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功友 石红梅
(吉首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吉首大学2008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融智学框架下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创新性研究与实践:以学分制为导向”的课题研究成果。
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但同时“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被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1]这样的培养目标无疑给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因此,新大纲颁布10多年以来,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虽说成绩斐然,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能忽视。赵东升通过对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现状调查后指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理念还处在艰难的探索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把新型的教学理论应用到英语专业基础教学并没有一致的看法”。[2]推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改革,加大对新理论的应用力度,已成形势所迫。由于与语言学的亲缘关系,融智学先进的理论设想和实效的应用研究恰好切合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改革之需。本文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置于融智学的视域下进行分析,旨在为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摆脱困境探索新的出路。
教学是一种培养智能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依赖智能的活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无外乎是对人的智能进行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新的更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智学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智能”概念,从而革新了智能观念,拓宽了人类对智能的认识视野。与此同时,融智学还提出了“生产式教学模式”,从教学技术上拓宽了教学改革的空间。这是融智学对教学改革的两大新的理论贡献。
(一)协同智能观。协同智能是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概念,也可以说是除了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外的第三种智能。在《理性的标准的协同智能模型》一文中, 邹晓辉对协同智能做了不同维度的阐释:“理论上指:狭义融智学定义的顶级的智能观,如:融通、融合的智能观,即:基于‘人与机、机与机、机与人、(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的)人与人’的‘合理分工、开放互动、高度协作、优势互补’的‘协同智能’观。工程上指:‘协同智能计算系统’”。[3]而在《融智学的观点和方法》一文中,邹晓辉进一步指出,“通过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合理分工、开放互动、高度协作、优势互补而形成狭义的协同智能,一方面,可开辟一条坦途以解决机器翻译及中文信息处理与理解等人工智能领域举世公认的消歧难题。另一方面,可建构一种在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机与人之间进行大协作、大融通、大融合的“产、学、研、用、算”一体化的融智活动方式”。[3]由此可见,协同智能观不仅拓宽了人类对智能认识的视野,而且为涉及人类智能的活动组织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于教学活动,智能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教学实践的基础。因此教学改革就必须将智能纳入改革的对象范畴之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必须让智能更好地发挥基础性和促进性作用。有一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师生智能水平越高,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就会越好。但传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只能依赖人类智能本身,而人类智能提升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致使智能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不很明显,从而使得提升和应用智能双向改革思维也成为一个盲区。协同智能观给我们教学观念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生产式教学模式。生产式教学模式是邹晓辉针对传统消费式教学提出的,其全称是“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此概念是“应用融智学”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以双语工具和多科知识平台为基础,以通过一体化管理解放和整合师生双方的智力劳动为目的,以“产、学、研、用、算”有机结合为特征;其作用有二:“一方面是方便计算机辅助教学;另一方面是方便广大师生与遍布各级学校乃至校外的网络化计算机系统之间“产、学、研、用、算”一体化的大协作、大融通、大融合”。[4]“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具体的操作范式、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等方面预留了很大的探讨空间——而这正是广大师生的用武之地,支持该模式的理念本身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启发和影响则是相当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该理念直接指向了教学活动的产出环节,强调了学习的高效省时。与此同时,强调了产出,也就是强调了创新,这正是21世纪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即培养创新人才。其次,该理念强调了合作,也就是强调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互联网普及和信息爆炸的新世纪,作为学习需要的信息、知识在哪儿都不缺。但良好的合作环境那是学校才能提供的。
英语专业四年教学过程被分成基础阶段和高年级两个阶段,是外语专业特殊性的体现,更是新时期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两个阶段教学安排各有侧重:基础阶段,顾名思义,就要是侧重于英语专业基本功,即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而高年级阶段教学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因此,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既有自己特殊的使命,也有自己独有的教改要求。
(一)教学任务与特点分析。要认识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的特点,首先得弄清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新《大纲》明确指出,“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5]也就是说,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英语基本功的培养,分而述之,就是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将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置于“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语境下,并与高年级教学任务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所具有的独有特点。
首先,基础性。这里的基础性,不是指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简单容易,而是指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作为专业立足之根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于英语专业本身,基础阶段教学是根本;相对于其他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是体现专业特色的标志。新《大纲》在教学原则部分也有明确说明,“语言基本功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俗地说,复合型英语人才与其他专业相比,其优势就在于英语基本功要强于其他专业。
其次,艰巨性。通读新《大纲》,我们会发现,因为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整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了。再加上进入高年级以后,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会占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更显艰巨。
最后,延展性。根据新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基本功训练是贯彻整个英语专业四年教学过程的。“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5]这是因为英语专业基本功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正因为如此看,基础阶段本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教学任务将会被延伸至高年级阶段。否则,毕业生将达不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这就意味着,如果基础阶段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高年级的教学任务就会变得异常繁重。
