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巢湖”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2012-10-16 09:40:36齐伟
关键词:巢湖市马鞍山行政区划

齐伟

“三分巢湖”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齐伟

从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等城市的发展状况及限制因素以及安徽省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几方面对安徽省“三分巢湖”行政区划调整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三分巢湖”的影响进行预测和总结。

“三分巢湖”;行政区划调整;成因;影响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府际之间的利益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不仅制约着城市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了省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在这种背景下,安徽省开始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2011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部分行政区划作出调整,将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其中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管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三分巢湖”是安徽省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下的一步大棋,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战略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三分巢湖”的成因分析

(一)合肥市发展状况及限制因素

合肥市是一座年轻的省会城市,由于历史原因,仅仅带有肥西、肥东、长丰三县,城市规模在省会城市中是比较小的,受到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很难发展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因而其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中东部其他省会城市。但是由于合肥市居于安徽省经济和政治中心,其发展速度又相对快于城市发展条件处于劣势的其他省内城市。但从人口、面积和经济实力上来说,其在省内的首位度并不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合肥市确立了其新的枢纽地位,改善了交通运输系统,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新站试验开发区三个重要开发区,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合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行政区划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根据合肥市的城市规划,未来合肥市的城市扩展主方向在南部,其影响必将突破肥东、肥西县的地域范围,与六安地区的舒城、巢湖市的居巢区和庐江县发生摩擦。合肥市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引发了与周围地市在资源、环境和发展方面的矛盾。

(二)芜湖、马鞍山的发展空间受阻

芜湖是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期以来依托出口加工业和港口水运业发展,但是由于城市规模较小,其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邻近的一些港口城市。芜湖作为皖江经济的领军城市,如果要扩大港口的规模和吞吐能力,就必须要跨江发展。长江北岸无为县的裕溪口和二坝等地作为安徽省江北集中区的起步点,是新建码头和沿江工业园区的理想选择,但是它们均归巢湖市管辖。因此出于行政区划上的原因,芜湖市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近几年,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纷纷向长江中上游转移,安徽省应该抓住有利历史时机,将无为县划归芜湖管辖,并将和县沿江一部分地区划为芜湖市辖区,连同二坝一起建立江北新城,以有利于芜湖更加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长江大桥及合巢芜高速公路等资源,为芜湖经济发展创设科学行政区别。

马鞍山是重要的工矿型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它不仅对周边地区都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迫切需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由于马鞍山原来只是作为“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而建,它只辖了一个县,其发展空间较小。因此,调整马鞍山的行政区划,不论是从城市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看,都显得尤为必要。

(三)巢湖市自身不能独立发展

首先,巢湖升格为地级市是一件很仓促的事情,有欠周全。1999年之前,巢湖只是个县级市,由于当时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地区改市和县改市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巢湖地级市的成立非常迅速。但是,仓促成立的巢湖市并没有给巢湖地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巢湖由县改市,更多的只是局限在行政指令的层面。

其次,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经济活力,巢湖市不能对原来下辖的几个县起到足够的辐射带动作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巢湖市人均GDP为13571元,最高的无为县为15456元,最低的庐江县仅有8760元。而巢湖市人民政府所在的居巢区人均GDP为11381元,处在巢湖平均水平之下。由此看来,巢湖市的经济实力同它所管辖的四个县的经济实力平行,它并没有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很难对周边的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

最后,由于历史原因,巢湖市的各个区县之间没有共同的政治经济隶属,再加上巢湖市的各个区县之间的距离较远,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反而各自依赖周边的大城市在发展。比如,庐江县在经济上更多地依托合肥市发展,和县和含山县依托马鞍山发展,无为县依托芜湖市发展,这就使得原巢湖市的1区4县更像是相互独立的经济聚落。

(四)安徽省行政区划存在问题

安徽设有17个地级市,大量地级市的存在不仅导致行政区划复杂,而且在管理上也十分困难,各地区犬齿交错,区域协调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对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整体发展规划也十分不便。同时,大量的地级市也产生了大量的政府机构,造成行政机构臃肿庞大,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昂贵,浪费财政经济资源。此外,安徽地级城市虽然数量多,但市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市均所占国土面积也偏少。由于市级行政区域管理幅度过小,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开放性、扩张性和一体化的需要,因而制约了市域经济做大做强,这也是安徽省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经济辐射力强、带动力大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原因之一。因此,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对已有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安徽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二、“三分巢湖”的影响分析

