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行
越南:踏足中国南海岛礁
撰文/张行
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该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外交部就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发表声明,重申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任何国家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并依此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非法、无效的。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有关资源机构在中国南海进行了地质资源调查,并于1968年发表了该地区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报告。在此之前,南海的形势比较平静,有关国家都承认南海的主权属于中国。越南政府总理还曾于1958年致函中国政府领导人,表示赞同中国政府明确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联合国有关南海资源的报告提出后,周边国家却纷纷提出对南海岛屿的主权要求,并采取行动占领岛屿。目前,越军在南海的南沙群岛抢占了26处岛礁,但这些地方面积极小,甚至满潮时完全被没于水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对南沙群岛北部岛礁采取回收主权行动时,登岛部队在涨潮时只能站立水中守护国旗和界碑,后来采用在岛礁上建立高脚屋的方式才解决了涨潮时全岛没于水中的问题。
目前,南海被越南驻守控制的岛礁多数仅有象征性的兵力哨所,这些哨所主要执行占领宣示使命以及提供观通保障的作用,防御意义极其有限。越南在南海岛礁的主要防御支撑点是一些较大的岛屿,如南威岛。被越南人称为“长沙大岛”的南威岛是整个越南南海军事体系的核心,它位于南海近乎中央的位置。1973年,南越海军对南威岛实施占领,1975年北越政权夺取并接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南威岛已成为越南控制南沙水域的基地,越军在南威岛大约驻扎有两个连的兵力,是南沙诸岛中最大规模的部队。
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战后,双方在南海的正面军事冲突暂告结束。1991年,越共七大强调采取政治、外交、军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积极的政治对话解决区域性国际争端。自此越南开始强调军事战略必须服从国家战略,以“积极防御”战略取代“积极进攻”战略,提出所谓“海域保卫战略”,侧重应付中低烈度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重点加强海军、空军和技术兵种的建设。
从地形上看,越南中南部国土如同一把大刀砍入南海腹地,再加上越军控制了大部分南沙岛礁,凭借着占有的地缘优势,其建立横亘南海的控制与威慑体系的成本远比中国低廉。目前,越军南海战略大致由两大部分组成,即部署在群岛岛礁的防御力量和部署在本土的海空突击力量。越南在占领岛礁的防御体系包括建立永备工事和基础设施,部署观通系统和火力配系,依托众多岛屿形成星罗棋布的支撑点,由岛礁支撑点构成覆盖南沙群岛海域密集的观通网络和防御体系,用于监视和军事控制。越南构筑的南沙群岛防御体系平时承担对占领岛礁的实际控制,战时则承担观通保障,抗击和迟滞敌方的进攻,同时作为实施反击的据点。与此同时,越南本土强大的海空军力量作为战略机动部队,平时保持连接群岛海域与本土的通道畅通,战时对进攻的敌方海空军实施突击。越南的中远期战略发展方向就是不断加强和巩固这一体系,长期保持占领和实际控制南海岛礁,使侵占逐步趋于合法化。
越军在南沙布置的DShK-46机枪。
据《越南武装力量》一书披露,目前越南海军自北向南划分为一、三、四、二、五等五个“海区”,司令部分别设在海防、藩切、岘港、头顿以及沥架,其中第二海区主要负责越占南沙岛礁的防务。据报道,越军第二海区下辖两个舰艇旅、两个岸舰导弹团等部队,拥有作战舰艇63艘,辅助舰船42艘(含大量武装渔船),若干套俄制岸舰导弹发射架等。就实力而言,第二海区在越南海军中属于铁杆部队,越南国防部近年来从俄罗斯等买回的装备基本上优先提供给该海区。
从已公布的信息看,越军第二海区将很大一部分兵力放到分散的南沙岛礁上,总兵力大约800人,其中南威岛是其驻军的关键。越南有关媒体透露,越军在南威岛上修建了一条600米长的小型跑道,能作为小型飞机远离本土的起降场,大大延伸了越南在南沙群岛的观通范围。这些小型飞机飞行半径可达南海最北端的海南岛,对舰船编队的预警时间达到8~24小时,可以监视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全部活动,既能够为越南本土连接这些越占岛屿的通道提供安全防护,又能够及时遏制对手进攻岛屿的秘密军事行动。而在其他有条件的岛礁上,越南也部署了相应的观通和守备兵力,由此构成以南威岛为核心,横亘南海中南部,地幅宽度500千米,纵深600多千米的群岛控制带,与相隔300千米左右的越南本土海岸防御体系衔接。
越军还赋予这些岛屿在战时迟滞对手登陆的使命。越南海军认为,针对众多弹丸岛礁的行动,难以采用大规模的登陆兵力,通常为连排级规模,支援舰艇编队规模同样有限。因此越军主要采取依托坚固的阵地据守,以杀伤登陆有生力量为主。目前在越占岛礁中,有条件驻守的岛礁主要配备高平两用火炮和步兵轻型武器,在核心支撑点还配备有坦克作为机动火力点,以此构成远、中、近火力配置体系。很多主要阵地采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隐蔽部,包括替代早期高脚屋的独立混凝土塔形多面堡,越海军称之为“钢铁炮台”。在抗击对方登陆行动时,越军守岛部队主要运用岛礁或工事上配置的85、57毫米高射炮射击处于展开阶段的登陆兵力,距离大约5~8千米。当对方进入约3.5千米时,用37、23毫米高射炮加入射击。当对方实施登陆冲击时,则集中所有兵器猛烈射击。在较大的南威岛和鸿麻岛上,还部署有130毫米加农炮阵地,对海上舰船的打击距离可达15~27千米,能够有效打击进攻的舰队。
越南在南海动作频频,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严重违背了中越双方就南海问题达成的有关共识,违反了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确立的原则,导致南海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对我国而言,如何切实捍卫中国在南海的传统国家主权权益,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越军在南海布置的登陆艇,进行抢滩登岛演练。
近年来,越南因南海争端问题民众爆发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抗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