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谦,荆 雯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2条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包括“身体教育”或“身体文化”,还具有智育、德育和美育等其他功能。奥林匹克专家熊斗寅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要树立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生哲学;二是要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的公式: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奥林匹克主义,而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主义以教育为核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综合协调发展思想,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最闪光的教育思想[1]。因此,单纯的以竞技和夺标为目的的体育运动形式不能被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教育意义的体育运动项目更能得以长久的发展。
自从1988年乒乓球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日起,世界乒乓球运动进入辉煌发展阶段,几度出现世界几大集团谁与争锋的局面。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今天的乒乓球运动,在竞技体育领域几近被身材矮小、身体灵活性好、心思细腻、喜好隔网运动的亚洲人所垄断,出现了非均衡发展的现象,甚至连作为奥运项目的资格都备受质疑。原本起源于欧洲的乒乓球运动近几年在欧洲国家遭受冷遇,出现萨姆索诺夫和波尔等一系列所谓的“乒坛常青树”,这并不是值得赞誉的现象,反而是乒乓球运动发展失衡、后继无人的特殊表现。那么,反思乒乓球运动从世界几大集团争霸到亚洲独霸的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乒乓球运动硬实力的发展远远要高于软实力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现状。乒乓文化软实力的挖掘程度不够、乒乓球运动过分竞技化导致增强体质和教育青年的奥林匹克精神真谛的迷失,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宋继新教授一再强调“项目文化”的挖掘,指出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应该匹配以相应的“项目文化”即软实力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是支持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发展路线,是乒乓球运动成为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环节,不容小视。
本文正是以软实力的内涵为逻辑起点,分析由软实力到乒乓文化软实力的演绎过程,通过层级递进的方式阐述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旨在为丰富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做理论支撑。古言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作为乒乓球运动的世界代表性国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将完善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大旗扛在自己的肩上,拓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精神实质,发扬国球乒乓的精神,使乒乓球运动来源于世界,回归于世界。
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运动项目应具备体育、文化、教育三重特征,而这三重特征都突出的是软实力的建设。在软实力建设过程当中,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则必然会走向僵化和萎缩的[2]。从根本上看,软实力之所以关乎运动项目兴衰,主要由其文化力因素决定。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大力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积极输出高端技术、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乒乓球运动文化软实力建设,使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得以扩展、乒乓精神得以弘扬、乒乓球教育青年的功能得以明晰、乒乓球服务于人民的程度得以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演绎过程以及其深层次剖析则彰显出重要意义。
当提到“软实力”的时候,通常以“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来代替“软实力”,认为文化领域的人文魅力是“软实力”的灵魂。但是从严谨的角度考虑,真正的“软实力”不仅仅包括文化,还有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下位概念,是“文化力”与“软实力”的叠加。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由此可知体育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下位概念,文化软实力包括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部分内涵。乒乓球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而乒乓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影响力,可以被称为乒乓文化软实力,隶属于体育文化软实力。因此,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乒乓文化软实力应该隶属于四个层级,这四个层级之间是层层递进而又相互交融的关系,其关系解构图如下:
图1 软实力四个维度的关系解构图
从软实力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政治、外交、文化来看,政治因素、外交作用应该说是运动项目文化的次要组成部分,文化价值所体现的“力”的作用更值得深思。尤其是针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发展来说,“文化力”应该是运动项目的永恒动力。虽然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乒乓球运动的政治功能以及作为外交手段曾发挥了特殊作用,但是,回归乒乓球运动的本质,与奥林匹克主义精神一样,政治、外交都不是其主要内涵。重视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乒乓球运动永葆生命力的源泉。
2.2.1 文化衍生——从软实力到文化软实力 1990年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他首先把“实力(power)”定义为“达到自身目的或者目标的能力”,又将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硬实力”指的是同诸如军事和经济力量等具体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实力”,是通过威胁或者奖励,让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之能力;“软实力”指的是通过吸引、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诸如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实力”[3]。约瑟夫·奈把国家的软实力归因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4]。约瑟夫·奈在论文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引论中,对“软实力”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一个国家达到其在世界政治中所期待的结果,可能因为其他国家希望追随它,羡慕其价值观,以其为榜样,渴望达到其繁荣和开放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实现世界政治目标的方式,确定议程,吸引其他国家,与通过威胁、运用军事或经济武器迫使他们改变同样重要。软实力通过文化、政治、外交的魅力吸引民众,而不是迫使他们改变。确立预期的能力往往与无形的权力资源相关,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视为合法的或有道义威信的政策等。如果一个国家代表着其他国家所期望信奉的价值观念,则其领导潮流的成本就会降低。”[5]
因此,对于约瑟夫·奈来说,软实力包括三个层面:文化、政治、外交。与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相比,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更具有基本的意义,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凝结着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承载着被整个民族所认同的核心价值[6]。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在适应中国独特国情的前提下,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力和软实力概念的延伸,是以文化力为主结合软实力概念的新的理论范畴。文化正是以其特殊的“力”的构成以软实力为形式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即文化软实力[7]。相对来说,约瑟夫·奈所界定的软实力中的文化更偏重于作为“发展资料”与“享受资料”的文化,而非“生产资料”的文化。恩格斯曾说过:“动物所能做的只是单纯的收集,而人能够从事生产创造。”当生产创造更为深化之后,“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8]。据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的程度,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活超越仅仅满足生存资料需要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相对于这个民族要追求的目标而言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而且作为这个民族内在要素的组成部分,对这个民族具有内在的价值[9]。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化的可分享性。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一方面丰富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多重复合体,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民族成员贡献了可以分享的精神财富。而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最大区别在于,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完整的分享。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比较强,意味着这个民族比较有能力使本民族成员的生活变得更好,也意味着这个民族比较有能力为其他民族做出贡献[10]。这样的民族比较容易赢得其他民族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这种使其他民族尊重、亲近和支持的能力就是所谓的“软实力”,而文化创造的能力显然是这种意义上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软实力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往往构成了同样体现“软实力”的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不仅集结了中国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也借鉴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在内的自启蒙运动甚至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文化成果。不仅体现了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软实力,同时也因其背后的“和谐文化”理念而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图2 约瑟夫·奈“软实力”学说的解构图
