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2-09-27 11:20吴海峰周天寒何丽芳方明金
重庆医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重庆市医疗机构全市

潘 伦,吴海峰△,何 坪,周天寒,何丽芳,方明金

(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 401331;2.重庆市卫生局 401147)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足见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关注。相比其他西部省份,重庆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相对迟缓,资源相对不足。为振兴重庆市的中医药事业,使其蓬勃发展,首先须摸清该地区中医药资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多个指标的对比,对重庆市3个区域2010年的中医药情况进行现状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重庆市40个区县,按重庆“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将其分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3个地区。其中,为了突出主城区的中医资源,特在一小时经济圈中单列该区域,但不与其他2个地区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采取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方法进行分析,定量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卫生局中医处《2010年区县中医药情况统计表》,并对重庆市中医药事业主管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重庆市辖40个区县,共308个乡,589个镇,129个街道办事处,2 066个居委会,9 065个村委会。截止2010年11月,全市人口2 884.62万人(数据来源于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为7 894.24亿元(数据来源于2010年重庆市统计局),人均27 367元。全市医疗机构共计16 183个(不含开县),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7个,社区服务站375个,乡镇卫生院978个,村卫生室10 878个。卫生技术人员共78 666人,其中,乡村医生25 833人,开放病床数82 976张。2010年医疗业务总收入106.48亿元。3个区域比较,2010年人口数、2010年GDP、医疗机构总病床数、2010年医疗业务总收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中医医疗机构现状 全市中医疗机构数1 981个,其中,卫生部门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53个,其他部门主办的10个,民营机构12个,中、西医个体诊所1 906个。全市2010年中医医疗机构的百分比为11.85%,这一数字低于全国水平(2009年为12.3%)[1]。3个区域比较,中医医疗机构占区域医疗机构的比例和中医医疗机构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渝东南地区中医医疗机构比例为6.92%,每万人

表1 “一圈两翼”地区的基本情况

中医医疗机构数仅为0.42个,为全市最低。见表2。

表2 2010年“一圈两翼”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现状的比较

表3 2010年“一圈两翼”地区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比较(%)

2.3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情况 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2010年重庆市同时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的乡镇卫生院有907个,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达到7 969个,同时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65个,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站有337个。见表3。

2.4 中医病床数现状 全市中医病床数(含中医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共11 713张,每千人中医病床数见表4。

2.5 中医医疗业务收入和财政投入现状 2010年,全市中医药收入(含中医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18.47亿元。各级财政投入26 950.9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 214.3万元,市财政投入2 263.1万元,区县财政投入17 648.5万元。见表5。

2.6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全市中医药技术人员总数16 109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8 478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1 075人,中医护士1 261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1 836人。主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共77人,副主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697人,中医类乡村医生10 666人。

表4 2010年“一圈两翼”地区中医病床数现状

表5 2010年“一圈两翼”地区中医医疗业务收入和财政投入

3 讨 论

近些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主要表现在“一圈”与“两翼”区域之间的差异[2-4]。从数据上看,渝东南地区GDP总量最低,渝东北地区人均GDP最低。渝东南地区中医医疗机构比例为6.92%,每万人中医医疗机构数仅为0.42,为全市最低。从这一情况分析,可能是由于当地中医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所造成。3个区域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都比较低,这与张学清等[5]针对4个西部省市(甘肃、广西、四川及重庆)的185所村卫生室所做的现状调查基本一致。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调查显示渝东北地区中医类乡村医生人数最多,主城区最少,这可能是由于主城区城镇化率较高[6],对乡村医生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对重庆市3个区域的中医药情况现状分析,作者认为:(1)一小时经济圈由于区位优势,聚集了较多的中医药资源,但该地区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高级人才培养、财政投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2)渝东北地区拥有较多的中医药资源,比较重视中医药发展,但存在中医药机构规模偏小,中药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3)渝东南地区比较重视中医药发展,但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导致该区域基层中医药相关人才匮乏、业务收入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建议:(1)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优化全市资源配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颁布,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7]。目前,重庆市财政对中医药的投入不足,在“十二五”期间,应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和挖掘传统医学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突出中医特色,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此外,由于重庆市GDP和中医药资源分布不均衡,政府应统筹协调,特别是加大对渝东南地区的扶持力度及对渝东北地区中药人才的培养力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整合资源,增加投入。(2)重视中医药高等教育,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独立的中医药本科院校,不仅难以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更会影响当地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人力资源是提供中医药服务最重要的生产要素[8]。建国初期,重庆市曾吸引和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冉雪峰、方药中等都曾在重庆任教、行医。由于没有独立的中医药本科院校,他们先后离开重庆。目前,全市中医药研发人员和设备分散,各自为阵,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高,成果转化困难,创新科技人才少,断层现象严重,代表行业水平的科技领军人物奇缺,科研学术团队和梯队建设不够理想,这些因素导致重庆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重庆市应加快设置独立中医药本科院校的步伐,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医疗、科研的带动作用[9-11],这不仅对重庆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还能提升重庆市的中医药总体水平,振兴和促进重庆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重视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保健作用。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老年人比例大,慢性疾病多,卫生资源偏少[12]。传统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将其引进社区、农村等基层,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难题,也符合基层卫生服务低投入、高效益、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13-14]。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了中医药的“预防保健”作用。中医自古就植根于民众,诊断凭的是“望、闻、问、切”,治疗凭的是草药、针灸、推拿,相比现代的大型诊疗仪器,中医在基层更容易发挥作用。

从重庆市情况来看,还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开展中医药服务,已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中,人员素质参差不起、相应的设施缺乏、人员待遇较低,这些因素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15],把基层医疗机构真正建设成为中医药服务的前沿阵地。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EB/OL].(2010)[2011-09-10].http://www.satcm.gov.cn/1987-2010/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main.htm.

[2] 马会娟.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 熊正贤.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2008,6(18):107-109.

[4] 邓高权.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02X):165-169.

[5] 张学清,席晶晶,崔颖.西部四省村卫生室基本卫生服务能力现况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5):353-355.

[6]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1%人口调查办公室.2009年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0-02-05)[2011-09-10].http://www.docin.com/p-53491085.html.

[7] 王淑军.从“十二五”规划看中医药新布局[N].中国中医药报,2011-03-23(1).

[8] 洪宝林,黄晓静,郑晓宇,等.2007年至2009年全国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力资源存量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9):767-769.

[9] 董杰.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73-76.

[10]张莉.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互动理论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8(5):175-177.

[11]张小刚.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42-44.

[12]于德志.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73-76.

[13]陈璐,鲁静,陈磊.中医药进社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3-4.

[14]刘燕玲.八成百姓满意中医药进社区[J].社区医学杂志,2006,4(04X):76-77.

[15]明确发展目标 部署重点工作 推进“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2):3-5.

猜你喜欢
重庆市医疗机构全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