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壮,郭向民,于 涛,李朝华,杨 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能源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136)
分光光度法即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得到溶液离子含量。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成正比[1],所以分光光度法可用于腐蚀试验中的动力学分析。通过测定腐蚀液中Fe离子含量得到腐蚀速率。
TRIP钢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新型廉价钢种,在工业界有着广泛的用途[2]。低合金钢中化学成分的微小变化会对其腐蚀性能产生较大影响[3]。而海洋结构钢中 Cu 、Ni、Cr、Al等正好是新型TRIP钢所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探讨TRIP钢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机理极为必要。本文对四种不同成分TRIP钢分别进行了全浸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4种试样的腐蚀速率,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通过探讨合金元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研究了TRIP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实验用钢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腐蚀试剂为3.5%NaCl溶液,分光光度法试剂用浓盐酸、羟胺溶液、醋酸铵缓冲溶液、醋酸钠溶液、二氮杂菲溶液以及铁标准溶液。
采用Pe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并计算腐蚀速率,借助于QUANTA600型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试样进行表面形貌观察。
腐蚀实验执行GB 7901-1999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腐蚀实验前将试样加工后磨光至粗糙度Ra=1.6的100 mm×50 mm×4 mm试样后进行清洗。每种钢采用3个平行试样。采用分析纯NaCl及去离子水配制的质量分数为3.5%NaCl溶液作为腐蚀介质,用量为每个试样250 ml。腐蚀实验时间分为6个周期,每周期60 h。分光光度实验为腐蚀实验每1周期取其腐蚀溶液50 ml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Fe离子含量,计算出腐蚀速率。最后,取出腐蚀360 h后的试样进行表面形貌观察。
表1 钢的化学成分%(wt)
分光光度法所测得的校准曲线如图1。由图1可知,在溶液中微量Fe的含量(ρ(mg/L))与溶液的吸光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四种钢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
计算所得的室温腐蚀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腐蚀初期,4种钢都呈现出较大的腐蚀速率,但差异并不大。第一周期过后,4种试样遵循碳钢的一般腐蚀规律,腐蚀速率均有所下降。其中D钢腐蚀速率明显减小。宏观观察,D钢腐蚀产物完整的覆盖整个试样表面,其余3种试样均出现较大面积腐蚀产物。这是由于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阻碍了基体与腐蚀介质的接触,从而降低腐蚀速率。B钢在第二周期之后腐蚀速率一直较小,而A钢腐蚀速率一直最大,C钢腐蚀速率适中。这表明含合金元素较多的B钢与D钢耐腐蚀性能要明显好于含合金元素较少的C钢,而C钢又比不含合金元素的A钢耐蚀。在腐蚀实验后期,B钢与D钢腐蚀速率要远小于C钢和A钢。
A、B、C、D钢4种试样全浸腐蚀360 h后扫描电镜下的表面形貌为图3(a)、图3(b)、图3(c)、图3(d)。图3中白色为腐蚀产物,黑色为腐蚀坑。由图3可以看出,A钢与C钢试样锈层较为疏松,B钢与D钢腐蚀产物较为致密,腐蚀速率的大小与锈层的致密度有直接的关系。由图3分析可知,A钢腐蚀速率最大,C钢次之,B钢与D钢腐蚀速率相对于A钢和C钢要小很多,锈层形貌特征与腐蚀试验所测的腐蚀速率完全相符。
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Fe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可用公式(1)表示
式中,A是吸光度;I0是入射辐射强度;I1是透过原子蒸汽吸收层的透射辐射强度;K是吸收系数;C是样品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L是原子吸收层的厚度[4]。具体操作依照二氮杂菲法。溶液加入酸和羟氨后煮沸,使铁溶解并还原成二价态。1个亚铁原子核3个二氮杂菲分子整合生成橘红色络合物。有色溶液服从比尔定律[4]。
分光光度实验时,首先绘制吸光度对铁的毫克数的校准曲线;然后用二氮杂菲法测定所取腐蚀液中的Fe离子含量;最后使用校准曲线,将测得的光度计读数转换成铁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腐蚀速率。
TRIP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5-6],分阴阳两极进行
在上述反应中,Cl-虽不直接参与反应,但其导电作用会降低阴阳极之间的电阻,加速腐蚀过程。同时会使钢表面难以形成稳定性锈层[8]。而合金元素Mo能够以MoO42-的形式溶解,吸附于基体表面,抑制 Cl-的破坏作用[9],所以含 Mo的D钢腐蚀速率较小,锈层也最致密。
