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伯恩斯坦的《上山下乡》

2012-10-20 09:21
关键词:伯恩斯坦上山下乡知青

樊 琪

评伯恩斯坦的《上山下乡》

樊 琪

介绍了托马斯·伯恩斯坦在《上山下乡》一书中对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与影响的评价,分析了《上山下乡》的逻辑架构和研究方法。认为全书有很强的史料感与现实感,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人钦佩。

上山下乡运动;《上山下乡》;研究视角;逻辑;研究方法

上山下乡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近年来对知青的重访、对知青运动和知青文化的反思蔚然成风。上山下乡的动因、组织维系以及深远影响,无疑是值得冷静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美国学者伯恩斯坦的《上山下乡》一书,从经济角度解释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

一、关于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与影响

上山下乡与知青,一段“文革”遗留的敏感历史,一般认为这是一场政治运动,是用政治运动形式解决文革带来的“城市秩序不佳”的状况。

早在1955年就有第一批城市青年被派往北大荒,成立了“北京庄”。“知青”概念那时实质上就已诞生,不过那只是涓涓细流,或者说还不成运动,也与“文革”无关。与“文革”有关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城市中即将毕业的中学生被成批的送去农村插队落户,或者送去组建边疆的生产建设兵团,至1981年这场运动结束,历时13年。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全国有130万至140万城市学生参与下乡运动。知识青年,它形成的目的是:让城市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战天斗地、改造河山、斗争地主富农或和隐蔽在自己队伍里的“阶级敌人”,书的故事与主角于此。

伯恩斯坦是个学者,他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政治承袭了“苏联老大哥”领袖崇拜的遗风,因而上山下乡作为政治运动无疑会受到毛泽东主观世界的影响。伯恩斯坦虽然认识到了这点,但更加强调是客观情势所迫。他将上山下乡运动看作是“一个非凡的发展项目来评价”,认为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或城市里人对于机遇的追求与可得的机会不成比例;二是乡村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实。如果将城市过剩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输往农村转变为“有文化的新农民”,既解决了人口分布的失衡又缓解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同时也改变了农村落后的境况,可谓一举多得。

《上山下乡》一书以强调上山下乡的客观目的开篇,将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个非凡的发展项目”来讨论。比之常见的政治运动视角是新颖的。“非凡的发展项目”这个概括也有其道理。知青现象是史无前例的,把那么多年轻的城市人送到乡下去,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大实验。

在项目的框架下分析动因,伯恩斯坦指出,上山下乡项目实施中最大的矛盾在于与现有价值观的冲突。知青与农民的角色自然潜藏着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有物质层面的,更有精神层面的,或者物质引致精神层面的,这构成了上山下乡中矛盾冲突的源代码。他分析概括了上山下乡与三种价值观的冲突。乡村物质条件的落后,对体力劳动的成见以及与地位世袭愿望的背驰。农村地区响应国家号召热烈欢迎知青到来的背后,“农民是按照城市青年在此安家后的利益和付出的代价来评价他们的”。农民的这种权衡如土地利用等,是不受知青所控的,那么利益变量的最重要因素便是知青的表现,即知青工作的努力程度或者他们仅仅是本地资源的消费者。这些不是一件容易权衡的事,但如果知青尽一切努力去适应艰苦的乡村生活,坚持不懈地与村民一同劳作,他们被农民接受的机会可能会大很多。但价值理念与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异,也许是事实上知青与农民关系紧张的根源。

伯恩斯坦指出了这种鸿沟所导致的关系演变与最终矛盾冲突的暴露。农民与当地干部对于工作不努力与难以适应乡下生活的知青,反映普遍很大。他用了“失望”“激愤”“不信任”“根本不理解”等词语来概括这种关系。河南济源县的例子很典型,农民曾像欢迎亲戚般欢迎过知青,但不久关系冷漠下来。这些青年怕艰苦,情绪不稳。农民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城里人真难对付”,“我们乡下人不能和这样的洋学生打交道”。像多数文章所报道的那样,最终的结局很美满:“公社干部教导知青与农民需和睦相处,最终明确了原来阶级敌人破坏了他们的关系”。

“阶级敌人”这个假想敌并不总是处于假想中。由于价值观的相左和政治洪流裹挟下的不可抗拒,知青极大的失落感是难以压抑的,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作者分析指出,失落感的进一步发展会生成暴力抗争等不稳定因素。面对不安定因素,中国政府给出了对策,以疏导由于失落感而产生的情绪:第一,是采取思想宣传转化工作,试图彻底扭转大众价值取向。作者指出,事实上大众的价值观是很难改变的,在政治高压下表面的顺从掩盖不住内心的不满与抗争。第二,全面动员渗透到各个阶层的联系着国家与社会基层的组织,通过他们的工作使得城乡阶层保持稳定。第三,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增强乡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作者收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文中详尽分析了各地方的种种安抚措施、应对策略以及最终的实施效果。

