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蒋 钰
“城市家具”的电子身份证
□ 实习生 蒋 钰
即将有“电子身份证”的电话亭
每个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作为公民特有的身份证明。那么,如果给城市道路两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办一张“身份证”,让这些“城市家具”也有自己的身份证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呢?
近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发布了《北京市市政市容 “十二五”时期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对北京市内12类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范化设置。此次纳入《规划》的12类设施具体为:废物箱、交通类护栏、街牌、步行者导向牌、公交车站设施、信筒、公用电话亭、信息亭、自行车存车架和围栏、座椅、活动厕所以及报刊亭。
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密度的大幅增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需紧随其后,完善管理。
而现实的状况是,当我们走在路上,会发现随处可见的公用电话亭早已“失宠”、废物箱脏乱不堪、信息亭也已挪为他用、导向牌与实际地名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规范现象。
以公用电话亭为例,本世纪初,手机尚未普及,使用IC卡的公用电话亭曾风光一时。但随着电子通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是人手一部,公用电话亭备受冷落。
如今,很多公用电话亭早已破落不堪,电话亭罩不是破了就是被贴满了小广告,有些甚至沦为路边摆设,早已失去了拨打电话的功能。电话亭的分布也缺乏规划,有时一条100多米的街道上甚至会摆设3处电话亭……公用电话亭数量偏多,分布不均,设施损毁,影响使用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眼前。
不只电话亭有问题,其他公共设施的问题也为数不少,有些导向牌规格多样、造型繁杂;有些报刊亭占地偏大、影响出行等,目前都亟待解决。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系主任赵秀池表示,眼下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及现状,归根结底还是管理问题。每一类设施的设置都得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来定。通过评估确定供给需求量设置,尽量提高使用率。同时对公共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如有毁坏情况要及时进行维护修理。这些工作都需要相关部门的统一管理,公共设施的设置只有与部门的管理相协调后,才能与城市规划相融合。
目前,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已提出了整治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编制点位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对所有公共服务设施实行电子编码管理,即所谓的办理“电子身份证”,建立数据库,掌握每一处公共设施的点位变化、日常清理维护等情况,做好设施的更新工作等,逐步实现设施样式统一、易于识别,使用效率提高,与城市文化、城市景观协调一致。
对于本次《规划》的发布,赵秀池认为,为这些“城市家具”办理电子身份证可行性很高。“‘电子身份证’也是加强资产管理,哪个坏了,就由哪个部门来负责。但是要实现目标,在人力和制度的安排方面还需要作出努力。”
12类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纳入《规划》,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北京的城市道路将展现出一幅全新的面貌。
□ 编辑 张子琦 □ 美编 庞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