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玲
[摘要]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积极倡导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政党也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在倡导文化发展的和谐环境中,探讨政党的意识形态对促进政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意识形态是政党产生的理论基础;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与实践载体。世界政党意识形态出现“中间化”,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出现“现代化”。作为执政党活动根本的意识形态正受到互联网的全面冲击,因此,在网络化时代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
[关键词]意识形态;政党的意识形态;“中间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35—04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政党也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在倡导文化发展的和谐环境中,探讨政党的意识形态对促进政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
要正确认识政党意识形态的概念,首先必须考察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应用语境。在社会科学领域,意识形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正如大卫·麦克里兰所言:“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探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2]“摇摆于肯定的与否定的含义之间,是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部历史的特点。”[3]在《政治科学》中,意识形态是指相信社会可以通过遵循特定的教义而得以改进的信仰体系。
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于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强调个人的权利、财产和理性。共产主义,追溯到18世纪晚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强调一个社会的所有组成部分:艺术、音乐、建筑、治国方略、法律等,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内在理性的具体表达。马克思“把黑格尔颠倒过来”,使经济成为决定一切的内在理性。大多数意识形态都有着经济方面的内涵,因为经济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列宁“把马克思颠倒过来”,把马克思的理论应用于一个马克思曾表示过怀疑的落后国家。毛泽东把列宁的理论应用于一个更加落后的国家,并使其与现实更加切合。
一种意识形态衍生出其他的意识形态。以图1展示如下:
从图1我们可以很形象的看出,从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开始,向“左”,衍生出激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分支;向“右”,衍生出保守主义的分支。
(二)政党的意识形态
被誉为意大利政治科学之父的加塔诺·莫斯卡说,“统治阶级不是仅仅通过已经拥有权力这一事实来使其权力正当化,而是试图为之寻找一个道德与法律基础,把它表现为人们通常认可和接受的原则与信仰的逻辑的和必然的结果。”[4]此处的“统治阶级的法律与道德基础”在政党政治中就是指政党的意识形态。
从政党产生的历史看,先有政治思想的分野,才有近代英国辉格党与托利党的产生;先有了霍布斯、洛克、联邦党人等的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才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先有马克思主义,才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总之,意识形态是政党产生的理论基础?熏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与实践载体。
1.世界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在法国,1988年,社会党人密特朗当选为总统,右翼政党领袖希拉克当选为总理,第一次出现了“左右共治”的局面。1995年,右翼政党领袖希拉克当选为总统时,社会党人若斯潘当选为总理,再次出现了“左右共治”的局面。
在美国,民主党信奉自由主义,共和党则信奉保守主义,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党都强调要进行改革,并且在一系列国内外政策主张上趋向一致?熏如平衡预算、控制犯罪、加强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对中产阶级减税、增加军费开支、强调人权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之间、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联盟党之间看到这种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趋势。这种情况下,政党的意识形态就有了越来越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2.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现代化”。政党的意识形态就等同于思想理念和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以保持党的基本价值观不变为前提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变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促进了共产主义思潮和运动在这些国家的兴起。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工业化的国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所要求的历史基础相差甚远。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且成功使其由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上升为主流的意识形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是由主导性意识形态向国家意识形态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在经济上照搬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同时,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大一统”式的整合。国家对意识形态机构加以严格的控制,不给其他意识形态流派以生存的空间。此时,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权力成为一元化的国家意识形态。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在苏联模式影响下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共产党抛弃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元化的意识形态统治,为多元社会价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江泽民针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三个代表”;胡锦涛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与毛泽东思想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执政党的现代化为什么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作为政党权威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党的意识形态为人们支持和服从政党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也就成为了政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政党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指意识形态顺应求变的形势,能对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回应,能把社会中的大多数聚集起来的过程。[5]在某种程度上,苏联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意识形态调整与体制改革在获取民众支持的基础上没有实现同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改革由于没有相应调整意识形态,使改革成为随时可能在意识形态压力下放弃的权宜之计;进入80年代以后则是片面的意识形态改革。
中国的改革同样面临意识形态与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危机问题,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便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发展战略,实行了在获取民众支持的基础上同步进行意识形态调整与体制改革的策略,紧紧抓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这个根本,渐进推进各项改革的措施?熏并在事后积极进行意识形态的调整与动员。体制改革追求如何让最广大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受惠,意识形态则追求如何让最广大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改革,从而获得民众最大限度的支持。在改革获得了合法性的同时,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获得了合法性。
哪些原因促使党的意识形态要向现代化转变?
