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秋 杨文军 王丽杰 石小晶 王帅 曹信杰 段宏军 张春荣 李秀炜 李霜梅 苏宏图 于怀成
目前尿酸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热点。但在具体的发病机制以及与其他脑血管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是否影响预后等方面仍未达成统一的意见,甚至存在一些相反的结论,同时对尿酸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本课题旨在探讨尿酸与脑卒中的相关性,通过研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从而揭示尿酸在脑卒中发病机制的作用,为脑卒中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1.1 一般资料 严格按照病例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取于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3例(病例组)。严格按照对照组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取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73例(对照组)。病例组纳入标准:(1)发病1周内入院患者;(2)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排除标准:(1)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胰腺疾病、消化道疾病、血液疾病、肿瘤、痛风及肾病史者;(2)近期感染、发热、妊娠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3)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照组排除标准:排除既往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胰腺疾病、消化道疾病、血液疾病、肿瘤、痛风及肾病史者,排除近期感染、发热、妊娠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制定统一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病史进行系统回顾并确定统一的研究方法。
1.2.2 由本院化验室对入组病例的抽取血清进行化验:病例组为入院第2天空腹抽血,对照组空腹抽血。化验项目包括尿酸、血脂系列、同型半胱氨酸等。体重指数(BMI)=kg/m2。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用直线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血清各项指标变化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BMI、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一般临床特征及尿酸水平比较±s
表1 一般临床特征及尿酸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年龄(岁)BMI(kg/m2)甘油三酯(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病例组(n=183) 63±11 25±4* 1.8±0.3* 0.78±0.31* 3.43±0.35*对照组(n=73)62 ±10 24 ±4 1.5 ±0.4 1.01 ±0.29 3.01 ±0.29组别 总胆固醇(mmol/L)血糖(mmol/L)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尿酸(μmol/L)病例组(n=183) 4.6±0.8 6.0±2.4* 143±23* 88±16* 18±7* 336±81*对照组(n=73) 4.4±0.7 5.6±1.8 131±16 76±13 12±7 304±79
2.2 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尿酸与BMI、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性别呈负相关(P <0.05)。见表2。
2.3 尿酸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尿酸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与BMI、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正常产物,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均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从而造成高尿酸血症,同时尿酸是人体主要的内源性水溶性抗氧化剂之一,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有害的影响。目前有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关[1]。同时许多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涉及一系列代谢异常,这些异常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Weir等[2]研究发现高尿酸是卒中预后不良及卒中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尿酸可能通过下列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起关键作用[3]:(1)尿酸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在血液中物理溶解度很低,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结晶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害血管内膜。(2)尿酸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在血栓形成早期促进血小板血栓形成,同时尿酸盐结晶可激活血小板,提示尿酸升高时有增加脑血管栓塞的可能。(3)尿酸伴随氧自由基生成,尿酸盐结晶可以诱发炎性反应,而炎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4)血尿酸升高可使血循环中的内皮素增高,诱发和加重脑血管病。本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尿酸与急性脑梗死有关。
表2 血清尿酸与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表3 尿酸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吸烟等,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为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糖影响动脉硬化过程。本文对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尿酸与BMI、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性别呈显著负相关(P <0.05);以尿酸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与BMI、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是构成动脉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低密度脂蛋白中富含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三酰甘油中含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进一步降解为低密度脂蛋白,当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时,可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导致动脉硬化增强[4]。血尿酸通过促进LDL-C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增加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血小板聚集以及尿酸盐结晶损伤动脉内膜等作用,影响动脉硬化的发生[5]。此外,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微血管病变,加重肾功能损害,影响尿酸排泄,血尿酸升高;同时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肾脏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6]。
综上所述,尿酸有可能参与糖脂代谢过程以及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从而影响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发生,控制尿酸水平对于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以及减少脑卒中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1 陈清棠主编.临床神经病学.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8.
2 Weir CJ,Muir SW,Walters MR,et al.Serum urate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 and future vascular events after acute stroke.Stroke,2003,34:1951-1956.
3 程多智,康敏,毛达勇,等.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河北医药,2011,32:1791-1792.
4 张明,霍海洋,李占全.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33-35.
5 Nieto FJ,Iribarren C,Gross MD,et al.Uric acid and serum antioxidant capacity:a reaction to a the roscle rosis.Atherosclerosis,2000,148:131-139.
6 李雪梅,成丽岚,张东然,等.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分析.河北医药,2011,33:282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