”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年度考核。三是要切实加强相城区各街区文明创建牵头单位的自身建设。确保各街区文明创建牵头单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充分发挥其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检查指导、协调督促、考核奖惩等重要作用。
(二)努力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相城区各创建部门要在深入研究《苏州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标准(市区版)》的基础上,抓紧对照《苏州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标准(城区版)》,对公共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有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从而制定更加规范、量化的执行标准。二是相城区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定期通报制度和工作约谈机制。在每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出来以后要及时通过新闻媒体通报,同时要在各级党委或政府的全局性会议上将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结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通报。建立健全公共文明建设工作约谈机制,相城区党政主要领导应对辖区内全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排名靠后的单位和部门主要责任人进行工作约谈。
(三)全力推进督查整改
一是相城区要着力推进层级督查整改的常规化制度。坚持由区创建办牵头,会同城管局、文体局、工商局等创建相关局办定期集中检查一次,督促强化整改力度,确保整改成效;实行各街区定期上报创建报告制度;加大条线部门自查自纠力度。二是相城区要继续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借助科研机构及专家的智力支持和调查员的专业负责精神促进督查整改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三是相城区要建立健全区委、区政府领导定点联系制度,加快推进各街区党政部门与区域管理薄弱环节、重点街区、路段、公共场所共建责任制度。同时要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及时发现、督促相关部门单位解决好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检查督察和议案提案等建议意见;畅通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信息等社情民意渠道,让广大市民有更多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总的要求是要建立起快速受理、快速分解责任、快速落实办理、快速反馈意见的督查整改工作机制。
(四)持续加大经费投入
一是相城区各级财政要把文明城市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范围,财政投入要向各街区的公共管理、社会事业、基层社区及重点人群倾斜。根据各街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其文明创建工作的配套激励措施,继续实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表彰奖励制度。二是相城区要加大对静态文明创建项目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如对城市公共设施、社区设施等相对静态的创建项目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逐步改造陈旧、老化的公共基础设施,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的好处,从而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支持热情。三是相城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如在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文明创建工作;制定、完善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慈善捐助资金投入文明创建领域等。
(五)全面提升市民素养
结合《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相城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提升市民素养∶一是要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 —做可爱的相城人”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积极勾画出相城人应有的文明形象和独有的禀性特质,引导市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现代文明市民意识、自律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意识。二是相城区要深入进行公共礼仪宣传教育。编发相城市民礼貌礼仪知识宣传手册,在中小学和市民学校开设礼貌礼仪课程。提倡公务礼仪、社交礼仪,积极倡导礼貌谦让、女士优先、礼让老人儿童、帮助残疾人等公共场所礼仪。在全社会形成讲礼貌、重礼仪的浓厚氛围。三是相城区要强化市民公共意识。通过征集消除不文明陋习“金点子”活动等途径,引导市民主动审视自身行为,努力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倡导节约文明、环保文明,尤其要倡导“出行文明”,使市民逐步养成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各行其道的文明出行习惯,使“文明出行”形成风气。四是相城区要积极倡导社会关爱风尚。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倡市民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完善志愿者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进一步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7]。
(六)坚持深化调查研究
一是相城区要积极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机制。着眼于“文明城区”创建和新一轮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需要,有效整合全区的资源和力量,借助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的专家智力支持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工作开展,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机制。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工作,常做常新。相城要率先争优,不仅要成为实践的领头羊,更要成为引领实践的理论创新者。二是强化与高校等智库的合作机制。借智生计,加大研究力度,深入研究相城区文明创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的生长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相城区文明创建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开拓相城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共建共享的新路径[8]。
文明创建工作是为了实现文明城区的共建共享,共建共享的主体始终是城区居民,共建共享的核心也是城区居民,因此强化政府管理,实现善治理念,加上相城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够真正创建一个“和谐宜居”的文明相城。
致谢:本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第一作者的导师芮国强研究员(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院长)的悉心指导;同时感谢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汪四水老师及其团队为本文所引用数据的处理工作所做的贡献。
[1]苏州相城区[EB/OL].搜狐新闻,2011-10-28.
[2]苏州市相城区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071e-01d2240c8447 -69aaee98.html.
[3]相城概况[EB/OL].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网,2011-10-28.
[4]文明指数测评[EB/OL].百度百科名片,2011-10-29.
[5][6][8]2010年度苏州市相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分析报告[R].苏州: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2010.
[7]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N].苏州日报,2006-04-24.
(责任编校:简子)
D64
A
1008-4681(2012)01-0046-05
2011-10-30
苏州市文明办重大课题“当代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苏州现象的解读”,编号∶AS10201210;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办课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文明创建研究——以相城区为例”,编号∶AS10200610。
张顶浩(1986-),男,江苏徐州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公共文明、区域公共管理。沈志荣(1970-),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所长助理,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地方政府学。钱琳萍(1978-),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相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