(一)从党的意识形态角度分析
第一,在对待党的意识形态的态度上产生了内在主义的谬误。只注重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不注意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党的意识形态局限性产生于传统意识形态的制定和传输中。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伴随着人们的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民主呼声的不断高涨,若不能在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生产和传输中得到体现,势必会使民众的利益得不到实现,直接对党的合法性构成威胁。
虽然民众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接收是被动的,但是他们有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选择的自由,现代化过程给我国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为他们的选择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更加对党的意识形态的传输与接收构成巨大的挑战,它们“使在场和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6]因为它们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在全世界进行传播。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党的意识形态传输方式现代化的要求。
(二)从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作为执政党,党的意识形态是党的理论工具,对全党乃至全社会具有导向、辩护、凝聚、动员和约束功能。其次,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长期性和“唯一性”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再次,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开放性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三)从党所处的国内环境的角度来分析
一个政党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靠的不是其掌握国家政权的权力,而是它在人民当中树立起来的权威。那么,一个党如何才能构筑自己的权威呢?党的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政党意识形态反映和服从于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我国现代化的一大特征?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我国原有的“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传统社会结构,新兴阶层不断兴起,形成了利益多样化的格局。实践证明,当社会的分化超出党的意识形态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意识形态本身就应当做出积极的反映。党是民众利益整合、利益表达的工具,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一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能否正确有效地整合和反映民众的利益,是党能否获取民众支持的一个决定性条件。
(四)从党所处的国际环境的角度来分析
全球化和世界各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趋势告诫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意识形态“中间化”是指政党本身的纲领和政策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包容性,政党之间某些内外政策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三、网络化时代加强政党意识形态建设
(一)意识形态是贯穿执政党活动的根本
1.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获得执政地位后,执政党手中掌握了强制性的力量。但是,在现代社会,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却不能完全靠这种强制性力量来维持。党执政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它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民众的认同和自愿服从。所谓合法性,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正当性的认可”。[7]
2.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新时期我们党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制定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如美国的共和党、英国的保守党,在对外政策上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采取坚决反共的強硬政策,就是受他们所信奉的新保守主义所左右的。
3.意识形态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基本手段。美国学者李普赛特曾把政党称作“冲突的力量和整合的工具”。毛泽东早年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8]正因为意识形态在政党的执政行为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任何一个执政党,对于业已确立的意识形态,总是竭尽全力地予以维护和捍卫,避免受到各方冲击而发生意识形态困境或危机。一旦意识形态出现危机,就会引发执政党的合法性危机、社会整合危机,直接威胁党的执政地位。
(二)互联网全面冲击执政党意识形态
1.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某些基本内容受到冲击。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开始超越工具性手段,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思想领域、认识论领域,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
2.执政党意识形态传统的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受到冲击。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还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可以不经记者或编辑之手自主地参与创造、自由地进行交流、讨论,传播有关信息,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3.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出现弱化趋势。互联网技术兴起前,执政党能轻易地控制传媒,主导意识形态。如今,执政党对信息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舆论统一的局面开始瓦解。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托马斯·迈尔说,“现代媒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党的最大竞争对手,它们和政党争夺受众(成员),争夺对社会主流意见的主宰权。政党的一些传统政治功能,如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等,已在媒体的冲击下丧失殆尽”。[9]可以看出,在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已经显得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
(三)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
1.扩大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实现内容的创新。社会整合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功能。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应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党,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西欧各社会民主党、英国工党等,都尽量使其具有足够的包容力和应变能力。为吸引更多民众参加,还建立不以意识形态标榜,而以人们的共同兴趣为基础的“网络党”、“项目党”。
2.构建互联网上执政党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播和争夺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目前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它们凭借着绝对优势的技术传播手段,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量输出西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严峻的意识形态争夺战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开始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出击,加大网站建设力度。
3.创新执政党意识形态传播理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新的传播理念,就是要坚持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原则,内容要贴近生活。近年来,网络媒体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同时,还针对社会上不同人群的需要,开辟了各具特色专题网页,并对社会现实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把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同“群众利益无小事”、“执政为民”理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如人民网所报道的“孙志刚事件”、“拖欠民工工资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等,凝聚了人心,弘扬了正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新的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一种开放的、民众积极参与的体制。比如,人民网开辟的“强国论壇”栏目和“时评”栏目,新华网开设的“发展论坛”和“百姓话题”栏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2][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12.
[4]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18.
[5]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17—219.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23.
[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3.
[8]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54.
[9][德]托马斯·迈尔等.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4).
责任编辑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