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RFID系统建设的成效与发展思考

2012-10-23 05:16:40张肖回厦门图书馆福建厦门361012
图书馆建设 2012年4期
关键词:书架厦门馆员

张肖回 (厦门图书馆 福建 厦门 361012)

从2007年开始,国内图书馆界掀起了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服务模式改进的创新潮,使自助服务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同时,一些图书馆在利用RFID智能设备推进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创新模式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图书馆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RFID系统的使用情况和相关应用模式的运行效果,并且很多图书馆希望参与到RFID技术的研究探索中,为图书馆界利用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厦门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凭借多年对RFID技术应用经验的积累,在充分评估各方面条件的情况下,引入了RFID系统设备,并针对适合厦门地区的全新运营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文将介绍3年来我馆RFID系统的建设实践及效果,以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借鉴。

1 RFID系统3年的建设成效

1.1 RFID系统基础建设阶段

我馆于2008年11月开始分期引进RFID智能管理技术,一、二期共投入近280万元资金,引进RFID自助借还设备11台(其中24小时自助还书机4台)、RFID管理工作站5套、RFID阅读器4套、RFID双通道安全门禁系统2套、单门禁1套,完成了75万册图书的芯片加工,开发了书架标识、文献定位导航,并于2009年2月部分投入使用。目前,我馆利用RFID技术进行了文献的加工、流通、典藏,其中在图书流通、图书清点等方面效果显著。

RFID系统的使用使读者认识到图书馆自助借阅的方便性,大大延长了图书馆借阅服务的时间,在节省读者借阅等待时间和方便读者的同时,服务方式也显得更加自由、灵活、便利。在引进RFID技术后,我馆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读者到馆人数和文献借阅量大幅度增长。2008年我馆到馆读者为1 989 367人次,文献借阅量高达1 748 467册次;而2009年到馆读者为2 570 241人次,文献借阅量为2 914 112册次,与2008年同比分别增长了30%和66%。从我馆使用RFID自助借还设备以来,读者通过该设备自助借还图书共2 650 250册次,占借还图书总量的50%以上,其中闭馆还书量是引进RFID技术前的10倍。2010年以后我馆基本上都采用RFID自助借还设备借还图书,只有无法通过该设备处理的临时工作才由人工完成。

采用RFID技术后,虽然我馆的到馆人数、文献借阅量大幅度增长,但典藏管理人员、流通服务人员基本保持不变。少儿借阅区安排有工作人员5人(负责流通、典藏管理)、自助借还机3台、24小时自助还书机1台,2009年完成文献自助借阅量616 842册次、读者流通量达460 296人次。综合借阅区安排有流通服务人员10人、典藏管理人员25人、自助借还机7台、24小时自助还书机3台,2009年完成文献自助借阅量1 850 055册次、读者流通量达1 647 682人次。由此可见,RFID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也相对节约了人工成本。

虽然我馆在RFID系统基础建设阶段应用的只是RFID系统的基本功能,但依然能够在以下多个方面为国内其他图书馆应用新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1)我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场地和空间,很好地解决了RFID技术改造过程中新设备与原有图书馆结构环境融合的难题,如自助还书区的改造(见图1、图2)、自助借书区的改造等,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2)我馆在国内率先在自助借还设备上采用“RFID+磁条”双标签应用技术,首次应用RFID技术成功实现了图书识别、用磁条进行防盗的复合应用模式(见图3)。

(3) 我馆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完全通过24小时还书机完成读者的自助还书,并成功实现了通过传送带系统进行归还图书的统一汇总(见图4),为将来实现自动分拣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即“24小时还书+传送+分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RFID系统创新应用阶段

2010—2011年,我馆的一、二期成功完成了RFID系统基础建设,而后继续投入180多万元,一方面,在下属的10个流通点全面推进RFID系统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大胆创新RFID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1)2010年我馆实施的全自动分拣系统是目前国内图书馆应用案例中最大的分拣系统,已经达到了13级分拣(即按照图书馆自定义要求把图书按13个标准进行分拣),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平面分拣系统架构(见图5)。全自动分拣系统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馆员的分拣工作量,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满意度。

