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婷婷
▲挂着听诊器的中医师
当西方医学在明朝中下叶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很多思想家、哲学家便开始了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因而产生了“中西医会通”思想,也就是中西医结合思想的萌芽。中西医结合一路走来,跌跌绊绊,但前进的方向仍然未变。如今中西医结合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存在于其中的问题有哪些?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的中医专家兰金初、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淑文教授以及中医界著名专家等。
兰金初教授出生于福建畲族中医世家,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多年从事中医临床专业,对中医药学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见解,采访当天,兰教授侃侃而谈,见解精辟入里,对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困难做了全方位的论述。当谈到现阶段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状况时,兰金初教授认为: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还只是停留在临床用药的层面,在各大医院中,关于中西医结合至今也没有一个定型的科学发展。
针对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部分医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的理解有偏差,甚至混淆不清的现象。兰金初语锋犀利,观点非常鲜明。他说:“中西医结合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连概念都不清楚。有些中医大夫虽然在为中西医结合摇旗呐喊,但他们当中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我想答案应该是不容乐观的。如今表现在临床上的现象是:大量的中医门诊大夫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都采用了他们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即在给同一个病人治疗同一种病的时候既开中药也开西药。依我看来,这种行为就是某些中医在力图掩盖中医临床治疗的不足,久而久之,这些医生将中医治疗的根本‘辨证施治’都丢掉了,真正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
兰金初认为:“既然说中西医结合,首先就要把医和药分开,医和药是不能混淆的,医就是医,药就是药。对一个医生来讲,医是动词,是一种行为;药是名词,是一种物质,是要通过医生的辨证施治才能使用的手段。药是被动的,医是主动的。医生,特别是中医,首先是辨证施治,通过思维、思考、辨证,立法开方,没有这个思想主导,是不可以凭空开药给人吃的,就连偏方也是有主导思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兰金初诙谐地说:“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结合在哪里了?一点都没结合。现在医生就是把中药和西药加在一起给病人治病就成中西医结合了,依我说就是“中西药凑合”,所谓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不能是简单的药物结合。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如果说医生长期处于这种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即“中西药凑合”的畸形诊疗状态中,就连一个感冒也要中西药结合的来治疗,那么这种行为所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既增加百姓的经济负担,又让患者中药西药的吃得满肚子都是药。”
兰金初告诉记者:“植物药和化学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混沌不清带来了大量的中医人开西药,而却把中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博大精粹弃之不顾,中医自己都不会使用自己的武器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对概念的混淆不清本身也限制了中医自身的发展,这样单纯的中药加西药的治疗方法,导致中医们把辨证施治这个最重要的理论都丢了,那么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也随即悬空,变得毫无作用了,这将导致中医整体水平的急速下降,致使中医后继乏人。”
▲中西医结合到了患者手里往往就成了“中西药结合”
谈到中西医结合自身的困难时,一位多年从事中西医门诊治疗的资深专家对记者谈了他的观点。这位专家说:“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比较特殊的,这种特殊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医两种完全不同体系的医学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对于中西医结合我们也没有既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依靠中国的医生们自己一点点去探索发现,这注定会是一场坎坷曲折的探求之旅,因此就必然会造成中西医学结合自身发展的一种不稳定状态,我认为这也是导致中西医结合只能缓步向前的原因之一。就中西医结合的名称来说,民国的时候叫中西汇通,现如今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而当下又有一种尚未叫响的新说法,叫‘中西整合’,中央有关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文件上的说法是 ‘中西并重’这四个字,从中西医结合名称的演变史就充分说明了中西医结合这个学派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经过了一段坎坷异常的发展道路而逐渐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从起源时到如今,它的发展一直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此荆棘满布的一条道路,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在中西医结合这条道路和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人员所经历的事件是很坎坷的,曾几何时甚至是很被人看不起的,是很艰难、很不简单的,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张淑文教授是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她说话时语速和缓温和但却很有条理,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依旧精神饱满。对于中西医结合,她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深信在不久的未来,中西医结合将不再是一个方向,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正正能在现实中为患者治愈更多的疾病。
张淑文教授认为:“在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之路上,要团结中西医各方面的力量,摒除门户之见,中西医研究者要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共同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陈竺部长曾经提过:将来的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派要有理论上的结合,那是个最高点,因为西医有西医的理论,中医有中医的理论,中西医结合就要有中西医结合的理论。陈竺部长说的很对。但如何把这两个理论结合到一起的确是很难的,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目前大家也有一个共识,即对于同一种疾病,用中西医两种理论进行治疗都有效果,这说明中西医之间一定存在共通的东西,仅仅是看到这一点,就可以让我们增加信心,更加努力地为之奋斗,但是“路漫漫兮”,这是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共同求索的事。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各自的不同的角度把中西医结合搞好,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都要站得高看得远,中西医团结起来,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来研究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疗效、机理探讨,而是要创出中西结合的理论来,让中西医结合更好更快地发展”
针对中西医结合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记者还采访了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现在有些医学院校设置有中西医结合系,但很多从那个系毕业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是中医没有学透,西医也没有学明白,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从。”在采访中,三位专家也都不谋而合地谈到了教育问题,虽然立场与角度不尽相同,但对现阶段教育问题的担忧却是一致的。兰金初教授认为:“现在需要大量学贯中西医的人才,但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却严重匮乏。导致很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中医没学明白,西医也学不懂的原因,就是他们所使用的教材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当然,任何一个新的体系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连有些医生都搞不清楚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你怎么能要求一个正在学习医学的学生去懂呢?”
