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医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调查研究

2012-09-28 01:31:10王强庆薛宇洋郭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人际生源

王强庆 薛宇洋郭 鑫

(河北联合大学党委组织部,①心理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高等院校医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调查研究

王强庆 薛宇洋①郭 鑫①

(河北联合大学党委组织部,①心理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①目的 调查本科院校医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况,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②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人际信任量表对2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③结果 医学生SADS在性别、生源地域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30,P>0.05;t=-0.60,P>0.05);医学生SADS在独生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t=2.82,P<0.05);医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生源地域及独生子女与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10,P>0.05;t=1.12,P>0.05;t=0.34,P>0.05);SADS总分及社交回避与人际信任均呈显著相关(r=-0.21,P<0.05;r=-0.22,P<0.05);社交苦恼与人际信任无相关性(r=-0.16,P<0.05)。④结论 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更易产生社交苦恼与焦虑;人际信任度越高,社交苦恼就越少。

医学生 人际信任 社交回避及苦恼

Hosmer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收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选择行为。基于研究的需要,研究者将信任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卢曼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人际信任是对个体的信任,有时又称为人格信任。社交是一种人际交往行为,它往往表现了一个人性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相关研究报告中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回避及内心的苦恼,有些大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交际困难,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他们自我封闭,从而变得孤独、抑郁,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未来的发展。目前,对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因素研究已很丰富,例如缺陷感、社会行为、个人性格等,但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次调查以唐山某院校医学生为对象,旨在探讨医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唐山某高校1~3年级200名本科医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97.5%。其中男55人(28.21%),女140人(71.79%);生源地城镇70人(35.90%),生源地乡村125人(64.10%);独生子女62人(31.79%),非独生子女133人(68.21%)。

1.2 工具 人际信任量表:共有25个项目,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和不同社会角色,且多数项目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度有关,但也有一些项目与对未来社会的乐观程度有关。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量表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低)至125分(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共有28个条目,其中14项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项用于评定社交苦恼,采用5级评分制。

1.3 统计学处理 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状况及差异分析 结果显示,医学生SADS在性别、生源地域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生SADS在独生子女与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情况分析(±s)

表1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情况分析(±s)

注:*表示P<0.01

项目 SADS总分t P性别9.15±4.87 -0.30 >0.05女9.59±5.99生源地域城镇 9.03±5.29 -0.60 >0.05农村 9.77±6.03独生子女与否独生 12.04±5.63 2.82*<0.01非独生男8.49±5.52

2.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状况及差异分析 结果显示,医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生源地域及独生子女与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情况分析(±s)

表2 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情况分析(±s)

项目 人际信任t P性别75.65±5.34 75.90±8.52 0.10 >0.05女75.75±5.24地域城镇 76.69±6.79 1.12 >0.05农村 75.25±5.51独生与否独生 76.11±7.58 0.34 >0.05非独生男

2.3 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与SADS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SADS总分及社交回避与人际信任均呈显著相关;社交苦恼与人际信任无相关性。见表3。

表3 人际信任与SADS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性分析(r)

3 讨论

3.1 独生子女与否在SADS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独生子女所处家庭环境有关 独生子女父母和祖辈家庭溺爱娇宠,他们没有年龄较近的兄弟姐妹相处,较非独生子女相对孤单,依赖性比较强。同时来自父母的期望值比较高,已给孩子造成压力。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性格成型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锻炼对个体性格成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差于非独生子女。作为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与老师、同学,与集体的沟通。特别要开展一些集体形式的活动,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从而弥补他们在家庭社交锻炼中的不足。

3.2 SADS总分及社交回避与人际信任均呈显著相关,说明在社交活动中,回避现象越严重,对他人信任度越低。对此我们建议,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地培养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通过集体活动,引导他们肯定他人、互相帮助、积极热情,让他们看到良好人际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减少苦闷情绪。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求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有某些不好的品质就会感到失望。大学生应该保持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理解的交往品质,以度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

[1] Hosmer,L.T..Turst.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2):379

[2]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11

[3] 邓湘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障碍相关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3(4):66

[4] 梁执群,卢 莉,籍继颖,等.某医科大学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18

[5] 宋广文,郝丙辉.学生社交回避行为、苦恼体验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33

[6] 杨 群,徐莎莎,曹宝花,等.护生和医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5):80

(2011-10-08 收稿)(王一伊 编辑)

G 64

A

2095-2694(2012)05-739-02

河北社科联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203021)。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人际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搞好人际『弱』关系
图说
遵义(2018年21期)2018-11-19 06:34:56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独生子女需要的是保障而非奖励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