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临床实习期院校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

2012-10-26 05:24张利香薛淑好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实习期导师制导师

张利香,薛淑好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护生临床实习期院校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

张利香,薛淑好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 通过对护生临床实习期院校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分析其实际效果,发现其有利影响,改正其不足之处,优化实践阶段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培养护生。方法 将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在同一医院实习的2008级护生和2007级护生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2008级护生,他们同时接受实习医院里的导师和学校的专业课导师的指导,对照组的2007级护生只接受实习医院里实习科室教师的带教。分别让护生、临床导师、学校导师对双导师制的效果评价进行评估。结果由双导师指导的实习护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导师可以更多地了解临床动态,临床导师也更注重理论学习。结论 双导师制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临床实习;实践;双导师制

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高等护理教育的标准也相应提高,对护生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为此,各高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生的质量,各实习医院也积极响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护生临床实践指导效果。学校与医院共同的一个举措是实行导师制,建立相对固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全程指导。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实行双导师制模式,能够促使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快地实现护士角色的转变。临床实习期双导师制比传统的科室教师带教制更加受护生和教师的欢迎。

1 对象

1.1 护生的确立

选择在同一家三甲医院实习的四年制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2007级40名护生,学校3年理论教育及在实习医院的实习均没有采取导师制;2008级40名护生采用学校与实习医院的双导师制带教。

1.2 导师的确立

学校的导师均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设计和论文撰写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给予护生思想及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指导,前后担任2007级及2008级护生的相同课程。医院导师均为护师以上职称,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护理管理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2007级的临床带教教师只负责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指导;2008级的临床导师负责其实习期全过程督导及检查工作。导师的确立,前后无明显的差异性

2 方法

2.1 临床导师的指导方法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实行不同科室间的轮转实习,第一位带教教师即为临床导师,无论护生轮转到哪个科室,都要对其实习进行全程督导和检查。

临床导师的主要职责是:(1)人际关系沟通方法指导,包括护患关系、护护关系、护医关系等;(2)人文精神的贯彻;(3)技能操作指导,包括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操作技能;(4)护理管理方法的指导;(5)本科室疾病的护理理论知识的指导。

临床导师应要求护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以下内容:(1)把临床的技能操作与管理和课堂获得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2)护生必须发现问题,至少应提出5个问题;(3)总结在得到患者、导师或其他教师赞许后的心情、经验。同时要求护生至少进行一次小讲课,参加出科考试;(4)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联系解决。

2.2 学校导师的指导方法

(1)每月至少交流1次,由护生汇报实习情况,查找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存在的差距;(2)要求护生将每科室有代表性的实习日记复印4篇交给学校导师;(3)提出可探讨的问题,让护生继续关注;(4)指导护生进行论文的撰写及初步的护理科研设计,提高护生的护理科研能力。

3 结果

3.1 护生对临床实习带教的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对临床带教的满意的人数明显比对照组的满意人数多(见表1)。总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增加到现在的100%。

表1 护生对临床实习带教的满意度调查(人)

3.2 护生参与科研与论文发表的数量

实习期间护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数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多(见表2)。

表2 护生参与科研与论文发表的数量

3.3 导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1]

采用导师制模式带教的医院,使用综合评价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估。普遍认为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测试方式包括试卷测验、问卷调查、真实情景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参照已制订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内容包括:(1)解决问题(咨询与健康评估)的能力;(2)疾病护理能力;(3)有效交流与沟通的能力;(4)评判性思维能力;(5)管理与领导能力;(6)知识综合运用能力;(7)讲课能力。

学校导师也认为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4 讨论

4.1 双导师制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新与科研紧密关联,科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是护理专业的生命线[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初步掌握了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收集资料、处理数据的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整体提高。

4.2 双导师制是学校导师制的补充与发展

学校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护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力促护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护生人格健全发展,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帮助护生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相当多的内容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护生缺乏实际的体验。临床导师则侧重实践中融入团队精神,结合实例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为科研打下基础。临床导师制是学校导师制的补充与发展,与学校导师制的并行运用,有效地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4.3 双导师制的实施更有利于教学相长

导师的选择条件要求严格,当选临床导师也是一线护士的荣誉,这也激发了临床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她们积极地向学校教师请教教学技巧。学校导师也与一线护士交流临床护理新理论、新技能,补充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践更加贴切吻合。同时,护生的反馈交流也会把新的理念带入学校,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护生为共同的教育主题,在指导护生的过程中学校导师与临床导师互助互补,共同成长。

对受教育的主体——护生来说,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各科室安排护生小讲课的方式,既体现了临床导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护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让其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3]。而在学校导师与护生的联系中,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护生专业思想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4],尽量减少护生在实习期间产生的负面情绪。目前,本科护生有高学历的优越感,思想活跃,对自身定位较高,但到临床后因平凡、琐碎的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护生的工作场景相似,会产生失落感,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影响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2]。学校导师与护生的思想交流尤为重要,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是减少护士流失的重要环节。

实践表明,新型的双导师制能更好地完成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导师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学相长,为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打下基础。但是这种新型的导师制实行时间不长,细节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罗先武,姜小鹰.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论证[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10~12.

[2]沈红五.护理本科生双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6~57.

[3]陈玉琴,陈靖,贺钰,等.提高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089~1090.

[4]蔡福满,王世泽,姜丽萍,等.导师制在护理新教师培养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71~72.

G40-03

A

1671-1246(2012)08-0106-02

猜你喜欢
实习期导师制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跟踪导练(五)4
V eraW an g
导师榜
拿到驾照后这些知识必须知道!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