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12-10-21 03:17:44郭伟欣王睿哲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旅游专业

郭伟欣 王睿哲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高职旅游专业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郭伟欣 王睿哲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高职高专的旅游专业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而高职高专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中,大部分为青年教师。目前,这批站在旅游人才培养前线的青年教师缺乏发展后劲,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合适的职后教育。文章针对这一困局,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期能实现高职高专旅游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高专;旅游专业;青年教师;职后教育

宋儒朱熹曾赋诗,“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一条渠水的清洁源于源头的活水,正如职后教育之于青年教师。诗人泰戈尔在理想教师中也提及,“唯有学习不已的教师才能教得真”。在我国高职高专旅游专业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批旅游专业的青年教师承担着为旅游行业培养人才的重任,但是这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后,对教学知识、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对自我效能的增进存在困惑。因此,必须实施有力的职后教育,才能为这批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空间。笔者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访谈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存在的问题

1.1 职后教育观念滞后

高职高专旅游专业青年教师普遍存在职后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这种滞后观念包含了学校的因素,也包含了教师自身的因素。[1]高职高专旅游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或者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希望通过职后教育获得专业发展,但他们的职后教育之路却举步维艰。当青年教师们提出进修请求时,常会因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无法得以实现,即便可以进修,有的学校还将扣发请假期间的基本工资,并对教师的职称晋升造成影响,学校将教师的职后教育均归类为“个人事务”。这种滞后的职后教育观念不仅制约着我国部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制约了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部分高职高专认为,旅游专业毕竟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青年教师只要具备硕士学历就足矣,若通过职后教育取得了博士学位,会更容易流失,因此对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有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则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思想去参加职后教育。通过笔者的访谈发现,部分青年教师抱怨说,职后教育的内容大多数都不实用,不能够“即学即用”。还有部分青年教师表示,参加职后教育的动机是为了进行学历补偿,以便日后可以更顺利地晋升职称,相对于终身学习理念而言,如果只为晋升职称而参加职后教育,是否也体现了这部分青年教师在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短视呢?

1.2 缺乏对职后教育需求的评估

高校青年教师在职进修要发挥效果,首要工作是对高校青年教师们的职后教育需求进行评估。因为教师们的职后教育需求是未来办理职后进修活动的依据。[2]在笔者对青年教师们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的职后教育活动均没有征取他们本人的意愿。以广东的某所高职院校旅游系的一位青年教师为例,因为该教师所工作的旅游系要开设一个新的专业方向,缺少这个专业方向的教师,于是该系的教师被系主任送往一个权威机构进修该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而其实这位青年教师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方向。这位青年教师的现状折射出现在高校青年教师们的一个普遍状况,就是其职后教育的自主性需求往往被忽略,而因为青年教师们又处于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相对弱势群体,领导常认为青年教师可塑性较强,于是会按照外部环境所需去塑造青年教师,而忽略了他们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这种情形下进行的职后教育,一般不能使青年教师们热烈参与。

1.3 职后教育内容重理论传授,教学方式呆板

职后教育目的应该侧重于专业发展的指导。在职后教育中若只是理论讲授和笔试考核,那么会使职后教育演化为一个单纯的机械记忆过程。[3]近年来,较为常见的职后教育方式主要有邀请专家学者来做讲座。以广东某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邀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前来讲座。大部分讲座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是一种单向传播;或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指导;或是一些零星经验的分享,缺乏系统性和理性概括。部分青年教师认为这些职后教育内容已经脱离了他们惯常的教学现场,故认为参加职后教育,对实际的教学改进不大。另外讲座的形式相对沉闷,可见传统的职后教育不能激起青年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以及研究兴趣。

2 解决对策

2.1 转变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观念

作为高校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后教育观念。应该以广阔的胸怀去接纳青年教师进行职后教育的决定,同时可为青年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参考美国的学术休假制度[4],为青年教师们创造更多的学术假期,以便其集中精力参与进修。并可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例如帮助解决好其子女的入学就读问题等以便其全无后顾之忧。青年教师进修完毕,回想当时单位的帮助,亦会存在感恩之心。

作为教师本人,亦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近年来,“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倡,教学观念日新月异,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宜时时追求新知,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英国学者金恩曾经说过:“要想成为良师,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青年教师应该随时有系统地更新与提升所摄入的知识、技术与态度,在学习之路上没有所谓的开始与结束。而且青年教师们的职后教育不应该认为只有取得学历的正式教育,其实职后教育的外延非常广,包括了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2.2 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职后教育观

