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刘英
盆腔CT扫描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卵巢原发肿瘤有50% ~70%来源于卵巢体腔上皮,其中以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最常见[1,2],笔者将我院 CT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共54个卵巢肿瘤的CT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搜集本院2000年至2010年卵巢肿瘤患者46例,共54个肿瘤,发病年龄15~86岁,平均56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症状有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和绝经后阴道流血等,20例无症状,为体检超声发现。
检查方法:采用型CT,患者于扫描前4 h分4次口服2%的含碘溶液1500 ml,待膀胱充盈满意后行全腹平扫和增强扫描,螺距1.0,层厚0.7 mm。造影剂为碘海醇〔碘的质量浓度:P(I)=300 g/L〕,注射速率为2.5 ml/s,延时60s扫描。取仰卧位,扫描自耻骨联合上缘至髂脊或至肿块上缘。
46例中,良性病变42例,其中畸胎瘤26例,卵巢囊肿8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恶性病变4例,其中粘液性囊腺癌2例,卵巢纤维肉瘤1例,无性细胞瘤1例。本组46例共54个肿瘤,CT发现全部病灶。
2.1 肿瘤的形态 良性肿瘤直径3~15 cm,最大者为囊性成熟畸胎瘤,最小者为浆液性囊腺瘤。大多数肿块呈圆形或椭圆性,形态规则,其中发生蒂扭转者多不规则,肿瘤边界多清晰光滑,并发感染者,部分边界不清。恶性肿瘤大小在3.5~10 cm之间,边缘不光整,无性细胞瘤外形呈肾形。
2.2 肿瘤内部结构 42例良性肿瘤中卵巢泡膜细胞瘤呈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CT值比平扫增加10HU。卵巢肿瘤和囊腺瘤多数为均匀水样密度,囊壁薄。粘液性囊腺瘤密度比水稍高,CT值12HU。卵巢瘤内出血,CT值高达45~55HU增强扫描肿物不强化。囊腺瘤内多有规则的细分隔,其中有2例增强后显示清楚。良性畸胎瘤内部结构不均匀,主要为脂肪密度影,囊内钙化或骨化16例,囊内结节6例。5例囊内可见薄壁小囊,它是由毛发团和期内脂肪组织构成。囊内见脂肪-液平面征10例,病理结果液面上部为脂肪内容,下部主要是毛发及水样密度的液体。
图1 卵巢瘤
本组4例恶性肿瘤中3例CT表现为实性肿块,1例为混合性肿块,密度不均匀,囊壁不规则,囊内多个厚分隔。增强扫描肿块CT比值平扫增加30~40HU。
2.3 肿瘤转移情况 卵巢纤维肉瘤和囊腺癌患者的术前CT检查仅发现腹水,但术中见盆、腹腔广泛的转移结节。无性细胞瘤患者术后1年颅脑CT发现广泛转移。
3.1 卵巢肿瘤的分型 卵巢肿瘤可分为3型。Ⅰ型为囊性:Ⅱ型为囊实型,又分为3个亚型:Ⅱa型以囊性为主(囊性成分大于2/3),Ⅱb型混合型(实性成分占1/3~2/3),Ⅱc型以实性为主(实性成分大于2/3);Ⅲ型为实性。肿瘤的壁与囊内间隔厚薄以3 mm为界,并有规则与否之分;Ⅰ、Ⅱa型有单房或多房之分;Ⅱ型部分可出现囊内壁结节或不规则软组织成分;所有类型均可出现囊外壁结节。
3.2 卵巢肿瘤CT特点 卵巢囊肿典型的CT表现为边界光滑的单房性囊性肿块,壁菲薄,内部结构均匀,呈水样密度[3,4]。少数囊内出血而呈高密度,CT特点为增强扫描后高密度肿块不强化。
囊腺瘤分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CT特点为水样密度的囊性肿块,壁和间隔薄而规则。前者可为单房或多房。后者常为多房性,密度高于水低于软组织。
囊性成熟畸胎瘤的CT特征为囊内脂肪成份和壁结节处的钙化和牙齿。囊内显示脂肪-液面征以及囊内多部分呈水样密度影,而上部为脂肪结节是较少见的2种特征性CT表现,本组见2例。
囊腺癌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癌,多由囊腺瘤恶变而来,CT多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肿块,壁和间隔厚而不规则,实质部分增强检查强化明显,临床发现已有盆、腹腔转移[5]。
卵巢泡膜细胞瘤、卵巢纤维肉瘤、无性细胞瘤表现为实性肿块,CT缺乏特征。
3.3 鉴别诊断 盆腔其他肿瘤,如子宫直肠、膀胱等脏器的肿瘤均有特定的解剖位置,一般不易与卵巢肿瘤相混淆[6]。盆腔炎性肿块及卵巢脓肿的CT表现有时和卵巢瘤相似,应结合临床表现及抗炎治疗后复查加以鉴别。
[1]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5.
[2]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3] 孟令平,鹿彤,韩敏,等.卵巢囊腺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上海医学影像,2009,18(1):29.
[4] 张智栩,高剑波,郭华,等.卵巢黏液性囊腺瘤7例多层螺旋CT诊断.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5):860.
[5] 陈大朝,许乙凯,吴元魁,等.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1):34.
[6] 李巍,崔恒,冯捷,等.卵巢癌诊断的研究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