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峰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理论与方法探索
从第24届女篮亚锦赛分析中韩攻防能力
刘永峰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韩国女篮与对手之间的比赛进行攻防能力对比分析,探寻中国女篮的优势与不足,希望为其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有益的借鉴。
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韩国女篮;攻防
北京时间2011年8月28日,中国女篮在日本亚锦赛决赛中击败韩国女篮获得冠军,直接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女篮入场券。尽管中国女篮取得了胜利,在看到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在国际大赛中,中、韩女篮可以说是交战次数多,争夺激烈,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明显。中韩女篮在世界篮坛中同属亚洲流派的典型代表,在技战术风格上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对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韩女篮的攻防能力进行对比,深刻解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希望为其今后的训练、比赛不断进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第24届女篮亚锦赛的中国队和韩国队与对手的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近年来有关大型篮球比赛数据分析论文30余篇。
1.2.2 录像观察法对中国队参加的7场比赛和韩国队参加的7场(包括中国队与韩国队的小组赛、决赛2场次)比赛进行录像,并对大部分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通过CCTV-5直播和网络直播,观看本届女篮亚锦赛大部分球队的比赛,并做了大量的现场统计工作。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5.0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比。部分数据来源于新浪网、第24届亚锦赛女篮比赛官方网站等。
1.2.4 逻辑对比法通过数据统计处理、结合临场比赛情况对中国女篮和韩国女篮与对手的比赛对比分析,找出中国女篮的优势和不足。
2.1 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整体攻防能力对比2.1.1 进攻能力分析
(1)得分能力的比较分析。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进攻数据统计分析中最关键性指标,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因此对投篮得分加以剖析能够确切的反映出进攻的质量。在整个亚锦赛中国队得分主要依靠苗立杰、陈楠和马增玉这3名老队员支撑,3人的场均总得分达到44分,超过全队总得分的50%。通过录像不难发现中国女篮进攻战术的总体设计是围绕老队员组织实施的。显然,老队员在比赛中核心得分能力突显,而年轻队员高颂、许诺、杨半伴等虽通过比赛锻炼有一定的进步,但关键时刻得分能力还是不足。
由表1知,在场均得分、总投篮次数、总投进次数、总投篮命中率、2分投篮次数、2分投中次数、2分投篮命中率、3分投中次数、3分投篮命中率上,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在上述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场均3分投篮次数上中国女篮14.4次与韩国女篮20.4次相比差别具显著性(P<0.05)。由于韩国女篮与中国女篮队员相比身高处于劣势,内线攻击优势相对薄弱,但移动速度快、拼抢积极。因此,针对自身特点在战术的制定和实施上加强了外围的攻击能力,特别是3分球技术的运用。通过录像反复观察,韩国女篮队员在外围能够快速、灵活地运用脚步移动和高位挡拆以及突破后向外围分球,创造更好的外围投篮机会。
在场均罚球次数上中国女篮20.3次与韩国女篮14.9次相比差距具有显著性(P<0.05)。在场均罚球命中率和罚球中次数上,中国女篮场均分别为75.9%和15.4次与韩国的57.4%和8.9次相比差距均具高度性显著(P<0.01)。这说明中国女篮队员心理素质较好,在无干扰、无对抗的情况下,投篮技术好、基本功扎实,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女篮队员内线的强攻优势明显,屡屡造成对手的犯规,从而获得更多的罚球机会,间接地转化为得分优势。所以,在以后的训练或比赛中应当继续强化整体进攻的侵略性,内线优势保持的同时,必须强化外线的杀伤力,使进攻战术打法更为灵活、全面。
