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尉尉,王慧祺,夏登文,朱建华,徐 伟,岳 奇
(1.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 300112;2.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海口 570311)
中国海洋调查船现状及发展思考*
李尉尉1,王慧祺2,夏登文1,朱建华1,徐 伟1,岳 奇1
(1.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 300112;2.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海口 570311)
海洋调查船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性能直接影响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文章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调查船的发展阶段,依据我国海洋调查船的现状,总结其在数量、吨位以及科考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并针对我国海洋调查船的建设发展,提出5点建议。
海洋调查船;科学考察;造船
海洋调查船是用于海洋科学考察、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测量或勘探等船舶的统称[1]。海洋调查船是进行海洋调查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必要工具,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性能和技术装备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
我国海洋调查船发展历史可以分为探索期(20世纪50年代)、研制期(60年代)和发展期(70年代至今)3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将渔船、拖船等改造成海洋调查船,探索积累近海调查的经验;60年代我国尝试研制建造新船,1968年我国自主建造了第一艘海洋综合调查船——“实践”号和具有海洋调查能力的“东方红”号教学船;70年代至今我国不断建造新船。我国的调查船从改装船发展到各种专业或综合型调查船,从近海发展到远洋,从数百吨级发展到数千吨级以至上万吨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为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国际地位,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拥有20艘海洋调查船,其数量与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海洋国家差距甚远。再者,随着我国由近海向远海发展的需求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活动的增加,海洋调查任务急剧增多,目前所拥有的海洋调查船舶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调查任务的需求。
随着海洋战略竞争的范围扩展到全球,各国海洋调查船的建造吨位越来越大,逐渐由1 000 t、3 000 t向5 000 t发展,甚至超过万吨。但是我国20艘调查船中有14艘吨位在3 000 t以下(图1),21世纪以来建造的7艘海洋调查船也只有1艘在3 000吨级以上,大吨位调查船的缺乏与我国实施走出近海,面向深海大洋和极地,发展海洋科技事业的决心和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极为不符。
图1 我国现役调查船舶吨位统计
我国现有海洋调查船鲜有具备操纵深潜器进行海底探测与取样的能力,多数船舶只是不同学科共同利用的简单平台,难以实现海洋多参数实时同步观测和系统综合集成,这种状况与拥有1.8万km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
近些年来,为解决全球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海洋大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海洋科学钻探、热液海洋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等4个领域。以全球海洋观测系统为例,GOOS将海洋作为一个全球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和预测[2],为了增进对海洋在控制气候变化上的作用的了解,其计划中有一项世界气象组织的自动观测船计划,而我国在海洋气象自动观测船领域尚属空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与国际海洋调查之间的交流合作。
20世纪60—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建造的海洋调查船数量占现有船舶总数的60%(图2),现有的船舶整体性能和仪器装备难以满足现代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船舶更新速度缓慢,影响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图2 我国现役海洋调查船舶建造时间统计
我国大部分海洋调查船仅限于船舶所属单位的内部使用,各涉海部门之间缺乏海洋调查船使用信息交流,船舶资源浪费严重,重复调查现象极为普遍。
目前,我国海洋调查船主要分布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和地质调查局等涉海部门。且根据调查任务的不同,将我国现有海洋调查船分为综合调查船、专业调查船以及特种调查船3类进行研究。本研究的海洋调查船是用于完成国家海洋基础性、综合性调查和专项调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国际重大海洋科学合作项目和政府间海洋合作项目等任务的船舶。据统计,我国现拥有12艘综合调查船、7艘专业调查船和1艘特种调查船(极地考察船)(表1)。
表1 我国主要部门现役海洋调查船数量统计情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已引起世界性的普遍关注,海洋调查船作为调查研究海洋的重要手段也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海洋调查技术对海洋调查船的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海洋调查船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我们应该清醒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海洋调查船建设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均将海洋科学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领域,都在陆续建造大型、现代化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我国调查船总数中3 000吨级以下船舶占据了70%,中远海调查活动船舶资源严重匮乏。此外,发达国家首先意识到综合调查测量系统的突出效益,纷纷把投资重点转向综合调查测量系统的研制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海洋调查船调查测量系统和船体建造经费的比例为0.05∶1,90年代上升为0.25∶1,当前发达国家的建造比例为1∶1、2∶1,有些特殊的调查船甚至超过5∶1。由于综合功能的迅速膨胀,各专业功能之间相互覆盖、界线逐渐消除,各国建造的海洋调查船功能更加综合化。为此,我国亟须建造具备中远海海洋调查能力的综合调查船舶,为我国实施走出近海,面向深海大洋和极地,发展海洋科技事业的决心和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支持与保障。
海洋调查船的旧船的改造和新船的建造是相辅相成的,对海洋科学调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3]。例如,有些调查船是20世纪60年代末建成的,现在仍被誉为先进调查船,继续忙于海洋调查;有些军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在前几年的局部战争中仍发挥其威力。这些舰船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依靠的就是现代化改造,由此可见加快旧船舶改造的重要性。
如果船舶更新周期按25年计算,至2010年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调查船面临老化退役,这种现状将严重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的发展,因此,对现有的调查船不断充实完善和定期进行现代化改造,形成新旧交替的良性循环,才能为我国的海洋调查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海洋调查船是GOO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深海调查以及对特定海区进行详细调查方面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GOOS计划中有一项世界气象组织的自动观测船计划,而我国在海洋气象自动观测船尚属空白,大大影响了我国与国际海洋调查的交流合作。因此,为全面发展我国的海洋调查事业,建造紧缺的海洋专业调查船势在必行。
针对我国调查船更新缓慢、使用缺乏统筹协调的现状,借鉴美国等海洋发达国家的船舶集中管理经验,建设一支海洋调查船队,并建立协调配合的海洋调查船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拥有大量海洋调查船的发达海洋国家,都积极从提高调查船成本效率比的基本考虑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海洋调查船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船舶利用率。
实行海洋调查船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调查船的使用率,发挥多方科研力量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推动科技合作和海洋重大成果产出;有利于减少海洋调查的交叉与重叠,增加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海洋调查船管理制度包括船舶登记制度、成立海洋调查船协调机构、船舶调查活动通报制度、船舶使用共享制度和用船计划申请制度等[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7391—2002海洋调查船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 韩天.GOOS计划的实施与我国海洋调查船调查技术的发展[J].海洋技术,1995,14(3):128-131.
[3] 张炳炎.我国海洋调查船的现状与未来[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4):41.
海洋调查立法项目(2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