近年来,国外文献中颇受重视的“教师中心”(teacher center)观认为,一个成功的由教师本身设计、计划、执行的职后教育规划,教师们可从其他教师中学到更多他们所需要的技能与特长,教师可以自行管理的职后教育规划能够更好地保持教师们的上进心和独立性。[5]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应该由教师自己决定,而不是“至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所决定。过去的青年教师们是职后教育的客体,他们职后教育的内容、形式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上级领导决定,这使青年教师们自身的职后教育需求被严重漠视。而近日,教师职后教育的模式逐渐度为“由下而上”,在今后的职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成为职后教育的主体,满足其需求,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教师们的进修意愿。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更多地扮演辅助者的角色,辅助青年教师们做好教师生涯规划,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

2.3 构建多元化的职后教育课程体系

2.3.1 开发职后教育的隐性课程

在高校有很多的隐性课程被我们忽视。例如高校里的大师们就是一项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而且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具感染力的课程资源。可以在征得大师们同意的基础上,开放名师大家的课程让青年教师学习,也可以安排青年教师和名师大家共处一室办公,让这些名师大家的工作方式和优良习惯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时,高校可以招聘一些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精英充实兼职教师队伍,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实校内的师资队伍,缩短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校内的师资队伍充满活力和生机,青年教师们也可以从这些行业精英的身上汲取养分,还可以开办青年教师读书会。此外,隐性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修正青年教师功利主义取向的学习观。

2.3.2 设置必选修模块课程

二战前,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课程主要以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学习为主,课程目标是为了使青年教师在该学科领域的教学上有所提升。但到二战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课程则更关注教师身心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如增设了一些心理健康课程、生活规划类课程,以帮助青年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处理工学关系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等。

笔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课程的种类应该传承二战后的职后教育课程开发思想,开发更多种类的职后教育课程,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大类,详见表1。

表1 必选修模块课程汇总表

2.4 建立职后教育的长效机制

2.4.1 开展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为主的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是指以教师日常服务的学校为进修地点,以学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共同参与进修,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草根教研模式,能够贴近学校现场,与学校发展及师生需求相结合,有利于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

2.4.2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于教师本身提升教学专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专业发展档案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成长的记录,也包括了教师在回顾自己教学历程之后的反思和检讨,提供教师改进或者修正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6]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建立除了有助于教师将教学历程中相关的文件资料记录下来,让教师可以回顾并检视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还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可以作为校方进行人事决策,绩效考核和评鉴的重要依据。

2.4.3 积极开展赛课活动

通过讲课比赛可以激发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7]教学比赛可以促使青年教师更多地投入精力,在教学改革上动脑筋,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并更加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在比赛过程中,与其他的青年教师同台切磋,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引导课堂的走向。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专门制定了一项“星火计划”,其中一项内容便是举办青年教师授课大赛,而且比赛历时将近一年,除了在评委面前授课以外,还要不定时地被抽查听课,并结合学生和同行的评价。最后将随机抽查的表现以及比赛时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出相应的获奖人员。这样以赛促教更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青年教师更好地扎根讲台。

[1]孙冬梅,郭伟欣.美国经验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25-27.

[2]郭伟欣,孙冬梅.台湾地区《师资培育法》对我国大陆地区教师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31-32.

[3]郭伟欣,赵世莉.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视阈下的高校经营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1(5):38-41.

[4]Nunan D.The teacher as decision - maker[M].Hong Kong:City Polytechnic,1992:135 -165.

[5]高静.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6]文新华.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与生涯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牛国鹏.广西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Abstract:Students of tourism at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come the major forc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Young teachers account for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faculty for these students,but most of the them don't seem to have what is needed for further career development.The reason for it is that they don't have proper training in career development after they have been employed.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ir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tourism programs;young teachers;career development training

Problems in Career Development Training for Young Teachers of Tourism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GUO Wei-xinWANG Rui-zhe
(Nanhua College of Business Studies,Guangzhou 510000,Guangdong,China)

G642

A

1008-5432(2012)06-0077-03

郭伟欣(1984—),男,广东潮阳人,教育学硕士,南华工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助教,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王睿哲(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管理学硕士,南华工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助教,主要从事人力资源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旅游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旅游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旅游的最后一天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