兰金初说:“我们三个手指摸脉,手法再准,也没有化验的结果准,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可以在中医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将西医的检测手段当做我们中医摸脉的一个延伸,补充我们中医自身的不足,充分利用现代的检测手段并将其归纳到中医的理论体系内,从而达到理论高度的深层次融合,再加以辨证施治,这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但是这种治疗手段是需要中医大夫了解掌握西医检测的各种检验指标,这就要求中医对西医的理论体系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深知临床内涵和疾病的本质,也即是需要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中医是一个很完整的医学体系,西方的化验指标归纳到中医当中,等于我们中医现在感觉有些抽象(抽象也是科学),将西医的各种检测手段作为放大镜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的水平。这就要求所有的中医学生学习西医,充分掌握西医的理论,这样在临床治疗上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才有了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中医理论体系想从自身超越有一定的困难,但用西方医学的检测技术和有用的理论来补充中医自身,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在临床当中寻找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更好地吸收二者的精华,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医,才能使中西医真正结合。”
对于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那位资深专家亦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北京的协和医院是上世纪30年代才开始建立的,而且是既有医院也有学校,在医疗的同时也要培养一批相适应的学生,这都是常规。中西医结合想要发展也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才,现在最重要的是规范水平,就是说西学中到底要达到什么水平,什么要求。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成为系统的条件还不完整,目前虽然处在探索阶段,但就医学发展长河的流向性而言,也许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在中国会出现一个新型的医学,这个新型医学是什么呢?即是将中西医理论高度结合在一起,创立一种新型的医学,能治愈更多的疾病。”
在谈到政策问题时,这位专家认为:“中西医结合应该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把它规范化、制度化、客观化,制定一套法规,从教材开始,教育、教授要成规模,要有体系。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现在整体经济水平都上去了,但只有教育和医疗行业的待遇停滞不前。举个例子,我是北京市第一班西学中的学员,我们班一开始报名的人员有82个人,都是医院抽调的,一个医院两个人,当时对学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学了两年零四个月,但是最后回到医院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或者从事中医的最后不到30个人。这些学员学了两年多,涨工资没有涨上,提级没有赶上,所以大夫们感到很委屈,干脆还是做回原来的老本行。这也就是说,具体的政策没有跟上,没有一个很完整的,很完善的西学中法规性的东西,条文性的东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是很困难的,因此,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到了第二期,就只有20多人报名了,到了第三期,就不正式办了,而是各个医院在办,一期也就3个月,时间很短,学不到什么东西。中西医结合在人员来源,培养,稳定性,事业的发展上都存在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要想把中西医结合做好,必须是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西学中的队伍,才够继续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现在,它只能算作凑合活着。”
采访中,这位专家笑着对记者说:“虽然现在依然是困难重重,但我对中西医结合未来的发展是很有信心的,举两个例子:著名小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在学完原北京中医学校办的最后一期西学中班之后,带领着一支科研队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已故的著名免疫学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讲到了他的一个亲身经历:他在肿瘤科实习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个患有乳腺癌的病人,已经存活五年了,这个病人一直在吃中药,西医化疗也在做。在患者认为自己的病好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把中药给停了,因为她觉得吃中药比较麻烦,又要煎,又要煮,不到几个月的时间,患者的乳腺癌又复发了,而且很严重,最后这位患者很遗憾地去世了。这位教授不无感慨地说:‘在癌症的治疗上,单纯的中医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在临床疗效上都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好。’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触动也很大。因为这是根据这位教授的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像他这样高水平的教授能说出这样的话,必须是有实际例子感动了他,在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中,他能够看到中医药的疗效,那就是说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的价值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采访结束时,张淑文教授也沉静而坚定地说道:“一路走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轨迹是呈波浪式变化的,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它的整体方向是正确的,一直向前,这就可以了。任何一种新生事物要想存在下来,都必须按照其自身规律前进,而我们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者们则要认清前进的方向,在失败中熟悉掌握前进发展的规则,从而缩短前进的时间,使中西医结合能够更有序、更快速、更高效地向前发展,我相信中西医结合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