(2)抢前场篮板球能力分析。由表2可知,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差距不具显著性(P >0.05),但中国女篮场均12.3次略高于韩国队的10.4次。前场篮板球占优势的球队,即可增加进攻次数和篮下直接得分的机会,还能增加外围投手的信心,同时减少对手反击快攻的机会。通过数据统计收集,中国女篮在本届亚锦赛抢前场篮板球个数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中锋陈楠场均2.0个、中锋魏伟1.9个、前锋张帆1.7个,前场篮板球的拼抢主要集中在内线队员身上,说明中国内线高大队员的抢位、冲抢意识能力较强,对篮板球反弹的落点判断准确。韩国队场均拼抢前场篮板球次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12号Eun Joo Ha1.9个、15号Jung Ja Sin1.7个、11号 Young Suk Kang1.5个,主要集中在前锋线上的积极拼抢,说明了韩国女篮前锋队线上的队员在前场篮板球拼抢时积极、主动,时常看到2、3号位队员利用快速的脚步从我国内线球员的头顶上把球抢走,说明对手的冲抢意识及身体素质极为出色。
(3)助攻能力分析。中国女篮11.6次与韩国女篮14.1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差距还是存在的。通过录像反复观察可以看出,中国女篮队员与韩国队员助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后卫身上,苗立杰场均仅2.4次排在中国女篮助攻指标第一位,而其他后卫助攻能力明显不足。韩国队的6号Youn Ah CHOI、5号Ji Yoon KIM、15 号Jung Ja Sin1队员场均助攻次数分别为2.7次、2.6次、2.6次。但从比赛录像可以看出,中国队后卫的控制球、支配球能力,中长距离传球能力较差,传球视野狭窄,在同伴出现更好的攻击机会时,未能及时、果断、准确地将球传给同伴。
表1 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场均得分能力对比
表3 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场均抢断、犯规、封盖对比
(4)快攻能力分析。组织发动快攻战术就是利用速度和人数上的优势,趁对手立足未稳,攻其不备,是当今世界强队普遍重视和运用最多的战术之一,也是现代篮球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现代篮球运动中的智勇结合、快速灵活、积极主动的新时代特征。由表2可知,中国女篮发动快攻场均成功4次与韩国女篮场均成功7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快攻运用上明显落后对手,通过录像观察分析可知,韩国女篮利用速度上的绝对优势,贯彻以快制高的战略指导思想,由守转攻分散快、纵深层次合理。主要通过获得后场篮板球、积极地贴身防守造成我方的失误抢断球来发动快攻。中国女篮快攻能力不及韩国女篮,其主要原因在于快攻意识不强,表现在内线队员抢到防守篮板球时2号或3号位的队员沿边路由守转攻推进慢或者接应不及时等,导致许多快攻机会出现但无法实施,这也是中国女篮在历届世锦赛、奥运会篮球大赛与世界女篮强队对抗中所表现出的“通病”,因此必须在以后的训练中着重灌输快攻的理念,树立快攻的意识,提高快攻的成功率。
(5)失误能力分析。由表2可知,在场均失误次数上中国女篮13.7次与韩国女篮9.7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女篮在技术、体能上、配合上与韩国队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而韩国女篮控球能力非常强,总是在小范围内的不断移动跑位接应传球,实施娴熟的二三个人之间的配合,能不断地利用运球突破分球、高位挡拆等战术制造进攻机会,进攻非常流畅,失误明显要少。我国队员特别是年轻队员和后卫队员,在对方严密的贴身紧逼防守干扰下,传球的隐蔽性差、接球后瞬间处理球犹豫、持球不牢、运球时护球能力的差、运球时间长、攻守转换速度交慢、传球的时机和位置选择欠佳以及对抗中快速移动接球能力较差等导致球易被对手抢断或失误;老队员由于体能下降技术动作变形,导致失误较多,主力后卫苗立杰场均失误达2.6次,失误次数排在中国女篮队员第一位;队员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特别是老队员与年轻队员,在阵地进攻中内线遭到夹击时,经常看到后卫队员或前锋队员传球于内线的现象,即使内线出现接球机会时,传球也不果断,造成传球失误频繁,也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女篮要想减少失误,必须提高团队配合能力,强化支配球、控制球的能力,加强体能训练等仍是中国女篮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1.2 防守能力分析
(1)失分能力分析。“要赢球靠防守”是现代篮球防守的主旋律,通常我们以失分多少来衡量防守的优劣。由表3知,在本届亚锦赛上中国女篮场均失分62分,韩国女篮68分。这说明了中国女篮的整体防守效果稍微优于韩国女篮。
(2)防守篮板球能力分析。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相比差距具有显著性(P<0.05)。中国女篮队员场均26.8个比韩国队的22.4个多4.4个,其中中国女篮抢防守篮板球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中锋陈楠场均3.8个、关馨2.7个,而韩国队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15号Jung Ja SIN场均4.0个,13号Jung Eun KIM场均2.9个。造成中国女篮抢防守篮板球优势的主要原因有二:①中国女篮内线队员身材高大、弹跳能力好,空间范控制围广,内线抢防守篮板球优势明显;②韩国女篮针对自身技战术的特点,在三分线附近高位挡拆进攻战术配合运用较多,很注重外围的进攻,外围参与的人数一般3 ~ 4人,不利于前场篮板球的拼抢,从而给对手更多的抢后场篮板球的机会。