2.2.2 融入体育——从文化软实力到体育文化软实力 毋庸置疑,体育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但是并非所有的体育文化都具有体育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是体育的附属品,是伴随着体育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体育文化软实力则不是固有的,是依靠社会力量打造的,只有那些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体育文化才能被称之为体育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孕育着社会发展的印记。我国古代体育发展并不落后,也具有其相应的体育文化,但是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兴衰史印证了无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体育文化,是必然被历史所淘汰的。作为两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不缺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当中,中国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体育领域,中国古代的蹴鞠(足球)、击鞠(马球)、武术、八段锦都有着辉煌久远的历史。但是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现代马球起源于印度,武术、八段锦则处于边缘化状态。当我们反思我国古代深厚的体育文化时,可以发现古代体育文化存在于国内一种封闭的环境中,几乎很少对其他国家施以影响,“自娱自乐”的封闭文化致使我国古代的体育文化没有升华为体育文化软实力。相对而言,西方体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沉淀与传播,不仅巩固了其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当中的位置,也通过增强了影响力而成为影响世界的体育文化软实力。世界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希腊,在其建立之初就融精神、文化于其中,在不断追求与完善的过程中,泛化成为人类共有的文明。在当代社会,美国的NBA联赛、欧洲足球超级联赛等充斥国内的互联网等媒体;乔丹、科比、贝克汉姆、齐达内等超级球星吸引着众多国人的眼球;耐克、阿迪达斯等外国装备品更是国人乐意掏腰包购买的体育商品。当今,西方的体育文化对中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无形的精神和文化力量,感染力能够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甚至蛰伏在人类的集体记忆深处,改变着人的行为、群体的行为[11]。不难想象,如果哪天国人突然失去了西方这些体育文化舶来品,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可以说,西方体育文化有着巨大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即体育文化软实力,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国。中国的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距性演进,是与体育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的。由此看来,中国的体育文化,不能仅在理论上徘徊不前,大谈特谈体育文化没有实质性价值与作用。而应该做的是有效地把深厚的“体育文化资源”、“体育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体育文化软实力,使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播出去,这样才能使体育文化软实力名副其实。
图3 体育文化软实力的解构图
2.2.3 升华乒乓——从体育文化软实力到乒乓文化软实力当我们的体育文化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时候,当我们的乒乓理念被其他国家所接受的时候,当乒乓球“竞合”的精神普遍传播并具影响力的时候,乒乓文化则已经上升为乒乓文化软实力。从概念的上下位来说,乒乓文化软实力是体育软实力的下位概念。单项体育运动的文化软实力孕育在体育文化软实力之中,构成体育文化软实力并作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分支存在于其系统结构之中。乒乓球运动虽然起源于欧洲,曾经在欧洲体坛上风靡一时、登峰造极,但是现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格局呈现出以亚洲为中心、东亚为重心、中国为核心的发展趋势。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可谓之“揭欧洲之石,攻世界之玉”。乒乓球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适宜的身体条件、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举国体制的支持等都是客观的“硬实力”的体现,而“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你不要这一球祖国要这一球”等乒乓精神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乒乓文化发挥的作用虽然是隐性的,同样也是无可替代的。乒乓精神是国球文化的一部分,国球精神曾影响了无数的球手以及国人,在乒乓精神产生影响力之后,就可以称之为乒乓文化软实力。但是乒乓文化软实力不应该仅包括乒乓精神的传递,更包括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综合人文素质、乒乓理念的定位、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退役后所具备的再就业能力等。乒乓球是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夺金焦点,是群众体育项目的重头戏,构建乒乓文化是乒乓球运动项目健康发展的途径之一,而通过这些乒乓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将其上升为乒乓文化软实力则具有更为实际的作用,它将是增强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分支部分,同样也是促进我国软实力发展的分子之一。
图4 我国乒乓文化软实力的解构图
根据以上对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文化软实力的分析,体育文化软实力是在一定的体育硬实力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国内外公众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核心是体育价值观,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而乒乓球文化软实力则是以乒乓球运动为基础而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它体现在乒乓理念的定位、国球文化的传统、国球形象、国球声誉与品牌以及教练员、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能力上,最终表现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对观众的吸引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从软实力方面去完善乒乓球运动的真正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乒乓文化软实力四个层级之间是既相互交融而又层层递进的关系。在这四个层级当中,任何层级的软实力都是具有影响力作用的。我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曾把文化比作“水”。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因此能渗透人心,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是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不能替代的作用。文化传播的独特作用,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维度正在丰富新世纪中国形象的内涵[12]。乒乓球运动软实力和硬实力“逆差”现象已经引起体育各界的充分认识,而乒乓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和传播是乒乓球运动得以长久发展的必经之路。
[1] 郭 怡.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张国祚.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
[3] 汤立许,彭贻海.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的缺失与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1-2.
[4] Joseph.Nye,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es[M].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5] 约瑟夫·奈著.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红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7.
[6] 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
[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7-49.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3.
[9] 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建构: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6-62.
[10] 梁鹏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哲学思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11] 宋继新,薛继升,赵永平.北京奥运会软实力建设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6):46-49.
[13] 陈 强,郑贵兰.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