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红 王 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 山西 运城 044000)
侧柏是盐湖区南山(中条山)北坡土石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但本区春季干旱少雨,侧柏造林成活率低,约有41%左右造林面积成活率在40%以下,需要补植补栽。根据本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已成为本区林业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笔者在解州林场进行了薄膜覆盖造林成活试验。结果表明,3年造林成活率较对照提高34%,两年以后高生长量增加9.20cm,提高16.50%。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区在盐湖区解州林场,地理坐标东经为110°45′26″~111°08′32″,北纬 34°49′04″~34°59′49″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6℃,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2.7℃、-18.9℃。年无霜期210d,日照时数2 382h,平均海拔850m(最高峰刀山1494.70m,最低盐池 310m)。年降水543.50mm,11月至次年 4月降水量为全年的16.80%,同期蒸发量498.5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407.20mm。造林地为土石质山区褐土性土,有机质含量 0.5%~0.95%,PH 值 8.7,厚度35cm。
试验地面积0.67hm2、550穴,每穴栽2株(双株栽植),每穴2株为一小区,前一年秋天已经预先整地,穴面为120cm×80cm×40cm,覆膜和露地栽植相间随机排列(地膜应铺于地表以下2.0cm处)。
选用1a生Ⅰ级侧柏苗木,主根长10cm~18cm,侧根5条~7条。薄膜为无色农用膜,宽80cm,长100cm。
根据实验观测,地膜覆盖苗木成活率达到94%,未覆膜的为60%,覆盖较对照提高34%。
表1 不同处理成活率对比
根据苗木生长情况于第一年10月27日调查:
覆膜的平均苗高43.65cm,未覆膜的34.80cm,覆膜比未覆膜高出8.85cm,提高25.40%;覆膜新梢生长量25.65 cm,未覆膜17.80 cm,覆膜的比未覆膜的高7.85cm,提高44.10%。覆膜的平均地径0.88cm,未覆膜的平均地径0.65cm;覆膜的比未覆膜的粗0.23 cm,提高35.40%。经检验得知:生长差异显著。
表2 侧柏栽后1.0a生长情况
第二年的10月27日对栽植两年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如下:覆膜的平均苗木高度65cm,未覆膜的平均木高度55.80cm,覆膜比未覆膜高9.20cm,提高16.50%;覆膜的平均地径1.61cm,未覆膜的平均地径1.38cm;覆膜较未覆膜的粗0.23cm,提高16.70%。方差检验差异显著。
表3 侧柏栽植后2.0a生长情况统计
第二年苗木停止生长以后,选覆膜与对照的标准苗木各3株,挖掘其全部根系调查,覆膜根粗大于对照0.2cm,覆膜平均总根16条,未覆膜的11条。总长度覆膜的193cm,未覆膜的93cm,覆膜比未覆膜增加105.80%。由于吸收根多未细量测,但目测其数量显然较未覆膜的多。
每0.67hm2未覆盖造林需投资:整地880元,栽植660元,抚育管理440元,苗木费825元,合计2 805元。覆膜造林:整地880元,栽植935元(含覆膜),塑膜费用60元,抚育管理220元,苗木费825元,合计2 920元。若按本研究提高成活率34%,每0.67 hm2可减少654.50元,相对覆膜来讲,每公顷节约投资539.50元,同时苗木生长量也大大提高,按此推算,全区每年荒山造林可节约资金64.74万元。
1)侧柏荒山造林地膜覆盖可提高成活率34%。
2)第二年覆膜较对照平均高出8.85cm,提高25.40%;高生长高出7.85cm,提高44.10%;地径增粗0.23cm,提高35.40%;根系生长提高93cm,提高105%。
3)覆膜较对照每0.67hm2可节约资金539.50元。
4)覆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具有保墒作用。
因此,在荒山造林中应大力推广覆膜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