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祥, 段曰汤, 金 杰, 马开华, 赵琼玲,瞿文林, 李 丽, 陈杉艳, 沙毓沧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元谋 651300)
余 甘 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系 大 戟 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中唯一果实可鲜食的植物,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俗名橄榄、滇橄榄、庵摩勒、庵婆罗果、牛甘果等[1]。余甘子原产东南亚热带区的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中国,分布区涵盖了70~122°E,1~29°N的广大地域[2],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福建、广东、四川、贵州、台湾、海南等省区[3]。云南余甘子野生资源相当丰富,分布面积最大,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澜沧江和怒江等五大水系流域[4],是目前云南省不需作任何前期投入、贮量最大的野生资源。余甘子果实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化工应用和生态恢复治理等功能。目前,在余甘子主产区已形成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5]。随着余甘子产业的发展,纯林种植面积扩大,病虫种类不断增加,危害加重,严重影响其开花、结果和果品质量。然而有关云南地区余甘子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状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还未系统、深入。本文对云南余甘子资源重点分布区和主要栽培区进行了余甘子病虫害的系统调查。明确了云南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及危害现状,并指出在今后生产中可能造成极大损失的病、虫,为余甘子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保证云南余甘子的安全生产。
在云南省12个地州市近20个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展开调查,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余甘子种质圃为长期病虫害观测点,观测病、虫的发生及危害规律。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余甘子种质资源圃为基点,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和田间系统观测,初步了解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及为害程度。并于2010年和2011年在云南省近20个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以踏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调查。在不同生态区的实地调查中,记录了危害余甘子的各种病虫发生情况,对病害症状、害虫及其危害状进行拍照,并采集相应的病虫标本带回室内,依据具有分类价值的形态学特征,参照有关文献资料和工具书分别进行鉴定[6]。
通过调查发现在云南地区余甘子上病、虫有17种,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见下表。
表1 云南省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调查1)
续表1
2.2.1 锈病
经采样送检初步确定病原菌为锈菌目,伞锈菌属(Raveneliasp.)真菌[7]。性孢子器埋于表皮下,无侧丝,有包被;夏孢子黄褐色、拟卵形,外壁具细密小刺,芽孔6~8个散生;冬孢子单细胞,栗色,并以侧面互相连接成棕褐色的头状体,下方有1个白色的囊体,孢子柄由菌丝束组成。该病在云南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是危害余甘子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病害。在干热河谷区病害发生高峰期为每年4-5月和8-10月,尤以10月发生最为严重。锈孢子于枝条和凋落在地的枯枝落叶上越冬,成为该病的初次侵染源。翌年,在树体长出嫩枝叶时孢子萌发开始为害,在展开的新叶上形成新的锈孢子。成熟的锈孢子随风、雨飞散传播,造成再次危害。调查结果显示病害在温湿度和降雨量达到有利条件时,约一个月即可从初侵染达到发病高峰。4月萌出春梢时病害在春梢叶片上开始零星发生,于5月中旬出现全年第一个发生高峰。在抽出秋梢的8月,由于前期出现过病害发生的一个高峰期,造成再侵染的病菌基数较高,在气候环境因素有利的条件下病害迅速流行发展,所以在10月份病情指数上升明显,造成秋季秋梢上的发病高峰。
2.2.2 乌桕黄毒蛾
乌桕黄毒蛾[Euproctis bipunctapex(Hampson)]属鳞翅目,毒蛾科害虫。在云南地区该虫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干粗皮裂缝或伤疤处作茧越冬。翌年3-4月活动,5月幼虫老熟后群集于树下枯枝、落叶堆内和根际四周的土中化蛹,6月开始出现成虫。成虫交配后产卵在叶背面,卵期约15d。乌桕黄毒蛾主要以幼虫聚集啃食叶片造成危害,由于2代幼虫分别于6-7月、8-10月产生,故6-10月对余甘子的为害最为严重。乌桕黄毒蛾茧黄褐色,较薄,附有白色毒毛。老熟幼虫长约为25mm,体黄褐色,头黑褐色,体背部有成对黑色毛瘤,其上有白色毒毛。成虫体长约为13mm,翅展约32mm,体密生橙黄色绒毛,前翅顶角有1个黄色三角区,内有2个明显的小黑斑,前翅臀角区与后翅外缘均为黄色,其余部分为褐色。
2.2.3 咖啡豹蠹蛾
