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谢洪胜
(1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 湖北十堰 442000; 2 东风高级技师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湖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分析①
陈华 谢洪胜
(1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 湖北十堰 442000; 2 东风高级技师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31所大学的体育考核的内容、形式、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在体育考核内容稍显单一;在考核形式和类型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体育课程 考核方式 普通高校 湖北省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课程考核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全面反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能真实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体育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内容,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在这些评价指标中,通过学生互评、自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1]。在对湖北省31 所高校的调研中,发现各高校对体育考核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为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素养,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充分肯定了湖北省高校体育考核方式改革的成效。
对湖北省31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其中委属院校7所,一般本科院校17所,专科院校2 所,高职院校5所。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 份,回收19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866 份。使用MS - EXCEL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1.1 考核内容
调查发现在31所高校中, 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主要以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为主,这说明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仍受传统教学中“重竞技”思想的影响。16所高校将学习态度和行为纳入考核内容,有部分学校已将交往与合作精神、进步幅度等因素纳入考核内容,这些学校将非认知因素纳入考核内容对实现体育的教学目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能很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表1)。
2.1.2 考核形式(表2)
考核方式的目的是教师发现和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进步,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达到目的的程度。根据《纲要》精神,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分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通过这种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行,使评价过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能力完善的教育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对体育考核评价形式调查时发现有16所院校采用了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最终体育成绩的评定有18所学校采用等级评价,超出调查学校的半数,等级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不至于使学生处于一个等级之上,过分计较分分之差,能更好的淡化甄别、选拔功能,重在激励,发展功能。这说明更为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形式为众多学校采用。从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及学生的最终体育成绩的评定发现,湖北省各高校对学生的体育评价形式基本贯彻了《纲要》的精神。
2.1.3 考核类型(表3)
调查结果表明,有21所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采用了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的评价类型。可见,高校体育考核方式已改以往终结评价方法,取而代之过程与终结相结合这种更为科学的评价模式,它更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可否认,终结评价能够激发学习者为评优而力争超过别人,它简便易行且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它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和人的行为的主体性,不能把学生体育素质基础的差异体现出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其体育基础受身高、肌肉类型、心肺功能、神经类型等先天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及个体差异要比智力方面的差异大很多。他们学习刻苦程度不同、进步幅度也不同,统一的评价标准更多地指向了学生的先天条件,极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真实反映学习的实际效果。
根据调查, 湖北省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目前体育考核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而这些感到满意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在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以过程与终结相结合评价方式为主的学校。而以传统终结性评价及教师评定单一方式为主的学校中有61.67%的学生对目前体育考核方式现状不满意,其不满意的原因在于对于学生个体差异没有针对性:没有反映自己的努力程度;没有反映自己的进步幅度;没有反映自己的体育能力。个体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他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缩小差距,弥补自身不足。传统的体育考核方式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其身心的发展很不利,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承认,进步得到认可,提高得到肯定。
表1 考核内容统计
表2 评价形式
表3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类型
(1)目前湖北省高校体育考核评价内容选择上还是以以往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占主导地位,而对学生的进步幅度、交往与合作精神等其他方面考虑较少,不能充分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不能很好实行新课程目标。
(2)考核方式来看,湖北省大部分高校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上面也采用了较为科学的等级评价,能全面、科学、客观的反映学生在体育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3)考核类型来看,调查中发现由于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及教师评定形式因为操作简单、统计方便仍被部分学校采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而代之以过程与终结相结合评价方式更能反映大学生体育学习总体情况,克服了考试的简单化和随意性,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学生的认可。可见,这种新的评价模式是可行而且合理的已被湖北省大部分高校所认可。在成绩的最终认定上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采用等级评价来取代分数评价,这种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激励机制,在评价中更应强调学生的进步幅度和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愿望。
(4)对湖北省学生当前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满意度较高的学生主要集中于那些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及等级评价的学校。可见这种忽略了体育学习的显性、近期效果, 强调其隐性、远期效果的评价形式得到大学生认可,它能充分反映大学生的素养。
G807.4
A
2095-2813(2012)06(a)-0031-02
2010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2010B313。
陈华(1972~):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
谢洪胜:男,湖北襄樊人,东风高级技师学院,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