(2)2010年我馆根据自身特点引进了国内第1套能够实现图书自动上下架的街区24小时智能图书馆设备(见图6),目前该设备已经安置于厦门市湖里区的康乐社区。该设备与国内第一代24小时智能图书馆设备不同,能够采用智能机械手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动下架(借)和自动上架(还),与传统街区图书馆设备相比有很多优点,如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即可实现多次自助借还图书,大大降低了图书物流的成本和周期,为我馆未来大面积推行街区24小时智能图书馆系统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探索街区图书馆新的应用模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1.3 对基层区级图书馆RFID系统建设的影响

我馆在全力进行RFID技术的改造升级的过程中,还带动了厦门区级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整个厦门地区全面推进使用RFID系统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借助各区新馆建设的契机,同安区图书馆、思明区图书馆、集美少儿图书馆分别引进了RFID系统。

(1)同安区图书馆RFID系统于2009年12月启动,于2010年2月完成。该系统包括馆员工作站2台、自助借还设备3台、24小时还书机1台、分拣和传送系统3台以及四通道RFID门禁系统和智能盘点系统各1套。

(2)思明区图书馆RFID系统于2010年7月启动,于2010年9月完成。该系统包括馆员工作站2台、自助借还设备3台、24小时无人自助图书馆1台以及四通道RFID门禁系统和智能盘点系统各1套。

(3)2011年6月,集美少儿图书馆新馆成功引进RFID系统,完成了包括馆员工作站3台、自助借还设备3台、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1台、双安全检测门2套等功能项目的建设。

为了实现通借通还,同安区图书馆、思明区图书馆、集美少儿图书馆引进的RFID系统设备完全采用我馆制定和实施的相关RFID技术标准,能够完全兼容我馆的RFID图书标签,能够同我馆RFID系统的各种应用设备和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实现无缝链接。

同安区图书馆、思明区图书馆、集美少儿图书馆已基本完成了以RFID技术图书馆智能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建设,实现了自助式借阅服务,充分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推进了图书馆的信息共享。智能化馆际流通互借为实现厦门整个地区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智能化、集群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RFID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 RFID系统的拒借现象及解决方案

2.1.1 读者借阅状态失常引起的拒借及其解决方案

在我馆RFID系统的借书流程中,RFID读卡器通过检测借书证提供的信息判断读者借阅状态是否正常,对借阅状态不正常者,系统拒绝办理手续。这使读者在借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读者急匆匆赶到图书馆想借几本图书,最后在办理借阅手续时,由于借阅册数已满、有超期滞还金未付、有过期文献未还等原因,RFID系统拒绝借书。针对这种情况,我馆对RFID系统进行了完善,设置了超期滞还金提示、过期文献未还提示、借还情况提示,使其更加人性化。同时,我馆还与开发商协商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如在RFID自助借还机上安装一卡通自助缴费设备,以避免读者重新排队缴费、重新排队借书。

2.1.2 预约图书引起的拒借及其解决方案

由于读者无法按要求将预约图书进行归类和存放,所以当读者拿着另一读者预约过的图书在RFID自助借还机上借书时,就会出现拒借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后台系统的预约通知及时把预约的图书放于预约架上,但是这种做法又存在工作量太大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馆在24小时自助还书机上增设了传送带和分拣系统,提供预约图书分拣口,把预约的图书分拣出来,以减少拒借现象的发生。

2.2 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目前RFID技术本身还没有得到完善,在很多应用方面存在问题和漏洞。例如,RFID操作程序设定在读者完成借还书手续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自动退出系统,因此如果读者在退出系统前离开,其他读者所借图书就有可能输入到该读者的借书证上,从而造成图书错借的现象;RFID芯片受干扰、RFID标签的天线被扭曲和卷折等情况都会导致读取率差,加之标签重叠会造成数据无法读取,容易出现图书漏借、漏还现象。从我馆的使用情况来看,漏还的现象较多(我馆只在借书时设置了册数的选择),有的甚至还产生超期罚款,引起与读者的纠纷,例如,读者已经把书还回图书馆,由于系统的原因,此书还挂在读者账户上。图书馆针对这些问题,一是必须加强对机器的维护工作,对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制造商联系并加以改进,如在自助借书时能够提示“借完书后请按退出键”,或采用插卡式读卡,使读者在借完书后拔卡自动退出,以防止错借;二是在借还书流程中设置册数的选择,当RFID读取的册数与读者选择的册数不一致时,系统就会提示“选择册数不一致”,以减少漏借、漏还现象的发生;三是增加监控设施,提高安全性能,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资料、在自助机上用显著的语言进行提示以及设置自愿者、工作人员进行引导,让每位读者都能正确使用自助借还服务。

