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友明,熊 萌
(1.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 孝感432000;2.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9)
1.研究背景。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实行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改善国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公共体育设施更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满足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运动休闲等方面的生活需求,是现代城市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
孝感作为武汉“1+8”城市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为目标,必然要求在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公共基础设施上有较大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孝感市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现状,找出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优化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逐渐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公共体育设施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全球体育产业发展飞速,同时也刺激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模式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的研究不断增多。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的区位效率、社会分布差异及空间公平等引起众多西方国家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速度、规模、类型及分布差异等。
总体上看,国内对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差异研究成果不多,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上与西方均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标准和方式、分布状况及经营管理的讨论。[2]基于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如李山勇以北京市城八区大型体育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差异。[3]而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原理,王远飞、钟广锐等分别实证分析了GIS技术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布局优化领域的应用。[4-5]
实践证明将GIS手段运用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分布和建设研究上,能直观地展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现状,通过与其他建筑地物的叠加分析能较好的显示其完善程度和不足之处,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因此,运用GIS分析孝感地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分布现状并提出建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研究区概况。
(1)地理位置。孝感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北纬30.54°至30.57°,东经113.53°至113.56°之间,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江汉平原中部、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濒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东连武汉、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南临天门、仙桃。本文主要研究范围是孝感市的城区范围(孝南区)。
(2)社会经济条件。孝感市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距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汉广场)1小时车程)。2009年孝感市完成生产总值681.2亿元,位居武汉城市圈第二位。
2.研究对象。体育设施是指为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满足社会对体育的需要而建设或建立起来的设备和场所等的总称。而公共体育设施则专指由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运动员训练、竞赛需求的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灯光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6]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区内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较专业的体育设施以及小区内或者路边福利彩票捐献建设的简易健身器材、公园内可供市民跳舞的大面积空地等。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将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场地或器材按其所属单位划分为4类公共体育设施点,即体育中心、公园空地、住宅小区以及学校和企事业单位。
3.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情况,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孝感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现状进行初步研究。主要技术过程如下:
(1)实地调研。通过对孝感市区的实地调查走访,获得截止2011年5月孝感市区40处公共体育设施的实际分布情况。
(2)图像拼接。在google earth上选取适当的视角高度后将孝感市区分区截图,利用photoshop工具进行拼接,得到孝感市区的遥感影像。
(3)图像配准与数字化。将拼接得到的孝感市区图在GIS软件ARCGIS10中打开进行地理配准,以配准后的地图作为底图,建立新的可编辑图层,数字化获得点(公共体育设施)、线(道路)等矢量数据。
图1 技术路线图
(4)建立数据库。将获得的图形数据存储于图形文件中,将相关的属性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标识字段进行连接,得到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孝感市区城市道路的数据库,为下面的分析查询做准备。
(5)分析数据。对调查得到的数据从规模结构和分布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规模结构及分布结构两方面的不足。
(6)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得出的规模结构和分布结构两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7]
经实地调查,孝感市区共有公共体育设施40处,遍布于孝感市区。
孝感市区的公共体育设施中,有大型的体育中心1处,体育中心内体育设施齐全,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公园内大面积空地1处,主要供中老年市民跳集体舞使用;此外位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内的有28处,位于住宅小区内的有10处。除湖北工程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孝感市工业学校有种类较为齐全的体育设施以外,其他体育设施种类均较少,只有1至2种体育设施。孝感市区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点数量结构如图2所示。
在所有的公共体育设施中体育中心和公园长期对外开放,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内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有7处,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仅3处。对外开放的体育设施共有12处,占公共体育设施总数的30%。
图2 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点数量结构图
总体看来,孝感市公共体育设施的规模结构呈金字塔结构(如图3所示)。即完善的、多功能的公共体育设施点较少,而功能单一的公共体育设施点较多,大多数公共体育设施点的体育设施种类只有1至2种。一般而言,金字塔型等级规模结构所反映的只是地理对象发展的初级阶段[7],在此阶段,公共体育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体育锻炼量较小的市民,供他们休闲使用,而不能满足广大年轻市民进行较大运动量体育锻炼的需要。
图3 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规模结构图
1.公共体育设施点总体空间结构呈分散状分布。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结构从总体上分布分散。如图4所示,孝感市共有40处公共体育设施,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市区范围内。
图4 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分散状分布结构图
2.公共体育设施点类别之间空间分布存在地区性差异。在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中,由于所属单位不同,空间分布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如图5所示,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内的体育设施(以黄色圆形表示)主要分布在城区边缘,体育中心、公园空地(以粉色正方形表示)分布在城市中心附近,在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以蓝色三角形表示)分布比较分散,城市中心、边缘均有分布。
