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红
(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110)
涤纶因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较优良等诸多良好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商业大厦、机场、礼堂、室内娱乐场所、交通运输等领域[1]。但是涤纶属于易燃性纤维,其极限氧指数只有22%左右,不能满足一些领域对阻燃性能的要求,因此对涤纶的阻燃性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2]。涤纶用阻燃剂包含有共混型卤系阻燃剂、共聚型卤系阻燃剂、共混型磷系阻燃剂、共聚型磷系阻燃剂等[3],并且以发展安全无毒、阻燃效果好、价格低廉的磷系、硅系阻燃剂为研究方向,以取得最佳的阻燃整理效果。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以轧烘焙法为主,工艺因素如阻燃剂含量、烘焙温度和时间都会对整理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硅系阻燃剂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 Ⅱ)是一种含氮磷结构的无卤环保型阻燃剂。该产品聚合度高、热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它不同于含卤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品膨胀碳层达到隔热和隔绝空气的阻燃作用,并且低烟、低毒、无熔滴,是一种高效的无机环保型阻燃材料[4]。但APPⅡ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由高聚合度APP Ⅱ组成的环保阻燃涂层剂制成阻燃涂层织物时存在APP Ⅱ迁移所造成的发白、霜化及强度不足等问题[5-6]。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硅氧烷单体和APP Ⅱ为原料,制成硅氧烷包覆APP Ⅱ的硅/磷协同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组成阻燃涂层剂,探讨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效果,得到最佳的处理工艺配方。
织物:纯涤纶斜纹织物(135.2 g/m2,佛山市正新化纤有限公司)。
试剂:乙醇(广州化学试剂厂,化学纯)、冰醋酸(广州化学试剂厂,化学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曲阜市万达有限公司,化学纯); 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Ⅱ)(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工业级); 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增稠剂(工业品,青岛海大化学品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T214,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高低温试验箱(LP/GDW-010C,上海林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氧指数测定仪(HC-2C,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烟密度测试仪(SCY-1,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CFZ-3,南京市江宁区分析仪器厂)。
在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乙醇、冰醋酸及硅烷单体,升温至50 ℃,在搅拌条件下逐渐滴入适量水,搅拌2 h使反应液呈溶胶状。向上述合成的溶胶中加入定量的APPⅡ,并剧烈搅拌至完全均匀分散,即可得到溶胶型协同阻燃剂。
将适量的水性聚氨酯涂层胶、阻燃剂、增稠剂加入到反应瓶中,经高速搅拌1 h,获得阻燃涂层剂。
涤纶织物→二浸二轧→烘干→阻燃涤纶织物。
1.6.1 增重率
按GB/T 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7]标准要求,采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
式中:m0—整理前织物重量;
m1—整理后织物重量。
1.6.2 阻燃性能测试、判定标准
极限氧指数按GB/T 5454-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8]测试; 垂直燃烧性能按GB/T5455-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9]测试; 烟密度按GB/T 8627-200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10]测试; 阻燃性能分级按GB 20286-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11]织物类进行判定(阻燃1级:氧指数≥32,烟密度等级≤15,损毁炭长≤150 mm,续燃时间≤5 s,阴燃时间≤5 s; 阻燃2级:损毁炭长≤200 mm,续燃时间≤10 s,阴燃时间≤10 s)。
表1 APPⅡ/硅氧烷配比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APP Ⅱ/硅氧烷的配比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影响很大。当APP Ⅱ/硅氧烷的配比为4∶1时,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只能达到GB2026-2006标准的阻燃2级。当APP Ⅱ/硅氧烷的配比为1∶3时,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只能达到GB2026-2006标准的阻燃2级。因此可以判定APP Ⅱ与硅氧烷存在协同阻燃的效果,只有当APP 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 (即磷/硅的质量比为2∶1)时损毁长度、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最短,极限氧指数最高,烟密度等级也是最低的,即涤纶织物的综合阻燃性能最好。
表2 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配比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注:阻燃剂中APP 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 。
从表2数据可以发现,阻燃涂层剂中不含阻燃剂时,涤纶的阻燃性能很差。随着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配比的增加,被处理织物的阻燃性能不断提高;水性聚氨酯/阻燃剂增加时,阻燃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当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配比为1∶2 时,涤纶织物的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均为0,氧指数达到44.3%,烟密度等级为4,综合阻燃性能最佳。原因是仅仅水性聚氨酯几乎不存在阻燃效果,但阻燃剂配比增大时,会破坏了聚氨酯胶体固化交联的完整性,与涤纶织物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随着水性聚氨酯/阻燃剂增加,阻燃效果先升再降,是因为阻燃剂和水性聚氨酯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当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取1∶2时,两者的协同作用最大,从而对涤纶织物起到最佳的阻燃效果。
当阻燃剂中APP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取1∶2时,阻燃剂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增重率的影响见图1。
图1 阻燃剂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增重率的影响
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阻燃剂质量浓度逐渐增大,织物的增重率逐渐增高,而且增幅相当大,其含磷、硅量越大。说明了在阻燃剂质量浓度增大时,阻燃剂分子渗透到了聚酯分子非结晶区。而且由于该阻燃剂的结构单元比较大,所以直接黏附在织物表面的阻燃剂也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多。
