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是比较优势的重塑而不是丧失

2012-11-03 09:23查英
决策 2012年10期
关键词:升级制造业转型

查英

从全球来看,中国目前形成的两大优势,即综合成本相对较低、超大规模国家的巨大市场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因此,要看到中国制造业是在重塑比较优势,是比较优势升级的过程,而不是丧失的过程。

沿海代工厂关闭,企业老板跑路;利润走低、成本升高;只有制造而缺乏创造……有人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在遭遇一场危机,但是统计数据则一直显示国内制造业仍然处于扩张状态,仍然保持较高的增加值以及较快增长速度。

中国制造业到底处境如何?转型方向在哪里?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

制造业不存在危机,

但转型压力大

《决策》:有很多观点认为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巨大危机,甚至有“不死就是奇迹”的论断,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如何?从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赵英:我认为制造业不存在什么危机,存在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型。

当然,某些产业确实遇到了许多问题。确切的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依靠两头在外的加工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和企业,的确受到一些影响,但这些企业本身就有先天的弱点。

这些企业存在两个依赖,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和订单,过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它们没有品牌,没有核心技术,就是加工。这部分产业主要是食品工业、加工工业、五金日杂等这些依赖加工贸易、低附加值的产业,现在遇到冲击的主要是这部分,它们不是中国制造业中的主要企业,还远远不能代表中国全部的制造业。我认为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也是危机与机遇并存,它们可以进行产业转移,转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西部去,转向内需市场。所以说“制造业危机论”言过其实了。

2008年以来,通过政府出台各种产业规划及政策,主要的产业基本保持了一个增长态势。当然在2008年的刺激政策下有一个很高的高潮,但是在2011年和2012年又降下来了,总体上来讲属于相对平稳的增长。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值得注意,尤其是低水平的产能过剩。

在保持既定的增速下,经济稳步发展就不要出现过热,这种情况下才有空间和时间来调整结构。国家通过各种技术标准,通过节能减排来促进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也就是提高产业的技术门槛,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技术标准,落后产业就会面临停产。

《决策》: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压力,有何特殊背景?

冯飞:中国制造业遭遇困局的说法有点过了,但制造业的转型压力是很大的,制造业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缩影或者说主战场。主要有以下几个背景:

首先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外需急剧萎缩,内需增长不振,整个的需求面临一个增速的明显下滑,甚至有些行业出现不增长的境况。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制造业的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劳动生产率改善的幅度,而且这样的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中国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之间的间距只有9年时间,日本是30—40年,这个高度压缩使得中国在应对上要比东亚的日韩等国的压力大。

其次是劳动生产率改善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劳动力出现总量短缺,表现为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会逐渐地强化。我的基本判断是劳动工资上涨的幅度还会上涨,也需要上涨,经济发展的成果需要老百姓更多地去分享,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现在看成本上涨快,而劳动生产率改善方面不尽如人意,技术改造创新的能力不足,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有些受阻,特别是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这两头升级,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创新能力。另外,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被政府所忽视的,政府很多精力都集中在促使企业技术创新上,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两翼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是要推动整个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带来的问题就是自然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在全球进行绿色转型的过程当中,中国的绿色转型既是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十一五”期间较多集中在制造业的制造过程的绿色转型,比如说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能力淘汰,在绿色产品中体现的还不太多。实际上绿色产品是影响到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也在进行反思,思考转型。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都在推动转型,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各个国家都在探索。

品牌与技术完全是两码事

《决策》:目前中国制造业升级状况如何?在研发和品牌这两个相对较弱的方面需要如何应对?

赵英:总体来看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主要的产业从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从装备的水平各方面都在缩短与国外的差距,从现在的生产来说有很多产业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制造能力,制造的环节都今非昔比,如汽车、钢铁,很多装备都已经是最好的了,甚至我们的纺织业都不是以前的纺织业了,它的装备很多是世界一流的。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现在最强的是生产制造部分,那么研发就差一些,品牌也还是不行。

我认为在研发方面,按照目前的投入和政治承诺干下去,会在十年内有较大的突破。至于品牌那就需要经营者的精心努力,形成时间还要晚一些。一个品牌是靠几代人的声誉积累,包括对这个产品质量的精心管理等慢慢积累起来的。品牌与技术完全是两码事。中国汽车自主开发,有些在技术上跟国外的水平差不多了,但是品牌差了很多,毕竟是后起的国家,这个声誉积累还远远达不到西方那些发达国家品牌的积累。技术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地追赶,品牌只能一点点地积累。现在海尔的品牌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跟西方国家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日本电器,一开始人家也说不行,但过了二三十年情况则不同。日本汽车,一开始大家也认为是价廉质次的,但是慢慢的就可以了。

《决策》:中国制造业未来转型的方向是什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观点认为向高科技制造业转型并不是适合所有企业,需要高投入、大规模和人才储备;而对于大部分民营制造业企业,另一条不错的出路是转向服务业,您如何看?民营制造业又应如何转型?