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受到土地面积、地价、教学或工作环境需要等原因的影响主要趋向分布于城市边缘地区,因为城市边缘土地较城市中心充足,地价相对较低,环境也较城市中心安静,适合学习或工作;体育中心、公园空地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选址主要受可达性和方便性的影响,趋向于城市中心;住宅小区受到地价的影响,在城市中心的房价相对较高,在城市边缘房价则相对较低,居民根据自身的购买力不同选择不同的小区,造成小区分布分散。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中心、公园空地以及住宅小区的一部分,也会呈现出上述的分布特征。[8]
图5 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分类分布图
进一步将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情况与孝感市区道路交通情况进行叠加分析,发现由于所属单位不同,交通可达性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如图6所示,在将孝感市区交通道路划分等级之后(线越粗等级越高,共分3级,最高为1级),可明显看出,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内的体育设施(以黄色圆形表示)交通可达性差,周边主要是第3级道路;体育中心、公园空地(以粉色正方形表示)交通可达性高,分布在第1级交通要道附近;在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以蓝色三角形表示)交通可达性居中。
这一分布规律与所属单位的性质有关。体育中心、公园空地对交通可达性要求高,趋向主干道分布;住宅小区的选址也对交通可达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趋向于交通便利的地段;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城市边缘导致其周边道路等级较低。
图6 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交通可达性分布图
1.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现状的不足。
(1)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规模结构的不足。
1)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不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点的体育设施种类不齐全,活动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2)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利用率不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中,有90%以上分布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内,其中74%主要为本校学生、本单位工作人员或本小区业主服务,场地利用率比较低,节假日基本闲置。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的体育设施较少向社会开放,使用率不高,未能更好地发挥公共资源的效益。
3)缺乏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政策。城市公共设施承担着具体的社会任务,其设置及服务内容体现了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近年来,城市可建设用地的锐减,使很多体育设施规划项目难以得到落实。另外目前孝感市对住宅项目开发尚没有明确的、完善的体育设施配套管理规定。由于缺乏强制执行的政策,造成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单一、面积偏低,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难以得到落实。
(2)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结构的不足。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结构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位于市区边缘的公共体育设施点的交通可达性差。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多数分布在市区边缘,周边的道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公共交通不完善,而位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共体育设施点占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点总数的70%,影响了公共资源效益的有效发挥。
2.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优化建议。现阶段,孝感市区内用地紧张,可供新建大型体育中心的建设用地不多。因此,对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优化主要从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着手。具体建议如下:
(1)在全市推广全民健身“一二一”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每个居民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二种以上体育健身方法,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试;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每年全家进行二次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每个家庭有一份(册)以上体育健身报刊或图书等。加强市民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2)依托孝感市孝文化名城优势,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开展针对中老年人的体育健身竞赛。例如,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每年一度的中老年健身操大赛,并对获奖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市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有关单位完善其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
(3)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可以采用政府资金补贴,允许单位对使用体育设施的居民适当收取使用费用或者对主动完善公共设施种类的单位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等方法,促使学校、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公共体育设施点面向不同年龄段人群新建或完善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增加体育设施种类,丰富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
(4)提高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利用率。学校、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内的公共体育设施大多不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设施维护费用高,使用体育设施的人数多不易管理等。针对以上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强制学校、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的体育设施在放学或下班以后和节假日对外开放,同时予以资金补贴或采取适当收费的方式为单位提供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收取适当费用也可以适当限制使用体育设施的人数,为单位的管理提供便利。另外,政府对开放体育设施的单位在其他非体育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条件上适当的放宽,使各单位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其体育设施。
(5)完善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对住宅项目开发明确的、完善的体育设施配套管理规定并采取强制执行的政策,促使新建住宅小区达到有关标准。
(6)完善现有的公共交通线路。开通城市中心至城市边缘的交通线路,使城市边缘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对外联通,使公共资源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发展社会体育的基本载体是城市的体育设施,其规划和布局直接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并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和谐氛围的构建。社会发展体育,体育促进社会建设,形成良性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充分挖掘各种途径,开拓思路建设各种公共体育设施尤为重要。
文章从规模结构和分布结构两方面来探讨孝感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就是要在当前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下,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推动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然而,本研究由于时间仓促、收集资料有限、GIS软件应用水平有限等原因,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如由于资料有限,没能将孝感市区公共体育设施与孝感市区的人口分布结合起来分析,没有从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范围的角度进行分析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
[2]王育林,李晓丹,王丽君.对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6):63-66.
[3]李山勇.首都大型体育设施分布及其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4]王远飞.城市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5]钟广锐,黄育森.GIS城市商业网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J].地理空间信息,2010(2).
[6]章苗英.关于我国公共体育设施若干问题的研究[J].浙江体育学,2001(4):14-16.
[7]余瑞林,张红.武汉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4):90-94.
[8]高国生,宋证远.对我国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