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英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
刘福英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部分由不同符号模式来表示的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徽的语类特点,可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识别与解读中源域的选择及语境对解读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征。
大学校徽;语类;语境;多模态隐喻;源域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目前,学者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以系统功能语言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另一层面是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前者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不仅是语言,其他的符号系统也具有作为社会符号三大元功能。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在话语分析时不仅要强调语言特征,也要强调声音、颜色、图像和动画等符号模态在话语中的作用。后者是以Forceville为代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隐喻在语言中存在,在其他的认知活动中也存在。因此隐喻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符号形式表现,如图画、音乐,手势等。各种线条、形状、式样都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感情,赋予我们的信仰、怀疑、希望、需求和理想以实体与形式。在多模态的语境下,隐喻可以存在和运用在图片、漫画、广告、电影、手势等中,这些模态通过两种或多种模态或符号相互作用、相互组合,构成多模态隐喻。
大学校徽主要运用图像、色彩和文字等手段进行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并且通过图像、文字、颜色等模态与符号的组合,构成多模态隐喻。大学校徽用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代表学校的精神和追求,是大学的标志和象征。
本文以Forceville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以我国几所著名大学的校徽为例,探讨大学校徽典型的多模态隐喻现象,以进一步解读和分析在多模态的形成过程中,源域所映射的文化内涵及其对解读所起的作用。
大学校徽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徽本身就蕴涵“校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或者更具体一点“校徽是人”这一隐喻。在这无形的抽象中,大学校徽被赋予该大学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通过图形或文字等多模态隐喻实现来表达其信息意图和交流意愿。多模态隐喻指的就是这种由多类符号共同构成概念隐喻的方法。
(一)多模态隐喻的属性
在对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分析之前,首先要对语言隐喻和非语言隐喻(在校徽语境中主要指图像隐喻)的属性加以说明。Yus(2010)指出,语言隐喻和图像隐喻归属于同一种认知现象,都是通过解码,传递源域和目标域的信息,人们经过推理,然后才能读解出隐喻创造者的交际意图。但它们又有着区别,表现在隐喻推理过程中,两者之间解码方式不同。图像隐喻的解码方式是整体性的、格式塔式的,即在这一过程中,图画所表达的意义、隐含的意义还有语境意义的理解是同时进行的。而文字隐喻的解码是线性的,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子,逐步解读,文字的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也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图像隐喻来源于原创,通过出其不意、反常规的填充空间,创造新的看待某一事物的角度。从这一点上看,视觉语篇中源域的形体和空间更加直观和形象。
Forceville(1996)按照源域和目标域的呈现方式,把图像隐喻划分为三类:单域图像呈现式、双域图像呈现式及文字—图像互补式。第一类指只有一个域(通常是目标域)以图像形式呈现,另一个域没有以图像形式表示出来,但可以通过图画语境准确无误地推断出来。第二类指源域和目标域同时以图像的形式显性呈现,两者或相互独立或整合为一个视觉格式塔。第三类指一个域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另一个域则以文字的形式传达,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解释为隐喻。如果删除所有的文字材料,隐喻现象随之消失。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在单域和双域图像呈现式的多模态隐喻中,图像和文字相互印证和加强,在文字—图像互补式中,图像和文字相互补充。
大学校徽基本上属于第三种多模态隐喻—文字—图像互补式。离开了文字用来说明某个大学,图像、颜色等其他符号的意义就无法传达。两者缺一不可。图像、声音等符号和语言一样,对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既具有复制作用,又具有重新建构的作用。在大学校徽里,图像比文字更直观、更浓缩,也更容易被接受,更具影响力。
(二)视觉隐喻的识别和解读
大学校徽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大学校徽通过文字、图像、颜色的互动作用对社会进行复制和重建来表现社会的、生活的或文化的某一方面;在这多模态隐喻的解读过程中,诸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
首先,语境在多模态隐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境包括两种,一种是文本内语境,另一种是文本外语境。两者都在图像隐喻的解读中起着重要作用。文本内语境是指语篇中文字符号系统、图像符号系统及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文本外语境包括生存环境语境、常识性语境。
其次,解读者自身文化背景和个体因素也对解读有着很大的影响。解读者只有从文化背景和在个体自己文化和心理允许的范围内对隐喻的相似点进行思考,才能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达成某一程度的共识。
(一)大学校徽实例分析
大学校徽主体意象造型分为四种:文字类、具象类、文字与具象结合类及抽象类。就大学校徽语篇而言,文本内语境包括文字和图像两部分。文字部分传达语言信息。语言和图像相互补充、协同作用,引导受众对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识别和解读。在很多情况下,图文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补充的。它们都对读者解读视觉隐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校徽为例对校徽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典型分析。
1.文字类——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为“圆形篆书人字图案”,以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为基础,结合学校中英文校名全称及建校时间,经专业设计而成。
人大校徽中人字图案隐喻意义丰富,简洁大方,从内涵上映射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人民大学要为人民办学;第二层含义: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人才;第三层含义: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三层含义分别说明了人大的本质即人民、人本、人文。三个“人”字排列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意味: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携手共进”、“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等意义,象征学校师生实事求是、注重实践、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兼容并蓄、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整个校徽呈圆形,有着“天圆地方”的美好愿望,校徽整体采用宫墙的深红色,也喻意理性、包容、大气。