调查中发现为害余甘子的木蠹蛾主要有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和相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baibarana (Matsumura)],但以前者为害较多。咖啡豹蠹蛾在云南地区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取食越冬,越冬态不甚明显。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变暖,树体萌芽后,幼虫开始取食为害。幼虫期约300d。4-5月化蛹,历时约25d。羽化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于5月中旬至7月中旬交配后产卵,卵期约15d,卵单产或数粒黏结成卵块于嫩枝梢尖叶片及树皮缝隙或树干伤口内。咖啡豹蠹蛾成虫活跃,具较强飞翔能力,喜阴凉隐蔽环境,白天多在枝叶浓密、背阴、阴凉叶片背面或半阴凉的杂草丛中隐蔽不动,夜间取食,对光及糖酒醋液具有趋性。
2.2.4 澳洲吹绵蚧
通过定点、定期调查,为害余甘子的介壳虫以澳洲吹绵蚧(Iceryapurchasi Maskell)最为常见。澳洲吹绵蚧雌成虫虫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橘红色或暗红色,腹面平坦,背面隆起,体表生有黑色短毛,无翅,触角和足均为黑色,腹部背面附有白色海绵状蜡质卵囊。雄成虫比雌成虫小,长约2.8mm,橘红色,前翅狭长,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卵呈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为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色蜡粉,密集于卵囊内。初孵若虫呈椭圆形,橙黄色,后呈红褐色,上覆黄色蜡粉。2龄时雌雄易分,雄虫体长而狭,体被蜡粉及银色细长蜡丝。吹绵蚧在4-10月都可为害,为害盛期为5月上旬、7月中旬和10月上旬,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11月中下旬若虫和雌成虫在枝干裂缝或树干附近松土、杂草上开始越冬。
野生状态的余甘子与其他树种形成稀疏灌丛很少有集中连片分布,病虫大暴发的几率较低,但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人工纯林种植面积扩大,病虫害大发生的潜在危险较大。通过2年的时间,对云南12个地州市近20个余甘子资源分布区和固定种植观测地的调查,在室内整理、分类、镜检,初步确定了区域内目前为害余甘子的大袋蛾、乌桕黄毒蛾、米字蝽、桃蚜等14种害虫,锈病、炭疽病、煤污病3种病害,其中4种病虫发生趋势与危害程度相对严重。依据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及生物学特点及笔者的部分田间试验观测结果,并参考相关资料,提出如下防治建议。
锈病的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增加林间通风透光性;加强管理,及时清理林间病残枝、落叶和杂草。化学药剂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兑水喷雾,隔10~15d喷1次,连续喷2~3次。
乌桕黄毒蛾的防治方法:利用幼虫喜群集在树下潜伏的习性,在树下堆放石块集中诱杀;清除林间杂草及枯枝落叶,消除害虫越冬和化蛹场所以减少越冬虫源;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盛期使用杀虫灯,并配合性诱剂使用,提高成虫诱杀效果。化学防治可选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或2.5%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进行1~2次喷雾防治,在6、8月为害高峰期可缩短用药间隔天数和适当增加用药量。
澳洲吹绵蚧的防治方法:加强管护,疏删过密枝、交叉荫蔽枝以提高林间的通风透光性;虫量大、集聚于个别枝条及树干时可用钢丝刷或竹木片刮除、刷净树干;及时清除林间和附近的杂草,消除澳洲吹绵蚧越冬场所减少虫源。在初龄若虫扩散时用40%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机油乳剂100倍液进行3~4次喷雾防治。
咖啡豹蠹蛾的防治方法:经常检查树体,发现蛀孔和虫粪时,用棉花蘸乐果乳油堵塞洞口闷杀幼虫;冬季清园,修除虫枝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对于成年受害树,可在受害部位刮除树干粗皮,包一圈浸有40%乐果乳油10倍液的布条或旧报纸,再在外面包上塑料薄膜,此法具有长期的防治效果;喷药防治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40%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效果较佳。间隔7~10d,连喷2~3次。
[1] 杨顺楷,杨亚力,杨维力.余甘子资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14(6):946-954.
[2] 李巧明,赵建立.云南干热河谷地区余甘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7,15(1):84-91.
[3] Perianayagam J B,Sharma S K,Aney Joseph,et al.Evaluation of 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activity of Emblica officinalis Gaertn[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4,95(1):83-85.
[4] 吴睿,谷勇.云南野生余甘子单株选优的协方差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2,27(3):4-8.
[5] 赵虹,李绍家,唐莉英.不同成熟期的余甘果实主要成分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2):112-113.
[6] 邱强.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