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需要的调查分析
——基于包头的个案

2012-11-02 07:58侯永轶
关键词:青年教师学校教育

侯永轶

(淮北师范大学 附属实验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0)

青年教师需要的调查分析
——基于包头的个案

侯永轶

(淮北师范大学 附属实验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0)

教师需要是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调查表明,青年教师的基本需要共有11种,郊县学校和市区学校的青年教师、男性和女性青年教师、优秀和普通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和非班主任青年教师在需要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培养青年教师,要正确对待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尽力满足基本需要,因地制宜满足其精神需要,激发其高层次需要。

青年教师;需要;调查

一、调查背景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积极性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一种能动的心理状态,它既表现为认识的活跃、情感的激奋,也显现出意志的努力,具有强烈的、持久的心理动力特征,体现在勤奋的、艰苦的劳动过程中,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的调查发现:按时间计酬的职工,一般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潜力可发挥80%~90%,这就是说,一个人平时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工作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60%左右的差距[1]。由此可见,按照人的行为规律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很多学校管理者过分关心物的因素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忽视了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更有甚者,把教师也看成了物——教学的工具,这常常导致师生关系、干群关系的紧张,严重地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前,我们国家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以人为本,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就是激发教师动机的过程,而这种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教师的需要,需要不仅是教师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同时也是教师行为的根本动力。所以,教师需要应成为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选择中学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内部变革速度较快,许多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学生评教、末位淘汰等措施,升学压力导致的教师工作压力有增无减,作为新加入教师行列的一个群体,他们的需要能更好地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的需要状况和变化趋势。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需要

需要是人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客观条件在头脑中的反映及需求,是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的最基本动力源泉。

2.教师需要

教师需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的教师的物质、精神需要。本文中所指的教师需要,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教育环境及教学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对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等客观要求在心理上的反映和需求。

3.青年教师

本调查所研究的青年教师是指教龄在6年及以下的、在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以6年作为一个划分的界限,是因为初中、高中学段的修业年限各为3年(除少数实行“五四”学制的初中学段的修业年限为4年)。一般认为,经过两轮教学周期后的教师大部分已经能够适应教师职业要求了[2]。

4.优秀青年教师

本调查所研究的优秀青年教师是指获得过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教学方面奖励的青年教师。

二、调查方法与步骤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两个区5所中学150名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扣除不合格问卷,最后所得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约为94.7%。

(二)调查工具

1.问卷制定

(1)开放式问卷调查

以“请您在10分钟内写出15种我的需要”为题目,随机选取50名青年教师,发放开放式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2)编制问卷调查表

从开放式问卷调查中青年教师列出的需要,根据出现频率加以归纳整理,并对各种需要的内容加以界定,总结出青年教师的需要共有11种,对于每种需要分别选取两项有代表性内容制成封闭式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青年教师的自然情况,第二部分是11种需要的强烈程度,分别按1、12,2、13,3、14,……,11、22顺序排列,如第3题希望提高福利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减轻家务劳动的负担,增加休息时间和第14题所得收入足使自己过着安稳的生活对应于物质享受的需要,以此类推,记分时取两项之和的平均值。

2.信度测查

采用重测信度,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的第二个月,(时间间隔一个月)从被试中随机抽取40人进行重测,计算重测信度,重测信度为0.79,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调查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得出有关结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青年教师的基本需要

从2所学校的50名青年教师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可以反映出青年教师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列出的需要很多,但有不少是类似的甚至是重复的,把语意重复或类似的记为同种需要,并对各种需要的内容加以界定,将得到的资料根据出现频率加以归纳整理,把选择率在80%以上的需要定为基本需要。调查显示,基本需要共有11种: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爱情亲情的需要、精神文化的需要、工作条件的需要、友情社交的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网络交流的需要、公平公正的需要、参与自主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交流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的基本需要。

(二)青年教师需要的层次性

表3-1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1列出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分值统计,分别计算出每种需要的平均数和方差,作为该种需要的重要性指标,由分数确定办法可知:分值越小,表示该种需要越强烈。上表是按平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对于11种基本需要的强烈程度是不平衡的,大体上可以从强到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均分值处于 1.9318~2.1136之间,主要包括维持生存的需要、精神文化的需要、爱情亲情的需要;第二层次的平均分值处于2.3636~2.9091之间,包括自我发展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友情社交的需要;第三层次度不高。社会保障的最小值为2.00,平均分排最后一位,表明青年教师由于年龄优势和精力优势,对这方面考虑不多。

从总体来看,青年教师的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普遍性特征:维持生存仍然是其主导需要。(2)高层次特征: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人格特征决定了其高层次需要大于低层次需要,精神需要优先于物质需要。(3)时代特征:出现了新的需要——网络交流的需要。(4)年龄特征:爱情亲情需要居于前列。

