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2-10-25 10:11周孝德常亚霖赵国福刘作东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内皮素通脉降糖

周孝德,周 静,刘 静,常亚霖,赵国福,刘作东

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周孝德1,周 静2,刘 静2,常亚霖1,赵国福1,刘作东1

(1.酒泉市中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2.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酒泉市中医院住院的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降糖通脉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比治疗后下降(P<0.05),餐后2h血糖比治疗前下降(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糖通脉胶囊联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显著。

降糖通脉胶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起病缓慢,病变部位分布广泛,以视网膜、肾脏、神经、心肌等的微血管病变为主,而脏器的病变程度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1]。如何防治糖尿病造成的微血管损伤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科研制的降糖通脉胶囊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1)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7.0mmol/L(126mg/d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餐后2小时血糖(2h plasma glucose,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酒泉市中医院糖尿病科住院的糖尿病(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有肾脏、眼底、神经等多脏器不同程度的病变,如出现蛋白尿、糖尿病性眼底改变、视力障碍、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且排除能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其他疾病。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57.3±11.5)岁,糖尿病病程(11.2±2.3)年,微血管病变病程(27.4±2.7)个月;治疗组40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56.4±10.8)岁,糖尿病病程(10.6±1.7)年,微血管病变病程(29.2±1.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及配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降糖通脉胶囊(由黄芪、黄连、水蛭、天花粉、丹参、土鳖虫、牛膝等组成)。降糖通脉胶囊由我院中药制剂室生产,批准文号:酒卫药普制准字(1996)259-07号。口服,4~8粒/次,3次/日,连服1月为1疗程,3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30日内不使用影响血液系统药物的情况下采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结束后立即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水平(内皮素放免试剂盒购自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采用高分辨率彩色超声仪检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查前24h停用一切血管活性药物并嘱患者仰卧位休息10min(安静状态下,室温20℃)后,于右臂肘上10cm探测肱动脉,取侧切面,将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作为血管基础内径(D1),测量肱动脉基础内径后,将血压计的袖带缚于右上臂,充气加压至收缩压后,再加压50mmHg,持续5min后放气,于放气1min后测量肱动脉直径(D2),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D2-D1)/D1×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降糖通脉胶囊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影响

治疗组加用降糖通脉胶囊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也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s,mmol/L)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

组别 FPG 2hPG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9.7±2.88.5±2.6-1.2±0.310.2±1.97.6±1.3-2.5±0.7* * * # 13.2±4.111.6±1.5-1.6±2.412.7±3.89.8±3.5-2.8±0.4* #

2.2 降糖通脉胶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全血高切值(cp)全血低切值(cp)血浆粘度(cp)红细胞压积(%)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指标 对照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5.43±0.749.78±1.871.68±0.3347.20±4.107.18±3.323.88±0.275.39±0.789.76±1.901.64±0.3046.30±4.927.05±3.433.38±0.93治疗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5.69±0.549.82±1.281.95±0.4051.00±3.807.87±3.023.79±0.914.68±0.708.36±1.301.27±0.3447.00±3.006.46±2.781.87±0.70* * * * * *

2.3 降糖通脉胶囊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治疗组加用降糖通脉胶囊后,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内皮素含量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变化(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比较(±s,ng/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比较(±s,ng/L)

注:*表示本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112.49±19.76116.23±20.38对照组治疗组108.53±16.2667.42±15.54* -3.48±3.50-48.75±4.88#

2.4 降糖通脉胶囊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治疗组加用降糖通脉胶囊治疗后,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变(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比较(±s,mm)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比较(±s,mm)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6.4±3.26.5±3.7对照组治疗组6.9±4.19.3±3.4* 0.5±0.83.0±0.3#

2.5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检测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尿糖,并对异常结果逐个进行分析,发现个别指标异常与药物无关。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降糖通脉胶囊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部分恢复内皮细胞功能,对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是一组以微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为特征的病变。发病机制与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化反应亢进、蛋白激酶C激活、氧化应激、己糖胺通路激活等几个途径相关,主要表现为血管基底膜增厚,继发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出现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3]。

中医认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源于消渴日久,以阴虚燥热为本,而血瘀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治宜降糖、滋阴益气、化瘀通络。降糖通脉胶囊由黄芪、黄连、水蛭、天花粉、丹参,土鳖虫、牛膝等组成,方中黄芪补血帅血,能助血行为主药;丹参祛滞生新,调血养血;水蛭、土鳖虫走窜之性极强,能深入经络,通络散瘀;牛膝活血破血,通经活络,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佐以黄连、天花粉清热燥湿、降血糖,天花粉还能清肺、胃热,养阴生津。诸药合用,共奏降糖、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功。

应用降糖通脉胶囊联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良好。治疗组用降糖通脉胶囊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下降,且下降程度强于对照组,提示我们,降糖通脉胶囊能有效降低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黄连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均有降血糖作用,且兼有磺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的特点,能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或功能恢复等。此外,花粉中分离出的5种聚糖也有降血糖的作用。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脂、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提示我们,降糖通脉胶囊能活血化瘀,有效降低血脂,纠正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4]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土鳖虫[3]能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同时能清除组织内氧自由基,抑制线粒体肿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皮素是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内皮细胞源性收缩因子的主要成份,具有很强的缩血管功能,能够引发微血管病变[5~6]。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7],指内皮细胞在药物(主要是乙酰胆碱)或生理刺激(如反应性充血)的作用下释放内皮舒张因子,引起的血管舒张,它依赖于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的血管内皮。因此,血浆内皮素水平和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能够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8]。通过使用降糖通脉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提示我们,降糖通脉胶囊能减少内皮素释放,扩张血管,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保护血管内皮。

降糖通脉胶囊组方严谨,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降糖、益气、活血通络,配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Lee Goldman,Dennis Ausiello.西氏内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于学江,王小梅.中药通心络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281-283.

[4]程比奇.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De Meyer GR,Herman AG.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Prog Cardiovasc Dis,1997,39(4):325-342.

[6]刘雨清,张伟栋,吴洪娟,等.高糖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6):251-252.

[7]Tandon S,Bhargava K,Gupta H,et al.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by brachial artery flow mediated vasodilat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 Indian perspective[J].J Indian Med Assoc,2004,102(5):243-246.

[8]刘慧,胡永寸,陈俭.复方丹参滴丸对血浆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J].天津药学,2003(2):39-40.

R195

B

1671-1246(2012)16-0126-03

猜你喜欢
内皮素通脉降糖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