对此次运动影响的讨论,伯恩斯坦采取了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的视角。既有对知青当年心态的细腻剖析,又有对一代人社会价值取向、社会生产文化等多领域影响的分析,还有对于上山下乡运动对整个第三世界革命的示范性的理解,角度新、层次广,可谓是面面俱到。

二、逻辑架构、研究方法

(一)逻辑架构

通览全书,伯恩斯坦笔下的“上山下乡”像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舞台剧,全书七个章节就像七幕剧,截取出上山下乡这一宏大历史叙事的代表性瞬间,具象化深入化的剖析,产生一种同情之理解。章节间依时序自然排列,一脉相承。作者的写作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上山下乡》的逻辑框架

第一幕,序曲。介绍运动的背景与动因,资料来源于对新闻材料的分析和“逃亡知青”的采访。第二幕,全国动员令。面对躁动的城市,观念的反叛与冲突,面对这种压力,社会、人心有了呼声,同时映射出市民阶层态度。中央权衡再三,于是延续“永未平息的战斗”,发出全国动员令:到宁静的乡村去,将知识和社会主义革命热情带到那里去,完成这项伟大的社会实验。第三幕,“新农民”的艰辛。知青们需要适应乡土恶劣的物质现实,有的与整个农村产生了深深隔阂,但在艰难中成长的年轻人希望成为乡村的 “有为青年”的也大有人在。不适者渴望回城,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最后都回去了。这一代人因此留下长久的时代记忆。第四幕,运动的前途与意义。是第三世界的榜样?

(二)研究方法

《上山下乡》是一部典型的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的著作。作者通过引述大量史料、数据,希望达到“叫史料开口说话,让数字给出答案的效果”。作者的研究基于来源于三个方面的资料:(1)媒体采访报道所形成的史料。援引了1968-1972年1131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报道资料。(2)大量的访谈资料。主要有对那些曾经当过知青的城市青年的采访以及到中国参观旅游的外国人的访华报告。文献研究著作的一个特点就在于现实感强,读过《上山下乡》之后着实叫人震撼。作者对于数据资料的严谨态度也着实让人钦佩。伯恩斯坦在文中写道:“对待采访材料应持谨慎态度,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被采访者就能代表其他更多的人,更不能代表一个整体的全国的下乡知青。”他甚至注意到 “当报纸和被采访者提到同样的事实时,其内涵也有不同”,因而对于从面谈口述中得到的数据,总是千方百计地与新闻媒介和包括官方文件、出版物在内的各种资料反复验证。

三、论述风格及局限

全书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上山下乡是被作为一场社会实践,一个巨大的国家项目来经营的。经营运作过程中,面对意识形态的冲突,政府充分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在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城市青年基本适应了乡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项目初衷。

从引发动因上看,作者认为其出发点在于战略层面,积极的动因是开发农村和边疆地区,消极的是减缓城市发展和城市就业。中国独特的政治环境又决定了其意识形态动机(改造青年思想,消灭社会差别)与政治动机(恢复秩序,强化毛的权威),作者认为这不是根本。在影响结果与运动前途部分,作者认为上山下乡虽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共通矛盾基础上的实践,但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政治条件,因而不具有普适性。对于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的未来,作者看到了中国式的领导人政治的特点,认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上山下乡》的局限性,在于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分析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动因,而忽视了毛泽东注重意识形态的控制作用,缺乏对当时中国社会背景尤其是政治背景的研究。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的学校教育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教育,青年越来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革命理想,因此,他们必须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才能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四、结语

《上山下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那场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的整体图景。比起运动,伯恩斯坦更愿意将其称作一个系统项目或者一场社会实验。面对汗牛充栋的资料,他遴选出最可靠的部分,一种客观的治学氛围始终充斥全篇。同时它又像一部戏剧,“情节”起伏跌宕,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作者虽然忽视了意识形态原因的考量,仍不妨碍其成为研究我国知青运动的一部优秀作品。

[1]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M].李枫,等译.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2]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J].社会学研究,2005(5).

[3]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研究,2003(4).

[4]刘小萌,等.中国知青事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D432.9

A

1673-1999(2012)15-0022-03

樊琪(1988-),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2012-05-21

猜你喜欢
伯恩斯坦上山下乡知青
上山下乡
不能忘却的“纪念”
论伯恩斯坦的精致语言编码与家庭教育
难忘知青岁月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首建垂范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