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娟/李枥霖/史 静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图书馆综合研究室,北京 100083)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全过程[2]。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地学文化也需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新问题,相关研究尚待展开。期待本文对我们辩证认识生态文明与地学文化关系,推动新型地学文化绿色发展有所助益。
要认识生态文明与地学文化的关系,特别是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地学文化发展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清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地学文化及其发展的基本概念。
广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狭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并列的一大领域。建设“两型社会”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地学文化包括地球科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是人类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狭义地学文化是指地球科学及其人文精神,包括地球自然科学技术,以及地学人文社会科学,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灵魂。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地学文化与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其他众多文化共同构成了文化大系统。地学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先后经历了古代地学文化——土地崇拜的文化;现代地学文化——人统治自然的文化;新的地学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3]。新型地学文化即生态地学文化,是生态文化在地学领域的表现,是生态文明时代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推动地学文化不断发展,反映不同文明要求的地学文化服务于不同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新型地学文化发展,发展新型地学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召唤着新的地学文化,促使其从单纯的地球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以地球自然科学为主要特色、地学社会科学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地学文化。
2.1.1 对地球自然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工业文明需要大量自然资源,使经典地球科学得以产生与发展。这种传统地学文化对认识地球、发展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危机是工业地学文化的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建立新型地球自然科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与自然和谐成为了地球科学的新命题和新任务。1995年,朱训同志提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拓地学探索的新领域。”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地质学要关注环境、人口和资源问题,从“找矿型”向“社会型”发展[4]。2002年,殷鸿福院士在21世纪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地球科学需要改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地球科学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学科和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准方向,准确定位,才能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拓展了地球科学的社会功能与研究领域,促使一系列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农业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城市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工程环境学、环境地质学、旅游地质学等应运而生。新型地球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将使21世纪成为地球科学的世纪。
2.1.2 对地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科学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对地学文化发展的重大影响,是地学社会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为社会科学与地学研究的结合,涌现出地学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如,管理学领域的环境管理、地质管理、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矿山企业管理;经济学领域的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矿产资源经济学、国土资源经济学等。还有地学哲学、地学社会学、地学经济学、地学伦理学、地学文化学等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地学哲学以人地关系为基本问题,在思维方式方面,从分析性思维转向整体性思维;在价值论方面,肯定地球体和地球科学研究价值、地球对人类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以及地球作为生命维持系统本身的内在价值[6]。不仅如此,建设生态文明还将进一步影响人文科学,促进人文科学与地学相结合,推动地学人文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人类对地球及其地球科学认识的新突破。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使其成为新型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约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防治地质灾害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而发展新型地学文化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地质科学要同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主要表现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预防和减少地震等地质灾害对世界和人类的破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环境。这就是现代地质科学面临的任务,也是她的生命。”[7]
2.2.1 节约自然资源
发展新型地学文化可以在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地学文化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发展新兴地学学科可以扩大资源利用空间,如,海洋科学有助于认识与开发海洋资源,空间科学帮助我们认识并开发太空资源。发展非传统矿产资源科学,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非传统资源。节约资源是缓解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2],我们应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工作。发展新型地学文化可以在这些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如,资源科学新发展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煤炭科学新发展促进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能源科学新发展服务于节能型社会建设等。“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2]土地管理学在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大有作为。
2.2.2 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水、空气、土壤污染成为严重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发展新型地学文化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如,环境科学可以在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等方面发挥作用。环境法学可以完善环境立法,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环境经济学可以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节能是减排的前提,发展新型地学文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如,能源科学新发展可以通过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能源经济学、能源法学、能源行政学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鼓励不同主体节能。
2.2.3 防治地质灾害
我国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对人民生命与社会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无一不与地质灾害有关,但是有效的预报、预防和治理,我们还差很多[8]。地质灾害的频发,催生出地质灾害学、环境灾害学、水文灾害学等学科,这些新型学科的发展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积极作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大学及时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奔赴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教育部在中国地质大学成立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为预防、治理、解决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地质灾害的发生常常是多因素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的作用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往往带来多种后果,其防治既与地球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相关,也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有关。如,灾害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受灾人员起着重要的安抚、疏导作用。
此外,发展循环经济学可以推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2]作为生态文明教育重要内容,加强新型地学文化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
