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松
摘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之中,是一项不容小觑的工作。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同时,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论述了现阶段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有效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措施,旨在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出一份薄力。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build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ject in, is a formidable work.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not only closely linke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security will produce certain effe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then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iming at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out a BoLi.
Key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要想确保建筑电气的稳定、安全以及高效,不仅要保证电气系统、配电线路以及低压开关等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同时,还必须设计优质的设计方案,在这一环节里,最为关键的就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所以,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应设计优质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具有高质量。现阶段,我国涌现出了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使得电气施工技术呈现出了复杂化。本文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对策,其次,提出了我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重要环节。
1.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边设计边施工,图纸缺乏完整性
建筑单位在报批完成后,工程整体设计还没有完成就忙着投入施工,而设计单位由于任务较重而没能按时完成设计,因此,使得施工过程中所参照的图纸缺乏完整性。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势必会加大图纸审查难度,并且也使得图纸无法有效的衔接,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严重的影响了工程工期与质量。设计文件作为工程施工与监理的重要依据,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单位应加以重视,对设计过程进行充分的管理、注重设计会签与评审工作,只有这样,才会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1.2设计与规范规定相背离
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设计过程中,没有对电气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结进行充分的设计;未经过认真考虑就采用低压配电系统。由此可以看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完全没有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如果按照这样的施工图纸进行,势必会给工程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建筑低压配电线路截面选择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各种大型的电气设备较多,并且都是单相负荷,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从而导致中线所通过的电流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1.3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是委托给建委质量监督站进行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体系潜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了,具体有以下几点:首先,质量监督站监督的工程项目较多,严重缺乏一批质量监督站人员,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其次,由于行政监督工作具有的特殊性质,因此很容易发生各种腐败现象。另外,有的质量监督站政企不分,将盈利作为主要目标,强制规定检验试块的地点,这样一来,质量监督站在拥有工程质量的监督权利时,也获得了相应的利润。由于他们的这种行为,致使质量监督站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也使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艰难险阻。
1.4人的思想与素质问题
当前,任何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将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管理手段,管理过程中对人的因素比较重视,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也是这样。一方面,建筑企业对于主体部分的质量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安装方面的质量问题。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一味的追求工期,将正规的安装程序简单化;总认为只要工程合同结束,一切事项就完成了,根本没有重视起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有的建筑单位还存在着偷工减料的行为,使得工程存在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对于安装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
2建筑电气施工控制对策
2.1加强工程验收力度,构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要想确保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与良好的使用功能,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对于与规范要求不相符的应不予验收,在进行绝缘与接地测试过程中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对于竣工后的工程,具体验收内容是:对下引线的连接、接地极的埋设、接地线连接、避雷网埋设、接地线连接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另外,承建单位还应配备专业的电气监督人员参与到现场的管理中,严格根据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标准要求进行,严格要求施工设计。工程发包单位应聘请承建资质高的单位负责电气工程施工。
2.2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必须将质量管理贯穿到电气施工的全过程之中,经常性的对整改的项目进行全面的检查,每个月汇报一下质量情况,每周开展一次大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原材料、安全用电、安装部位、使用功能等各个环节阶段,如发现问题,应令其及时的整改;着重对土建与电气专业之间的配合、预埋与穿线工序脱节这两项问题进行检查;将分段检查与整体检查有机的结合,以确保电气施工工程具有良好的效应。
2.3防雷接地措施
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搭接焊位置处的焊缝应饱满、平整,以提高焊接质量;其次,管理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检查每道工序,与要求不相符的焊缝应及时的进行补焊,同时将覆盖的焊渣清理,并涂抹一层防锈漆;另外,《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进行,焊接的长度应是圆钢直径的六倍,所以,不允许采用螺纹钢搭接钢筋。
2.4提高建筑电气安装水平,增强认识
要想确保建筑电气工程具有高质量,就必須要求每位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证书,责任心强,电气安装与电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要高,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电气工程在建筑中具有的重要位置。
3加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管理
对于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而言,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质量与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有效的完成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工程每一位人员所承担的权责必须跟其在企业的级别相符,这种做法会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
3.2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与相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以及地方相关工程建设法规、文件,根据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存在问题,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解决,不可以有不经过同意而私自变更设计的行为发生。
必须执行标准的操作程序,制定与规范要求、工艺标准相符,并且操作性高的质量控制程序。对于没有经过相关人员签字的工序,禁止开展下道工序,记录下每天的事项,以避免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实行质量卡措施,任何一项材料应有完整的资料,如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同时,还要通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签字后方可进入到施工现场,以避免存在劣质材料。同时,应对分部工程的质量加以控制,关键对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
3.3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与土建进行良好的配合,做好强电与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就要求电气专业应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以防止电气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层造成破坏而影响到墙体今后的渗漏;对于需要进行预埋的铁杆、木砖、配电柜基础型钢等各个预埋管件,电气施工人员必须与土建配合好,待土建施工人员到位后,第一时间进行埋入,不可以有遗漏的现象发生。电气安装过程中,管理人员只有将自身的素质与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才能提高质量水平。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电气安装贯穿于工程全过程,所以,电气安装质量的高低直接的影响到了工程的整體质量。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人员就必须将自身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从而促进建筑电气工程持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俊伟.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与监控要点[J].福建建筑,2009,(11)。
[2] 吴立新.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12
[3] 佘远逢、丁 硙..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9.12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