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十二年最高科技奖
2月14日,吴良镛院士和谢家麟院士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19位和第20位得主。
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12年来的20位获奖者中,有15人年龄在80岁以上,低于70岁的仅1人。而在德国,最重要的科研奖莱布尼茨奖,近10年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仅为49岁,和中国相差了32岁;印度政府颁发的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更是明确规定获奖者必须是45岁以下的科学家。
根据相关规定,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500万元奖金,只有10%归个人所有,其余的450万元要定向用于科研经费。而让这批八九十岁的老人披挂上阵,用这笔钱搞科研,显然很不现实。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曾表示:“我年轻时要出成绩,急需钱、急需环境的时候没人给我,等我后来成了名,要钱有钱,有用吗?”
我国年轻一辈学者的发展受应试教育影响甚深,而学术功利化与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权威主义,对高校科研工作也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时不再“白发苍苍”?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评价标准,树立年轻化的价值导向,更需要深刻反思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真正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文/李洪鹏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