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庄连平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提高了29.5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92个百分点,有两三亿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中国日前公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城市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城镇人口人数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人数,城市化推进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自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城市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量”的增长,其根本内涵应该是“质”的提升,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应该伴随城市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居民可以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便捷、经济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小城乡差距。因此应该通过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和测度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综观国内的一些文献,目前尚无一套统一和规范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文本在总结前人文献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尝试以辽宁省为例,归纳出一套较为合理的评价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关文献对城市化的研究比较偏重于某一时刻的时点研究,对一段时期的动态研究较少。然而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发展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仅仅从某一时点进行研究显然不够科学,得出的结论在缺少对比的情况下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本文选取2000~2009年的10年数据,从动态角度分析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变动情况,在测度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同时,总结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差异以及产生各种差异的原因,使政府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保障其城市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早,起点较高,一度位于全国前列。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之间的城市化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由于辽宁省各城市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在这些因素之上所发展起来的城市化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与侧重点,每个城市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化特征。
表1 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有机整体,本文结合辽宁省自身发展特点,考虑从两方面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一是反映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状况的“核心载体”,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各子系统的内部联系及城市化的本质要求出发,建立包括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人文发展质量、环境发展质量的子系统;二是反映区域发展质量的“区域载体”,城市化是农村向城镇过渡的过程,那么反映城乡一体化的指标是必不可少的,以此建立区域协调子系统。本文共选取了19个指标,这些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富有层次性,比较全面的涵盖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具体指标见表1。
本文所构建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据可以从各年的《辽宁统计年鉴》和《辽宁省城市年鉴》中直接获得,所取数据在使用时均按照不变价格计算。
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逆指标,即指标越小,由它所反映的城市化质量越好。此处,城镇登记失业率由城镇登记失业率取倒数后乘以100得到;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年鉴中单位为吨,此处换算为万吨)取倒数后乘以100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计算公式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减去1,随后取其倒数再乘以100。
本文构建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19个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可知,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若直接使用这些指标进行分析,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本文考虑使用主成分分析,将19个指标降维,反映在较少的几个主成分上,以准确和方便的进行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是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一般是用来把许多相关变量转变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变量,而这些变量被称为主要成分,它可以解释原来变量。主成分分析消除了评价指标间相关关系对被评价对象的重复信息,这是主成分分析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最大特点和优点。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2000~2009年10年间的城市化发展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以此来测度辽宁省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目标,分别为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研究时间为2000~2009年,涵盖21个指标,构成14×21的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算过程使用SPSS18.0软件完成,对14城市2000~2009年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进行因子分析,以2009年为例,初始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方差累计贡献率结果如下:
表2 2009年各城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主成分方差解释输出
方差解释表给出了每个因子所解释的总方差比例,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经过因子旋转后得到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7.69%、15.21%、13.71%、11.85%、9.37%,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85%,故而提取这五个主成分因子就能够较好的解释原有19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了。
图1 2009年各城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特征值碎石图
初始特征值碎石图是根据表2中特征值一栏数据所作的图形,可以看出,第5个公因子后的特征值变化趋缓,故而选择5个公因子是比较适当的。
随后,使用最大方差法对成分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通过观测可以发现,旋转后每个公因子上的载荷更清晰,因而更容易解释各因子的意义,即较多的因子变量规律的分布在了若干关键评价指标上,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明确的结构关系,具有清晰的经济关系。
表3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接下来,根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和解释,找出影响各城市城市化质量差异的原因。
观察以上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数、人均邮电业务量、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等九个指标由第一主成分体现。这九个指标主要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且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硬指标”,直接影响城市化水平。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为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创造物质条件。在我国,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也是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人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体现了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能力,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人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增加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化水平主要由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因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影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因素之一。进出口总额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和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数反映的是基础设施水平,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人均邮电业务量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同,也是第三产业发达程度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状况。总结以上指标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二是基础设施水平,因此,第一主成分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发展因子”。
第二主成分由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消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体现。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经济的活跃程度。人均消费是居民占有和享受的物质生活和服务的数量,反映了一个地区人民生活的满足程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可以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生活质量因子”。
第三主成分由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和城乡收入差距体现。道路是联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发达的道路网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区域间产业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化过程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城镇应对周边区域形成一定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几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第三主成分可以命名为“城乡一体化因子”。
表4 2009年各主成分得分以及各城市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
第四主成分由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体现,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反映了居民的居住水平,失业率用来判断一定时期内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这两个指标与人民生活保障息息相关,第四主成分可以命名为“生活保障因子”。
第五主成分由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例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例体现。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由数值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产值与城市化质量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现阶段第二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减弱。第三产业指服务业,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化经济的特征,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当一个国家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其城市化发展水平主要靠第三产业带动,因此,第三产业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只有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会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质量。这两项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状况,第五主成分可以命名为“产业结构因子”。
使用同样方法对其他13城市输出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各地区主成分得分以及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具体结果如表4和图2:
图2 辽宁省2009年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在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采用2000~2009年的10年数据,从动态角度分析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变动情况,在测度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同时,总结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差异以及产生各种差异的原因。
考虑到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有机整体,本文首先从两方面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一是反映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状况的“核心载体”,建立包括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人文发展质量、环境发展质量的子系统;二是反映区域发展质量的“区域载体”,建立区域协调子系统。并选取了19个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随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得到辽宁省14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同时归纳了导致城市化质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因子、生活质量因子、城乡一体化因子、生活保障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城市化质量具有三个特点:
从文中的图表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质量最高的城市是大连市,其次为沈阳市,且领先幅度较大;鞍山市与营口市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城市则处于较低水平。与高城市化率相比,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说明辽宁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高城市化率的背后存在低质量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受东北地区发达的工业化带动,辽宁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从历年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可以看出,辽宁省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并且在波动中有小幅提高。
[1]白先春,凌亢,郭存芝.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4(11).
[2]曹广忠,刘涛.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J].中国软科学,2010(9).
[3]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
[4]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2).
[5]姜爱林.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
[6]姜妮伶.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M].第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42-163.
[7]姜玉山,朱孔来.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研究,2002(1).
[8]李崇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协调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9).
[9]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
[10]Han Zenglin,Liu Tianbao.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009(6).
[11]XKeri L.Monda,Penny Gordon-Larsen,June Stevens.China’s transition:The Effect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Adult Occup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J].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