当阻燃剂中APP 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取1∶2时,阻燃剂的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极限氧指数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阻燃剂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极限氧指数的影响
从图2可知,随着阻燃剂质量浓度的增大,涤纶织物极限氧指数增加,说明了Si-P阻燃剂体系对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原因是利用阻燃剂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磷与氮,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P2O5,它具有强脱水作用,将可燃纤维中的H2O夺去而形成聚磷醛基聚合物,由于纤维部分形成了炭,而CO2又被覆在表面隔断空气中的氧气,而无法燃烧,织物经炭化后能保持纤维的一定形状,以起到隔绝、防护火焰作用。硅氧烷中Si—O键、Si—C 键的无机隔氧绝热保护层,提高涤纶织物的降解活化能及降解温度,既阻止了燃烧分解产物外逸,又抑制了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达到了阻燃目的。当阻燃剂质量浓度为160 g/L时,极限氧指数达到44.3%,此后随着阻燃剂质量浓度的增加,极限氧指数变化不大。
阻燃剂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阻燃剂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注:阻燃剂中APP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取1∶2。
表3表明,随阻燃剂质量浓度的增加,涤纶织物的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都逐步减小,织物阻燃效果增强。原因是阻燃剂的分解产物覆盖在织物的表面,使涤纶织物脱水、碳化形成碳化层,阻止织物分解成易燃的物质,起到阻碍火焰的蔓延及燃烧的作用。当阻燃剂质量浓度为160 g/L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损毁长度只有29 mm,阴燃时间和续燃时间均为0。当阻燃剂质量浓度增大时,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变化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在点火的火焰高度、点火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阻燃剂无法阻止涤纶的收缩,其收缩的幅度相差不大。
综合图2、表3考虑阻燃剂质量浓度对涤纶的极限氧指数和水平垂直燃烧性能,当阻燃剂质量浓度为160 g/L时,可以取得最佳的阻燃效果。
当阻燃剂中APP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取1∶2,阻燃剂质量浓度为160 g/L,烘焙时间为120 s时,烘焙温度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见图3和表4。
图3 烘焙温度对涤纶织物极限氧指数的影响
表4 烘焙温度对织物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从图3和表4可以看出,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阻燃性能是先升后降。这是因为涤纶的大分子运动发生在热定型过程中,期间涤纶由初态的无定形状态转变为结晶态。随着温度升高,阻燃剂越能充分渗入涤纶的无定型区,从而改善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当温度高于180 ℃时,涤纶已经形成结晶态,而阻燃剂不能进入其晶相结构中,所以会出现阻燃效果下降。由图3和表4得知,阻燃涤纶织物的最佳烘焙温度为180 ℃。
当阻燃剂中APPⅡ/硅氧烷的配比为2∶1,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取1∶2,阻燃剂质量浓度为160 g/L,烘焙温度为180 ℃时,烘焙时间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见图4和表5。
图4 烘焙时间对织物极限氧指数的影响
表5 烘焙时间对织物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由图4和表5表明烘焙时间的延长,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是先升后降。因为烘焙时间越长,阻燃剂与涤纶织物的反应程度提高,阻燃性能就上升。当烘焙时间太长,阻燃剂的加入反而损坏织物的结构,从而导致阻燃效果变差。由图4和表5知,阻燃涤纶织物的最佳烘焙时间为120 s。
(1)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磷酸铵为原料制备Si-P协同阻燃剂的最佳配比为2∶1,协同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制成阻燃涂层剂,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最佳配比为1∶2。
(2)阻燃涤纶织物的最佳处理工艺为:阻燃剂质量浓度为160 g/L,烘焙温度为180 ℃,烘焙时间为120 s,此时阻燃涤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为44.3 %,损毁长度为29 mm,阴燃时间和续燃时间均为0,完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20286-2006标准中的阻燃1级。
[1] Stuart Elton.Reduction of the thermoplastic melt hazard of polyester fabric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radiation cross-linking technique [J].Fire and Materials,1998,22(1): 19-23.
[2] 欧育湘.实用阻燃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张利利,刘安华.磷硅阻燃剂协同效应及其应用[J].塑料工业,2006,34(11):46-49.
[4] 周安安 郑水燕,张立庆,等.硅/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19(4):252-255.
[5] 李国屏.磷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涤纶的研制[J].上海化工,1995,20(5):35-39.
[6] 陈永红.磷的微胶囊化及应用研究[J].塑料科技,1998(1):45-47.
[7]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S].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8]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5454-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S].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9]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S].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1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8627-200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S].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技术委员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20286-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S].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委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