(一)合肥的变化

本次分拆巢湖市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安徽省省会合肥。从表1可看出,合肥所管辖的面积一下子扩大了4379km2,人口增加263万,扩张后的合肥人口达到708万,面积达到11408km2,从地理规模上来看,合肥已经初步具备了国内第一层级城市的基础。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已变成了合肥市的 “内湖”,合肥将建成一个环湖临江的大城市。这既有利于加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也完善了合肥市的水路交通,同时也可进一步促进巢湖东北岸滨湖新区的发展。从经济上说,合肥得到了一个经济体量过百亿的居巢区,未来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发展将迅速增加。在与中部省会城市的竞争中,南昌、太原等城市势必被甩远,合肥初步具备了与长沙、郑州相抗衡的能力。合肥省会经济发展的提高,将带动合肥经济圈发展,最终将推动整个安徽省的崛起。

表1 三市扩张前后主要指数对比

(二)芜湖的变化

从表1可知,芜湖新增面积2671km2,人口增加154万,扩张后的芜湖面积达5988km2,人口接近400万。其中的无为县是安徽县级经济的领军县,其实力和肥东、肥西不相上下,2010年其经济总量为219.5亿元。合并了无为县的芜湖,2010年的经济总量实际已达1327亿元。无为县境内的二坝有上海华谊超级石化项目,高沟是著名电缆之乡,产值均超百亿元。这将使芜湖市的产业结构得到有益补充。此外,沈巷作为芜湖长江大桥的北桥头堡,是安徽省江北集中区的起步区,江北集中区的并入将有助于芜湖港口的大规模发展。预计新芜湖在2015年经济总量将超过2500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的一线经济强市。

(三)马鞍山的变化

马鞍山获得了和县土地的6/7,人口的5/6,岸线资源的80%以上,还有江北集中区的一大部分,也算是一大受益者。从表1看,马鞍山整体新增面积2241km2,人口98万。扩张后的马鞍山面积将达到3927km2,人口达到252万,面积和人口都翻了一番左右。从经济上说,马鞍山新增的GDP大约在130多亿元。新马鞍山的经济总量也逼近1000亿。刚刚并入马鞍山市的含山县一直号称“铸造之乡”,境内有铸造企业近300家。含山县并入马鞍山市之后,必将继续做强做大自身的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马鞍山产业转型。没有这次划分,马鞍山的发展空间将无从扩大,永远都只是一个人口少、面积小的城市。“三分巢湖”对于马鞍山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四)拆分后的巢湖

巢湖市与周边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相比,是个“经济洼地”,分拆以后,合芜马三市的资源可以向原巢湖市属地流动,促进该区域的发展。从各个县的发展上来看,庐江、无为、含山以及和县4县几无变更,各自的新依附都较原来的巢湖市更好。未来4县的经济发展将得到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自身优势产业也将得到更加有力的发展。尤其是居巢区,临近合肥滨湖新区,发展潜力巨大,必将成为合肥的又一新的大商圈,成为合肥的又一商业中心。

(五)安徽省未来的发展

首先,安徽三分巢湖的行政区划调整,一定意义上优化了区域经济布局。在原来的地区人口、面积、GDP没有任何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撤销巢湖地级市的方式,使得合肥、芜湖、马鞍山3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3座城市也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3市连成一片,有利于打破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布局,整合产业平台,所形成的集群效应能够提升皖江城市带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培育引领安徽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此外,这次调整也极大地促进了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以及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政府工作人员安置、企业搬迁、居民户籍管理等等,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展开工作。此外,这种以行政手段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的方式虽然为这些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活力,但是,由于行政拆分本身具有强制性和非市场性,如果新扩充的城市自身没有较强的容纳能力,也有可能使其自身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因此,“三分巢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利处,也有其风险。如何发挥其利好,规避风险,还需要当地政府在今后的探索中认真思考和研究。

[1]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2.

[2]泛长三角背景下的省会经济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7.

[3]宋迎昌.都市圈——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67.

[4]郑晨.三分巢湖,影响几何[J].中国县域经济报,2011(1).

[5]郭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经纬,2007(4).

[6]谢涤湘.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2).

F061.5

A

1673-1999(2012)04-0090-03

齐伟(1988-),男,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12-06

猜你喜欢
巢湖市马鞍山行政区划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江淮法治(2022年2期)2022-03-17 08:54:16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热烈祝贺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建校五周年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文史春秋(2017年10期)2017-11-29 01:31:42
安徽巢湖市老年大学校歌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农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反思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黄梅戏艺术(2016年3期)2016-07-08 07:34:38
马鞍山村巨变
河北省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