RFID自助借还系统通过识别图书上的标签来完成借还工作,目前对图书污损、只归还带标签的图书封面或内容调包等违规行为尚无有效的防范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归还的图书应进行抽查、及时上架,对贵重的图书更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读者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按照图书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从我馆实际运用效果看,RFID系统的自动清点及防错架查询功能可以大大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但因为图书排列紧密,标签会相互干扰(特别是图书较薄时),铁书架的信号反射特性也会对标签的识别产生干扰,因此RFID系统不能在手持设备天线扫过时即对架上图书全部清点准确或全部精确检出错架图书,与原有期望值有一定差异。但如果把图书稀松排架(靠近书架边缘的图书与书架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并进行前后扫描,且将扫描的速度放慢,图书清点精确度就会大大提高。

2.3 统一图书馆RFID技术的标准

厦门市各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服务十分普遍,但各图书馆具有不同的图书管理系统、数据格式标准、后台自动化系统、标签格式以及不同的读者证和借阅流通规则,这些差异不仅给馆际互借带来了困难,而且给今后厦门地区图书馆实现大流通服务增加了许多难度。因此,统一图书馆RFID技术的标准十分重要,只有统一各类型图书馆的相关标准,才可能充分利用RFID技术实现厦门地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3 RFID建设发展的思考

3.1 以市馆为中心馆,建设厦门地区RFID系统的大流通服务体系。

尝试利用RFID技术在厦门地区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建设厦门地区RFID系统的大流通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建立统一的RFID图书标签格式、统一的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采用中间件服务器(Associate,Customer Service,简称ACS)技术以保证各个图书馆能够在统一的RFID系统平台运行具有独立性和安全性,使厦门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科研院所图书馆)联合起来,以我馆为中心馆,建立统一的RFID系统,运用RFID技术实现厦门地区的大流通服务,全面走向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3.2 尝试智能书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我馆的RFID技术改造已经初步完成,实现了自助借还、自动分拣、24小时自助还书、智能防盗、图书定位导航和智能盘点等基本功能,并获得读者的高度认可。但是我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没有因为RFID技术的使用而实现大幅度减少,其主要原因是读者流量和图书流通量急剧增加,导致图书上架、排架和定位的工作量增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高馆员图书上架、定位和盘点的效率,我馆引进了RFID智能书架系统来实现图书定位和盘点工作的完全自动化。另外,引进智能书架系统更便于馆内图书阅览率的统计。图书阅览率的统计可以帮助图书馆了解哪些图书的阅览次数多、哪些图书是热门书,这些数据可以对采编部门购书起到指导作用,也是国内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创举。 我们馆目前正在建设智能书架,其应用模型如图7所示。

我馆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即当读者数量较多的时候所还的图书无法及时上架,特别是无法进行细排架。很多读者会因此而投诉,因为他们在检索系统中查到所需的图书往往无法在该书的位置上找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馆计划在图书馆某个区域设置一个专门的还书暂存书架区,用于摆放智能书架。待读者还回图书后,馆员迅速简单地将其放置在智能书架上,这样大大缩短了还书与上架的时间差,读者可以很迅速地检索到别人归还图书的位置,从而大大降低馆员的工作量和压力。

3.3 对还书系统的创新应用——不停车还书

2011年,我馆根据馆舍条件和读者的需求提出建立“不停车还书”的创新理念,即在步入图书馆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设置两台还书机,主要解决开车的读者停车至地下车库再还书的麻烦。此举想必会受到很多有车读者的欢迎。此外,我馆还提出了节能环保理念,在不停车还书设备中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式。如果不停车还书模式应用成功,我馆计划后期会在一些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投入此设备,以方便其他区域的有车读者还书(见图8)。

[1]宓永迪.UHF RFID在图书馆的新应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2):42-44.

[2]Tech-Logic[EB/OL].[2011-10-16].http://www.tech-logic.com/.

猜你喜欢
书架厦门馆员
厦门正新
中国自行车(2022年6期)2022-10-29 02:05:40
“偶”遇厦门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8:50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厦门猫街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6
食在厦门
商业文化(2017年23期)2017-04-23 05:12:54
新书架
中国火炬(2015年7期)2015-07-31 17:40:10
新书架
中国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57
新书架
中国火炬(2015年6期)2015-07-31 17:25:56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