2.具象类——以中国政法大学校徽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图形为橄榄枝托起的正义剑和天平及中英文校名。中文为邓小平题写。整个校徽采用深红色。
初看图形,橄榄枝、天平杆秤及正义剑放在一起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当它们放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徽上,其创意性的隐喻内涵就自然产生。橄榄枝的含义象征和平。天平杆秤是人间正义的化身,象征社会公平。正义剑意味着正义法治、正气凛然、不唯权、不唯上、不唯情、不唯钱。三者放在一块说明了政法大学的本质,从而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校训及“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和法制昌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除了图像蕴涵着丰富的喻义,校徽的形状和颜色也隐含着丰富的喻义,圆形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表达“圆满”的美好愿望。着色紫禁红,彰显出贵气、大气。
3.文字具象形——以暨南大学校徽为例
暨南大学校徽属于文字具像形,在设计上,字母“JNU”构成一艘中国特点的船。图案化寿字文“南”字位于船帆。整个校徽呈圆形,主体颜色为蓝色。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主要是为培养海外华侨华人和为港澳台地区输送人才。
在这一多模态隐喻中,船喻意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体现暨大的薪火相传、不断发展、与时俱进。船帆寓意暨南大学扬起风帆,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同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图案化寿字文“南”字,位于视觉中心,传神地反映出了具有中华传统的文化。圆形的形状,符合中国的传统。蓝绿色,代表着天空和海洋的颜色,喻意丰富,既有海阔天空意思,又代表欢迎海外留学生的意思。整个校徽符合暨南大学忠信笃敬、悠久历史、学术严谨活泼的风格。
4.抽象类——以山东理工大学校徽为例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由内外两个圆形构成。外圆为中英文校名。内圆为抽象的图案。该图案可以释义为“理工”两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L、G”一起构成草书“山”字。而在两笔画的相连处,有一颗星,放射出光芒。这颗星喻意丰富,既指山东理工大学雄居理工大学之首,有“理工之星”的美誉,又可指学术的智慧之光,也表达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光明的前途。此外在这一多模态隐喻中,两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弧形表现出活力、积极、敏捷之意,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整个校徽主体色为蓝色,喻意宽广、深厚。
(二)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主要特征
从以上几所大学校徽的隐喻映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主要表现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图文之间形成互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诱发和引导受众对隐喻的识别、解读,并使受众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任何一个校徽离开了文字标明该校徽所属大学,便失去了校徽这一语类的意义。无论是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还是山东理工大学校徽,如果没有标注文字来说明名称,其他的图像就只能是放在一起的几件物象,没有实际的意义。
第二,源域的选择具有代表性。无论是文字类、具象类、抽象类还是文字与具象类校徽,所选物象都具有代表性。或代表该大学的功能,或揭示该大学的本质,或说明办学理念,或指明办学特色。它需要得到受众认同,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三人字图案”正体现了人民大学本质“人民、人本、人文”。
第三,隐喻相似性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既指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通过设计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表达出来,也指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通过识别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读出来。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相似性不一定就是预先客观设定或者存在的,它往往具有创造性。同样,识别者也需要创造性地解读校徽,在这一过程中,识别者原有的对于目标域的认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并列的“人形图案”便是创造性使用文字与图形的范例。而识别者的解读过程,也是基于原有的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本质的认识来理解这一隐喻的。又如,山东理工大学,“理工”二字汉语拼音首字母创造性地构成“山”字的形状。
第四,语境对解读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模态隐喻在即时解读时,识别者的认知经验、百科知识及社会共有文化归约都对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所提到的校徽是指我国的大学校徽,因此,共同的民族规约及文化沉淀使得解读能够顺畅进行。比如,我国的大学校徽大都设计成圆形,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圆形这种传统是分不开的。还有在颜色的选择上,也主要选用“红、蓝、绿”几种,在颜色的隐喻意义上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此外,“三人成行”喻意团结、橄榄枝喻意和平、天平杆秤喻意公平、正义剑喻意正义,还有把船寓意为文化的载体,把星光喻意为智慧之光,都离不开文本内外的语境。
第五,大学校徽具有信息意图和交流意愿两个特征。大学校徽的意象是整个大学校徽隐喻的核心,它在无形的抽象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大学校徽又具有交流的意愿,大学校徽隐喻一旦形成,就会对广大师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广大师生具有归属感,形成独有的理念。设计独特、寓意丰富的大学校徽能够获得识别者的认同,让他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有着隐性化育的功能,进而形成一种信仰,如同纽带,维系着师生的关系,也维系着大学的精神与文化。
隐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但人们通常把对隐喻的研究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分析,说明了非语言隐喻如图像隐喻及其他模态的隐喻现象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话语意义。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本文尝试在分析大学校徽语类特点基础上解读几所大学校徽隐喻现象,阐明了源域的选择及其文化内涵对隐喻意义的建构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了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几大特征。当然,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推到一个更深的认识层次。
G0
A
1007-905X(2012)05-0087-03
2012-01-07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