2.青年教师需要的差异分析

表3-2和3-3中可以看出,包头作为全国较大的城市,市区的教师对新信息的接收表现出速度更快捷、范围更广泛的特点,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消费水平相应较高。郊县则相对滞后,消费水平低,但全市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所以,同样的工资,在市区维持生存压力较大,而在郊县相对容易。可是,郊县的文化相对落后,所以郊县的青年教师精神文化需要较强。特别是网络交流方面,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表3-4和3-5的比较结果显示,男性青年教师和女性青年教师的需要差别较大,体现在多个方面:自我发展、维持生存、爱情亲情、物质享受、网络交流。处在青年时期的男性,特别注重自我发展,因为这是体现自己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而对于女青年教师,则更注重维持生存、物质享受、爱情亲情和网络交流。在自我发展方面,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在物质享受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3-6和3-7显示,优秀青年教师在爱情亲情、自我发展方面的需要强一些,普通青年教师在公正公平方面需要强一些,但总体没有显著差异。优秀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受领导重视,受社会认可,受学生欢迎,情感相对丰富。自我发展的机会多一些,这方面的需要也强一些。普通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还没有找到成就感,所以公正公平的需要强一些。

表3-8和3-9显示,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在爱情亲情方面的需要高于非班主任青年教师,并且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中 ,班主任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工作性质复杂,工作目标多样,难得闲暇参与其它社交活动,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因而对爱情亲情方面的需要强一些。

四、结论和建议

社会发展变化的迅速和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社会对教育的空前关注和重视,对学校管理行为提出了非常严格近乎苛刻的要求。特别是当前我国教育还不是很发达,教育投入难以尽如人意,每位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需要努力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效能进而促进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十几年前出版的《高效人士的七大习惯》中,概括了通向成功的七个习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思考,柯维又提出了第八种习惯:满足员工的内心需求,发现、发掘和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3]。他认为一位优秀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能发现和调动每一个员工“内心的呼唤”,让每一个员工的生活、心态和思维都处于最佳状态。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教职工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年教师,绝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需要,对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其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都有重要意义。

基于前面的调查分析,本文对科学管理、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确对待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

本次调查表明,青年教师的基本需要共有11种,涵盖了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管理实践中,对于青年教师的合理需要,管理者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督促相关部门尽快满足;对于暂时不能满足的正当需要,要给出合理解释,一旦条件成熟给予解决。满足需要是相对的,对于“不合理”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不宜直接拒绝,首先应该认真倾听,认真分析提出此类要求的真正动机。有的青年教师提出“过分”要求,其真正目的在于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发泄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情感,希望得到领导理解。

在青年教师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需要与可能、条件与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正确的“需要观”。

(二)尽力满足青年教师物质层面的基本需要

在调查显示的11种基本需要中,物质层面的需要主要包括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工作条件的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网络交流的需要等。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并获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保障。所以,物质需要是教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工资水平、社会福利、工作条件等,而且这些物质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着,这些都是正当的需要,应该适当满足。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负担重,工资低,物质基础差,一般都希望在短期内提高工资,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为找到理想的伴侣创造条件。作为学校管理者虽然目前无法改变青年教师工资低的现状,但可以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措施,如开辟勤工俭学新路,管理好学校经费开支,开源节流,增加学校收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置电脑网络,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工福利,逐步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

(三)因地制宜满足青年教师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青年教师需要中的重要部分,但精神需要更不容忽视。满足青年教师精神需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1)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中的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一切活动中,作用于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因此,校园文化不仅是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环境。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独特的育人氛围的过程,也是青年教师展示自我、奉献自我的过程。校园文化让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与之融为一体,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青年教师激发出内心的爱校情感,良好的文化环境对青年教师的行为起到了熏陶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对青年教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在满足青年教师精神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的好坏,而是人际关系以及员工的归属感。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良好人际氛围可以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吸纳优秀人才共同创业。一次有意义的游园活动,一场庆典欢乐舞会,一次竞争协作比赛,一份别开生面的生日礼物,都会密切教师之间的情感,激发教师的爱校热情,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的进步成长。(3)建立保障型的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挖掘个人潜力;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眼前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严格考核,公正评价;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运用经济杠杆调动青年教师的心理动机,进而达到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目的。(4)丰富多样的榜样激励。对于教师的奖励采用多样化榜样的形式,如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除评选“先进教师”外,还可以评选“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最富激情的教师”、“最有创意的教师”、“最幽默的教师”、“最时尚的教师”等,满足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5)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依据调查结果,郊县学习的青年教师应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非重点学校应力所能及地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对于非统考科目的教师要多给发挥才能的机会,对于班主任和普通青年教师要多给予关心等。

(四)激发青年教师高层次需要

青年教师可塑性很强,管理者要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激发他们工作动机中的“兴奋点”,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研究共同体,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与教学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决策,创造出体现自己个性和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和主体;通过不断升华自身的人性之美,如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人格。这样,他们的需要层次就会自然由低级逐步向高级跃迁,最终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1]魏洁.激励:让员工自己跑[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

[2]郝廷颐.如何培训跨世纪的青年教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5).

[3]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G47

A

2095-0683(2012)02-0134-06

2011-12-25

侯永轶(1970-),男,内蒙古包头人,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校 刘正花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校推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