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语,徐辉
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重建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但基层医院受人才、技术和硬件等条件所限,开展PCI相对困难,因此溶栓治疗仍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1]。本研究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8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25例,年龄33~78(53.0±21.5)岁。72例患者为发病3 h内入院,并及时给予溶栓治疗。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尿激酶(UK组,40例)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44例)治疗。纳入标准:发病12 h以内;持续性胸痛>30 min;硝酸甘油含服后症状不缓解;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1 mm。排除: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脑出血或脑梗塞后半年内;两周内有大手术、外伤、心肺复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肿瘤晚期;血压 >16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发病至入院溶栓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用药方法UK组患者给予尿激酶(珠海丽珠药业公司生产),2.3万u/kg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5~90 min滴完。r-tPA组患者给予r-tPA(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生产),首先静推负荷剂量15 mg,随后静滴35 mg(30 min),继之50 mg静滴(60 min)。所有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基础药物治疗。
1.3血管再通标准①胸痛基本消失或完全缓解;②溶栓后2 h内心电图显示抬高的ST段显著下降超过50%;③血清肌酸激酶(CK)或CK-MB在溶栓后显著升高,并在14 h~16 h内达到峰值;④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具备以上4项中的2项时可判断血管再通,若单独出现③与④时不能判定血管再通。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SP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溶栓治疗后,r-tPA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86.4%)要高于UK组(5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UK组,UK 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于r-tPA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及心血管事件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后,非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及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因基层医院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不能广泛开展PCI技术,而溶栓治疗常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相对较好的疗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开通或部分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濒死心肌的供血,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2-3]。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UK和r-tPA对溶栓效果的比较,结果显示UK和r-tPA使冠脉血管的再通率分别为57.5%、86.4%,r-tPA组冠脉血管的开通率高于UK组,两组有显著差异。
UK是一种蛋白水解酶,无抗原性,能够直接激活纤溶酶原。r-tPA是一种糖蛋白,诱导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溶解血块,本研究中r-tP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偏高,但心力衰竭、再发性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死亡事件要低于UK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r-tPA溶栓效果及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UK,但要注意预防r-tPA出血事件的发生[4-5]。
[1]耿玉亭.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12例[J].临床医学,2008,28(10):57-59.
[2]朱永福,普洁艳,杨旭,等.院前与冠心病监护病房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3):140-142.
[3]薛铮,吕吉元.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2):140-142.
[4]杨宁,任付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7-19.
[5]叶君明,黄文军.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应用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1,6(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