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正,田继业,郝建强
(1. 武警水电部队第一总队,南宁530028; 2.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公司,四川 攀枝花617012)
观音岩水电站大坝由左岸、河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右岸黏土心墙堆石坝组成为混合坝。右岸黏土心墙堆石坝,坝长319.965 m,坝顶高程为1 141 m,心墙填筑最低高程为1 066 m,最大坝高75 m(经调整),坝体由心墙区、上下游反滤料区( 反滤Ⅰ、反滤Ⅱ)、上下游堆石料区(Ⅰ区、Ⅱ区) 和上下游护坡块石等组成。涉及到填筑量反滤Ⅰ为12.67 万m3、反滤Ⅱ12.78 万m3。
心墙堆石坝的反滤料具有保护心墙土质防渗体的作用,是防止心墙堆石坝渗透破坏的首道防线,其质量甚为重要,涉及到设计、制备、施工等环节,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使被保护土不发生渗透变形;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在心墙堆石坝坝料使用规划过程中,若天然料源无法满足反滤料设计要求,反滤料则采用人工加工制备。
观音岩水电站反滤料颗粒级配要求如下:
反滤Ⅰ: 级配连续,最大粒径20 mm,D60 特征粒径0.7 ~3.4 mm,D15 特征粒径0.13 ~0.7 mm,<0.1 mm 的含量≤5%。
图1 反滤料设计级配曲线图
反滤Ⅱ: 级配连续,最大粒径100 mm,D60 特征粒径18 ~43 mm,D15 特征粒径3. 5 ~8. 4 mm,<2 mm 的含量≤5%。
根据反滤料Ⅰ、Ⅱ各粒组的平铺厚度,铺料顺序,混掺搅拌堆存各粒组的比例,压实机具的振动方式、遍数,压实后检测其颗粒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后,选择最佳试验参数,指导现场堆存方式。同时对上述两种堆存方式进行比较,选择堆存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的方式指导现场施工。
反滤料Ⅰ堆存平铺试验场地尺寸为30 m ×45 m,立采装车摊铺试验场地尺寸为10 m ×15 m。平铺时由反铲配合推土机平料。铺料过程中,在前进方向设置移动层厚标尺,便于推土机操作手控制平料厚度,并配专人检查铺填厚度、移动标尺;同时采用测量仪器随时检查铺料厚度,并按10 m ×10 m固定网格检测,厚度偏差控制在<5%。为避免重车行驶至堆存场沉陷,每层平铺后随即用振动碾碾压密实。立采装车时采用侧卸装载机从底部由下至上一次铲起,自卸车运至摊铺场地进行铺料、碾压、检测。本次试验各参数见表1。
表1 反滤Ⅰ堆存试验实施参数表
虽然反滤料Ⅰ采取平铺立采方式堆存能达质量要求,且效率高,工程造价低,但对于反滤料Ⅱ而言,若采用平铺立采方式堆存,会导致运输骨料的自卸汽车在40 ~80 mm( 大石)和20 ~40 mm( 中石) 这两种骨料层面上沉陷,无法完成运输卸料,基于此,反滤料Ⅱ采用混掺方式堆存。
4.2.1 试验参数
运输反滤料各骨料的自卸汽车车箱容积为5. 6 m ×1.8 m×2.3 m=23.2 m3,每车砂过磅平均重量约为42 t( 含水) ,每车小石过磅平均重量约为35 t( 含水) ,每车中石过磅平均重量为34.1 t( 含水) ,每车大石过磅平均重量为33.8 t( 含水) ;按照砂∶小石∶中石∶大石=1/2 车∶4 车∶2 车:3 车的比例,重量比为砂∶小石∶中石∶大石=6.4∶42.3∶20.6∶30.7。各种骨料卸车后,用装载机将4 种骨料堆成一堆,然后用装载机或反铲对整个料堆进行翻料搅拌,搅拌按照从料堆一侧至另一侧的顺序逐步进行,来回翻料搅拌多次,确保搅拌均匀。
4.2.2 反滤Ⅱ堆存
4 种骨料按比例混掺均匀后,推土机按照30 cm 左右的层厚进行摊铺,必要时采用反铲辅助,随即用振动碾碾压密实( 静压6 遍) ,以确保重车行驶不沉陷。
4.2.3 颗粒分析试验成果
颗粒分析试验成果见表2。
表2 颗粒分析试验成果表
通过上述两个试验坑的颗粒级配曲线,反滤料Ⅱ采用此方式堆存颗粒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结合反滤料制备堆存试验结果,对照实际工程施工情况,两种堆存方案对比如下:
平铺立采堆存: 堆存质量主要取决于堆存层厚的控制。由于反滤料骨料之间比例悬殊较大,尤其是小石的相对含量很低,铺筑层厚较小,摊铺时厚度不容易控制,所以现场质量管控尤为关键。况且,反滤料后期的回采上坝要求较高,对于每次回采的层厚位置也不易控制,当然回采上坝时可配备反铲配合搅拌均匀。
混掺堆存:堆存质量主要取决于混掺的比例和搅拌的质量。实际施工中,由于骨料加工系统生产的骨料装运过程中必须过磅,每车重量能及时掌握,骨料混拌比例可调整性强,混合搅拌均匀性较好,堆存好的反滤料更能满足回采上坝要求。
1)平铺立采堆存:下一层的堆存受上一层的制约,对推土机操作手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加之要考虑重车行驶问题,每层层厚不能过大,且层厚控制难,操作手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堆存效率。
2) 混掺堆存: 搅拌过程中反铲及装载机灵活性强,效率高,必要时可多个工作面同时搅拌,回采上坝的速度将快于平铺立采堆存的回采上坝速度。
从施工现场上看,混掺堆存较之平铺立采堆存设备在各工作面流水作业,利用率高,且堆存施工强度要高于平铺立采堆存,但反滤料Ⅰ只有小石、砂,利于分层堆放,需要的机械设备耗时少,成本也较低。
综上所述,反滤料Ⅰ采用平铺立采堆存,反滤料Ⅱ采用混掺堆存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此反滤料制备、堆存方式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1]蒋国澄,刘令瑶,柏树田,等. DL /T 5129—2001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张发中,陈洪天,侯建国,等. DLT 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张伯骥,李小泉,张永全,等.DL/T5356—2006 水电水利工程粗粒土试验规程[S].
[4]盛树馨,窦宜,陶秀珍,等.SL 237—1999 土工试验规程[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