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为何死咬叙利亚
在叙利亚危机中,法英等传统欧洲强国再次冲在最前头。这与以往在国际干预中,美国负责出主意并带头领导、欧洲跟进的传统模式截然不同。
近年来,法英等国屡屡在欧洲之外罕见地大展拳脚,其实是欧洲在对外转嫁危机。在传统的财富来源渐告枯竭的情况下,欧洲国家靠借债过好日子的历史也走到了尽头。美国的难言之隐与欧洲半斤八两。当年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现今已变成最大的虚拟资本主义经济体。欧美共同的意图是维护货币霸权,依靠军事强力控制世界主要的实体经济区、主要的资源富积地和主要的物流通道。
在此情况下,中东油气资源对它们来说尤为重要。欧洲要保证中东地区的油气稳定地供应欧洲,还要推进中东油气资源与欧元的结合。美国则要借政权更迭改变中东地缘政治结构,以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和战略通道,保障中东油气资源不脱离美元金融体系。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不利于西方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油气资源丰富或地处重要交通枢纽的一些中东国家,彼此间经济上开始串联、政治上合作增多,与欧美之外国家的往来日渐频繁。比如,土耳其与其邻国开展“零问题”外交,先后与以往的对手伊朗、叙利亚达成和解。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2009年提出“四海战略”,意图通过整合叙利亚、土耳其、伊朗等国的经济空间,使这几个国家成为连接黑海、地中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和里海区域的贸易中心。这一构想得到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支持。伊朗还希望建立从印度、中国经由中亚国家到中东的油气管道和铁路,使该国经济发展与亚洲两翼实现连接。
可以想见,上述构想持续推行下去,中东地区不仅将整合成一个新的经济政治板块,同时将与亚洲中东部地区联为一体。这无疑会挑战欧美的主导权,进而削弱它们在世界政治中的统治地位。欧美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局面出现。所以,当看到叙利亚新宪法公投结果后,美国立即称之为“荒谬可笑”,而欧盟则表示,要扩大对叙利亚的制裁。
(文/程亚文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