钢中加入的Cu、Ni、Mo等合金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要远高于Fe,而理论上电极电势较高则不易被腐蚀。将平衡电位较高的合金元素加入平衡电位较低的基体中,能使其热力学稳定性提高,其耐蚀性也会相应提高[7]。所以加入合金元素较多的B钢与D钢腐蚀速率要明显低于A钢和C钢,而A钢由于不含这种平衡电位较高的合金元素,其腐蚀速率最大。
合金元素在锈层中的富集程度对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10-11]。添加合金元素能够使钢表面形成致密的腐蚀产物,在其表面会形成具有保护性的稳定致密锈层,可以有效的阻滞腐蚀过程的进行[12]。富集合金元素的锈层会更致密,使腐蚀速率降低[13]。
图3 四种钢腐蚀360h后的表面形貌 (a)A钢,(b)B钢,(c)C钢,(d)D钢
Cu、Cr等合金元素富集在锈层以及锈层与基体的界面中,对于锈层的致密性和锈层的粘附性有很大的作用[14],而Cu在海水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效果[15],所以不含 Cu的 A钢腐蚀速率最大,Cr在锈层和基体界面中富集,在Fe腐蚀生成FeOOH的过程中会取代部分Fe形成α-CrxFe1-xOOH,这会使锈层具有较好的阳离子选择性,阻碍Cl-的进入。Cr同时又和Mo有助于钢基体在海水中的抗点蚀和抗缝隙腐蚀性能[16],这在以点蚀为主的腐蚀初期表现尤为明显,含Cr、Mo的D钢腐蚀初期腐蚀速率最小。
Cr、Ni、Cu、Mo 等合金元素加入到 TRIP 钢中,随着腐蚀的进行,将扩散而富集在钢表面,降低锈层导电性,阻碍腐蚀产物的快速增长。合金元素在锈层/钢表面界面富集,使局部区域的物相组成晶体发育受限,使锈层中难以形成结晶性物质,在锈层上也就不易产生微裂纹或间隙,从而抑制基体与腐蚀介质的进一步反应。
(1)微量Fe溶液的吸光度与其Fe离子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添加合金元素较多的B、D钢相对于含合金元素较少的A、C钢有明显的耐蚀性。
(2)腐蚀试验后表面形貌观察,四种试样表面均有大面积腐蚀产物形成。其中D钢表面锈层最为致密,其次是B钢、C钢。A钢表面锈层相对最为疏松。
(3)添加合金元素较多的B钢与D钢钢获得了相对较好的耐蚀效果,这是由于 Cu、Ni、Cr、Al等合金元素在锈层及锈层与基体界面中的富集改变了TRIP钢的电化学性质所造成的。
[1]黄杉生.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Z.Li,D.Wu.Effects of hot deformation and subsequent austemperin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silicon and low silicon TRIP steel[J].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4(2):168 -176.
[3]唐代明.TRIP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和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J].钢铁研究学报,2008,20(1):1 -4.
[4]姜新其.分光光度法测定冲洗液中微量杂质[J].中国氯碱,2004(4):36-39.
[5]刘秀晨,安成强,崔作兴,等.金属腐蚀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6] Yue Lijie,Wang Longmei,Han Jinsheng.Effets of rare earth on inclusion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10PCuRe weatheringsteel[J].Journal ofRare Earths,2010,28(6):952 -956.
[7]张全成,王建军,吴建生,等.锈层离子选择性对耐候钢抗海洋性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1,37(2):193 -195.
[8]何业东,齐惠滨.材料腐蚀与防护概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张全成.大气腐蚀过程中耐候钢表面保护性锈层的表征及其改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2.
[10]岳丽杰.Cu-P-RE耐候钢中稀土行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6.
[11]张全成,吴建生.暴露1年的耐大气腐蚀用钢表面锈层分析[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1,21(5):298-299.
[12]杨晓芳,郑文龙.暴露2年的碳钢与耐候钢表面锈层分析[J].腐蚀与防护,2002,23(3):97 -101.
[13]梁彩凤,侯文泰.碳钢及低合金钢8年大气暴露腐蚀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7(3):183.
[14]Wang Z F,Li PH,Guan Y,et al.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ultra-low carbon bainitic steel[J].Corros.Sci,2009,51(5):954 -961.
[15]Husnu G,Kazimierz D,Gozen B,et al.Evalu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brass-118 in artificial seawater by benzotriazole using dynamic EIS [J].Corros.Sci,2009,51(11):2573 -2579.
[16]Robert E,Melchers.Effect of small compositional on marine immersion corrision of low alloy steels[J].Corrosion Science,2004,46:1669 -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