(3)犯规能力分析。中国女篮场均14次比韩国队的场均17次少3次。从比赛录像可以看出,中国队防守不及韩国队凶狠,整体攻击性防守不强,如在中国女篮篮抢到后场篮板球准备打快攻反击时或篮下接到球强攻得手时,常常看到韩国女篮不惜利用犯规战术,坚决控制中国女篮打快攻或直接近距离得分,这均是韩国女篮犯规比较多的原因之一。中国女篮队员的大多数犯规是由于防守过程中脚步移动慢,补防和协防不及时、选位不合理等而造成的非法用手和阻挡犯规。
(4)抢断能力分析。抢断技术是一项集意识、反应、判断、爆发力和技术一体的攻击性很强的防守技术。在本次亚锦赛中中国女篮场均抢断2.0次与韩国女篮2.0次相比不存在差距。
(5)盖帽能力分析。盖帽能提高防守时队员的士气,打击对手投篮的自信心,全队的盖帽越多越能瓦解对手的投篮欲望。中国女篮场均盖帽3.0次比韩国女篮2.4次多0.6次,总体差别不大。中国的封盖主要集中在内线队员陈楠身上场均1.0次。而在决赛时韩国女篮对中国女篮的封盖达到5次。通过录像不难发现,韩国女篮队员脚步移动快、对投篮预判比较准确起跳及时,而中国队的封盖主要利用身高臂长的优势对对手实行的强行封盖。
3.1 结 论
3.1.1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整在场均3分投篮次数上、罚球次数上、失误次数上、防守篮板球个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场均罚球命中率和罚球中次数上中国女篮优于韩国女篮并存在高度性显著差异(P<0.01);在其他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1.2中国女篮队员在无干扰、无对抗的情况下罚球命中率高,心理素质较好、投篮基本功扎实。中国女篮老队员核心作用突显,但体力不支。年轻队员身体条件优越,有一定的进步,但大赛经验欠缺,与老队员的配合衔接上不够流畅、娴熟,关键时刻屡屡失误。
3.1.3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整体实力相当,各有所长。韩国女篮外围攻击能力强,在三分线附近进攻非常流畅,能够创造更多的外围投篮机会。中国女篮内线队员身材高大、弹跳能力好,空间范控制围广,篮板球控制及内线攻防优势明显,造犯规能力强,能够创造更多的罚球机会。
3.1.4中国女篮在突破、快攻运用上不及韩国女篮,特别是在对方严密的贴身紧逼防守干扰下,进攻组织的不够流畅,队员之间的配合不默契,导致助攻次数较少、失误较多。在进攻过程中主要依靠身高、体壮的个人能力进攻得分,对内线依赖性过强,从而在战术实施过程中相对简单、单调。
3.1.5在防守战术的运用上中国女篮主要以半场人盯人为主附带区域联防,内线防守优势明显,但破对方的高位挡拆的意识及能力不足。韩国女篮以半场缩小紧逼为主附带区域联防和全场紧逼,协防、补防、紧逼防守的整体性强,防守拼抢积极、凶悍。相比下中国女篮防守不够凶狠、拼抢不够积极,不具有压迫性和攻击性。
3.2 建 议
3.2.1中国女篮除了保持较强的内线得分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外线的得分能力,使“内外结合,打法灵活”。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对抗中远投能力的训练,提高外围的攻击力。
3.2.2在平时的训练、联赛中一定要重视体能训练,强化技术基本功,迫使队员大胆采用紧逼贴身防守,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实现整体防守的压迫性和攻击性。
3.2.3要把中国女篮打造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强队,必须正确处理好速度与高度、内与外、主力与替补、老队员与年轻队员等之间的矛盾。不能仅仅把目标放在亚洲的霸主地位,还要把目标放长、放远,必须走出去多与欧美强队交流与学习,国内提高WCBA联赛水平,全方位提升中国女篮的整体实力。
[ 1 ] 杨飞.21届女篮亚锦赛中韩各位置技术指标比较[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69.
[ 2 ]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4-106.
[ 3 ] 韩新功,刘宝军. 第21届女篮亚锦赛中韩两队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102-104.
[ 4 ] 王守恒等.论世界女篮发展变化的特征[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1):56-63.
[ 5 ] 文建传,钟海鸥.从第28届奥运会看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的技术差距[ J ].体育学刊,2006,13(2):111-113.
[ 6 ] 高文峰,李守汉.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攻防效果分析[ 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51-152.
[ 7 ] 郭永波.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92 -94.
G841
A
1674-151X(2012)01-03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18
投稿日期:2011-08-22
刘永峰(1977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