赵英: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永远的命题,一个制造业永远需要转型升级。总体来讲,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方向,还有就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的核心部分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提高产品的水平。而且,制造业不断地转型升级,还涉及到服务业的问题,服务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去的。

具体来说,我认为转型升级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节能减排来促进整个制造业更加高效、高附加值和减少外部成本。其次,是开拓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针对不同的需求制造不同的产品。再次,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机械工业,很大盈利是在于服务业那一环节,卖出去一套设备之后要跟踪客户进行调试、安装、维修。

对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一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二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虽然我小但是我很强,我可以通过专业化在一个领域做得很精。我们现在就是大企业没有专业化,小企业在自己领域又没有专长。国外有很小的企业,但它就做一个东西,做得很精,做得全行业都能用它的产品。中国现在还缺少这种小而专、小而精的企业。

再有,在某一个市场定位上,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形成全方位的竞争能力。比如说那些百年老店,它就做一个羊肉汤,而且能做到现在,就是在做羊肉汤领域,不断地精益求精,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所以说要小而精,小而专,小企业要有自己的特色。现实中,小企业有时候随大流,大家都办这个赚钱,然后就一窝蜂地去办。等到过剩了大家又说没有自己的特点,结果全垮了。

自主开发能力

已到转变的临界点

《决策》:制造业中有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政府、企业应该怎样做才能面对冲击、化解阵痛?

冯飞:转型期的阵痛在沿海地区的政府感受会更加切身,GDP增速明显下滑,甚至一些沿海率先发展的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火车头的地区增速已成为倒数的了。另外是企业阵痛,这是最关键的。

加之由于行业利润率失衡已经导致资源错配,主要体现在利润向以下三个方面集中:向以房地产、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集中,向资源性产业集中,向垄断性企业集中。因此要建立行业间利润率失衡的纠偏机制,但是这些失衡是由于一些政策原因所造成的,因而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有所为。

第一是解决竞争的问题。要建立纠偏机制,主要还是鼓励竞争。这些行业为什么出现利润率明显高于制造业?其原因还在于竞争不充分,特别是一些垄断性行业,而这些垄断性行业恰恰是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所以要打破垄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允许民营企业进入。

第二要通过税收财政手段解决转型升级中的难点。比如,通过更大力度的结构性减税来促进小微企业转型。通过税收优惠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包括推动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金融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极为关键。

第三是有序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转移要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现在有些中西部地区只是简单的承接产业转移,甚至一些沿海地区淘汰的高污染企业在这些地方重新生存,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结合,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不能追求短期的一时利益。

第四是推动整个产业的重组。现在看实体经济当中要把握好度,实际上是出现了产能过剩。随着需求的变化,需求增速的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进一步凸显出来,过剩的程度更大。而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在于加快技术改造和加速产业重组。

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信心,信心在转型过程当中非常宝贵。要看到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更深刻认识到我们是在重塑比较优势,是比较优势升级的过程,而不是比较优势丧失的过程。从全球来看,中国目前形成的两大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即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以及超大规模国家的巨大市场优势都还在。

《决策》: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政府的投入有何成果?还有哪些难题需要破解?

赵英:中国制造业自主开发能力在这两年提升得很快,包括汽车工业,已经到了一个能看到明显转变的临界点。中国研发投入从2005年、2006年左右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这么大的投入,变成可以见到的产业竞争力,大概需要10年左右时间,现在人们可能还感觉不出来,但是我觉得今后五六年会加速看到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技术进步。

另外,中国制造业开发目前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到国际资源的开发。中国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成本最低的工程师研发队伍,并且“以我为主,融合外部的人才资源和研发资源,来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开发”这样一种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冯飞: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政府一要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针对制约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共性技术,要破除技术瓶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说了多年,但是仍然存在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原因在于研发投入的效率不高,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还没有有效形成。二要在创新的体制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来看,影响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效率提高的幅度增长不快。改革体制机制上还有很大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出来。

猜你喜欢
升级制造业转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转型
回暖与升级
沣芝转型记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