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学奇
智能电网: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核心?
文/谭学奇
“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理念最终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它将影响或改变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格局,带来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明显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智能电网,被许多业内人士誉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核心。
作为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智能电网被业界公认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对于智能电网的理解,各个国家都不尽相同,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概念,美国提出了“统一智能电网”(Unified Smart Grid),欧洲是“超级智能电网”(Super Smart Grid),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则提出“坚强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的概念,即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主要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什么?简而言之,它将会是一个平台,就如同IT产业中的互联网一样,智能电网将依托于电力光纤,建立一张互联、互通、互动的网络,构建起一个融合多种信息形式的高效、智能、综合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
更重要的,它又是一种理念。智能电网将建立一个多元化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提高能效、减少排放、互保安全的信息能源网络系统。它可以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电能和服务,并根据需求、供应等诸多因素来配置资源,达到能源、环境、资本、市场和经济效益的不断优化,最终可能创造出各种新的商业模式、经营形态,乃至于新的社会组织结构。
智能电网与我们的生活
发展智能电网能够引导并改变用户的能源消费习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深刻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老百姓而言,智能电网理念概括起来就是经济、便捷和低碳。
我们可以这样憧憬一幅智能蓝图:具备住宅能源管理系统、燃气热电联产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智能社区(甚至智能城市);具有信息交换、需求响应、系统管理功能的智能化家用电器;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实现电力网、物联网、交通网的技术融合,实施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方式。
智能电网的构建,必将带动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改变中国能源分布与负荷分布的“逆向性”,西部的电能就可以实现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的送出。实现区域间能源优化配置,势必会解决或极大地减轻“电荒”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预计到2020年,随着清洁能源的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将减少1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1年以后,国家电网公司开始了智能电网全面建设的阶段,每年电网投资都将在200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工程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
按照国家电网对于智能电网的规划,智能电网所带动的产业,将包括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储能技术、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智能家居,乃至于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上下游产业。国家电网的投入将会拉动十倍乃至百倍的资金跟进,任何一个相关的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都可能在千亿以上。有专家测算,在未来5~10年内,智能电网的投资拉动效应将使GDP每年至少增加1个百分点。
随着智能电网项目招标和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的投资热情正逐步高涨。各种情况表明,一张因智能电网而带动的全新、庞大的“智能产业链”正在逐步延伸。
当前,在国家电网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第一批的9个试点和第二批的12个试点项目也在陆续建成。充满未知的世界正向我们飞奔而来,智能电网已经走过“规划”和“设想”阶段,发展进入一个“决定性瞬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电网能够成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
重要标志。
责编/万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