生态文明视角下发展新型地学文化的基本思路: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地学文化体系为基础,以创作地学文化产品为目标,以发展地学文化事业为任务,以发展地学文化产业为途径,以培养地学文化人才为支撑,以完善地学文化制度为保证,推动我国新型地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并完善新型地学文化,将新型地球自然科学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这是发展新型地学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是完善地球自然科学体系。这方面相对比较完备,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根据生态文明需要建立新的地学学科,并实现地球自然科学绿色发展,如,地质科学、工程科学、灾害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生态化,甚至地球数学、地球物理、地学化学等绿色发展。二是发展地学社会科学体系。这方面发展还不太成熟,我们应大力发展地学哲学、地学伦理学、地学社会学、地学文化学、地学管理学、地学经济学、地学法学、地学传播学、地学新闻学、地学教育学、地学政治学、地学旅游学等学科,并推动这些学科绿色发展。三是建立地学人文科学体系。目前,这方面研究尚未起步,我们应逐步建立地学艺术学、地学文学、地学美学等学科,并推动这些学科生态化发展。总之,我们要加强地学文化的多学科、综合性、生态化研究,促使地球自然科学、地学社会科学、地学人文科学共同发展,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新型的地学文化体系,为促进人与地球和谐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新型地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里以地学文艺产品为例。美国创作出一批以地学知识为支撑的影视文艺作品和精品,《后天》、《2012》、《大地震》、《火山爆发》、《侏罗纪公园》等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我国也推出了歌曲《勘探队之歌》;电影《深山探宝》、《年青的一代》;报告文学《地质之光》;科教片《美丽的地球》、《地球年轮——“金钉子”的故事》等地学文艺产品,其中不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作品。近年来,我国地学文艺产品在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相对于丰富的地学文化资源与素材,地学文艺产品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更缺少地学文化精品。为此,我们应吸引行业内外作家、导演以及各类文艺工作者,深入地学教育、科研、生产的实际,创作反映地学特色的小说、影视剧、报告文学、戏剧作品等。如,鼓励电视台创作设立更多更优秀的地球、资源、环境类专题节目;联合名导、影视部门创作拍摄地球科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题材的影视作品[9]。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地学文艺作品和精品。当然,我们也应加大地学社会科学、地学新闻舆论和地学网络等产品的创作生产。
这是建设新型地学文化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室内地学文化场馆数量已有一定规模,全国有130多个自然科学博物馆,其中地学博物馆(或陈列室)70多个,但总体水平不高,内容、形式、手段还不够先进,场馆地域分布、规模、数量、安防、投入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建立了一批室外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以及地学野外教育基地等,但这些室外地学文化场所的地学知识体系、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地学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保护矛盾突出[10]。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既要丰富室内地学文化场馆的展陈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展陈水平,增加展示吸引力。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充分运用高科技和馆藏资源,发展成为首家高校国家4A级景点,以及重要地学文化教育基地。也要完善室外地学文化场所的知识体系,挖掘其科学文化内涵,提高地学文化品位。如,获得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十佳工业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11],发展成为我国地学文化事业典范。
文化产业被称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地学文化产业是发展新型地学文化的重要途径。美国非常重视发展地学文化产业,以恐龙为题材的《侏罗纪公园》创下了9.2亿美元票房收入,还促成了以恐龙为主题的动漫、网络、出版、影视、软件、玩具、旅游、工艺品、主题公园等地学文化产业群。近年来,我国地质旅游、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以及珠宝奇石珍藏和交易等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2],展现了地学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地学文化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未能及时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具有较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地学文化产业不多,更谈不上地学文化的产业链与产业群。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地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拓宽地学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激励各类企业开发地学文化产品,培育一批著名地学文化企业和集团;提高地学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地学文化与高新科技的良好结合,提高地学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水平与档次,增强其市场吸引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公众地学文化消费水平,扩大地学文化产品消费,以引领我国地学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这是发展新型地学文化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员投入到地学文化的研究、创作、传播、普及中来,但地学文化人才队伍力量分散、专业结构不合理、创新人才与团队缺乏、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滞后、公益性地学文化队伍削弱、专家学者对科普文化创作缺少热情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国不缺优秀的地质学家,也不缺优秀的大众文化创作人才,但非常缺乏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13]。为尽快培养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地学文化人才队伍,我们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地学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将地学文化人才培养纳入地学创新人才工程;加强人才交叉培养,在地球自然科学专业开设地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地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开设地球科学技术方面课程;加强地学文化学科建设,开展地学文化专业教育,培养地学文化专业人才;抓紧培养善于开拓地学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地学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地学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地学人才;加强地学人才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弘扬地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地学文化建设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与地学文化体制机制不完善紧密相关,建立并完善地学文化体制机制可以为新型地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我们要建立认识地球的科学和实践体制,如从地球自然科学研究扩展到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体制;地学人才从高度分科向综合发展,兼顾地壳各种运动形式,地球物质、能量、信息和空间的科研体制;地学技术和活动建立兼顾地球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地学实践体制,或矿产科学开采、选矿、运输、冶炼的综合体制,以及矿产利用和再生体制[14]。我们还应建立并完善地学文化激励机制,增加地学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内容,奖励地学文化优秀作品和成果;推进地学文化事业单位,特别是国有地学文化单位改革,加大对地学特色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地学文化单位的投入;完善地学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机制,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支持地学文化产业发展,对自主创新文化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制定社会团体或个人投资地学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建立国家地学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基金,发行“保护地球”等相关公益事业彩票,确保文化事业与产业投资来源多元化。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OL].[2012-10-27](2011-10-26).http://www.people.com.cn/h/2011/1026/c25408-3495663258.html.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2-11-22](2012-11-08).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3]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地学文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
[4]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46.
[5]明厚利.“21世纪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报道[J].地质科技情报,2002(4):80.
[6]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83-285.
[7]温家宝.在会见国际地科联执行局成员时的谈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
[8]温家宝.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Z/OL].[2012-10-27](2012-05-30).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5/30/c_123211217.htm.
[9]段怡春.地球科学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36.
[10]段怡春.地球科学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70-73.
[11]李军.重现开滦百年历史展示矿业文化魅力[J].中国煤炭,2011(6):120.
[12]段怡春.地球科学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79.
[13]段怡春.地球科学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81,119-122.
[14]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