(二)教学质量及教改要求分析。就目前而言,要想了解我国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质量水平,有一个很好的参数就是全国外语院校都在参与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因为《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明确表述,“本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学完英语专业四级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推动校际交流学习的一种手段。”[6]
而从2004年新《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实施7年以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全国平均过级率均在60%上下浮动(具体见表1)。也就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二学习结束时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人刚好接近一半多一点,其余则为不 达标学生。考虑到外语院校和综合实力较强综合性大学过级率接近100%,其他院校的过级率会更低,因此,这个数据至少能强有力地说明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许多高校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效果还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许多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部分都还未走出费时低效的窘境。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最大的要求是如何能找到一种高效省时的教学模式,从而缓减目前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的巨大压力,也真真切切提高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质量,从而保障英语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让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表1
该数据来自上外考试中心历年寄往各学校的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单。
虽然融智学还是新生和弱小事物,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渐渐为人所知。笔者在多年从事精读、英语听力等多门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融智学能为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带来崭新的思路。尤其是协同智能观和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中蕴含的融智理念,为解决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一)提升师生智能,转变教学改革着力点。正如前述,教学活动是发展人的智能,但反过来又需要人的智能作为基础。我们把精力放到了教育对智能的促进作用上,所以教学改革的重点也都放到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人的智能的发展。但融智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既然有第三种智能存在,而且是通过基于“人与机、机与机、机与人、(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的)人与人”的“合理分工、开放互动、高度协作、优势互补”的“融通、融合”而获得,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增强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智能。因为,从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的分析来看,目前该阶段教学压力主要来自教学任务过重,师生感觉力不从心。如果智能得到了提升,教与学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那么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不再困难。从这个角度讲,融智学给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带来的不只是教学改革,而是教学革命,即转变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先增强智能,再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则是在师生智能保持自然状态下,通过教学实践,完成教学任务以加速学生的心智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智能。显而易见,有强大智能作保障的教学实践肯定是省时高效的。
在现代化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师生智能必要的融智活动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三方面。而融智模式其实只涉及两种模式:人与人的融智和人与机的融智。
首先是人与人的融智。人与人的融智主要涉及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融智主要依赖于融智型课程体系和教研活动两个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融智主要依赖于融智型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两个平台。师生之间融智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但最根本问题是要做到学生以老师的眼光看问题,老师以学生的敏锐收集资料信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协同智能的本质内涵是“合理分工、开放互动、高度协作、优势互补”。因此,融智型的课程体系、教研活动、课堂与第二课堂等平台,与传统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细化任务,并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体现个体优势(即成为“专家”),又能增强整体势力。
其次是人与机的融智。人与机的融智主要涉及教师与计算机的融智工程和学生与计算机的融智工程,而实现人与计算机融智的途径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但是,必须要注意区分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人与机的融智模式区别。传统意义上计算机辅助教学时讲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进行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率。而融智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首先在理念上,计算机不是作为一种工具而是作为一个智能伙伴被应用。最为关键的不同是融智模式是以计算机系统双语工具和多科知识平台为基础,“采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既分工又协调的协同智能模式 , 把不确定程度较大部分交由人类智能去完成;把不确定程度较小部分交由人工智能去完成 , 然后两者协调形成协同智能。”[4]也就是,融智模式最直接的指向是增强教师和学生智能,从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体现了更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必须采取比通常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加丰富的模式。
(二)科学减负,开辟省时高效的教学“捷径”。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既然没有走出费时低效的窘境,那么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必定是开辟省时高效的教学“捷径”, 而生产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使这种难以企及的“捷径”成为可能。前文对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告诉我们,造成该阶段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任务繁重,这又是英语专业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换句话说,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从一开始起就背负着减负的重任,却因为专业本身的要求而不能实现,因为减负不能偷工减料;减负也不能降低要求。但基于融智模式的生产式教学却为这种不能实现的减负提供了可能。
1. 分工合作,科学减负。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的价值不只是在于可以被复制,更多的则是在于其可以被解析的科学理念。“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就是要实现“(多科知识的)产、学、研、用、算一体化管理”,而“一体化管理”又“可解放智力劳动”。[4]这种通过合作融智而“解放智力劳动”的理念刚好可以让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一直无法实现的减负迎刃而解。因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天才,而且“没有任何两个个体会有相同的智能素质,就是同卵双胞胎都不会有”。[7]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到不同学生的智能水平和倾向,并发挥他们的长处。兼顾师生的智能优势,实际上就是要照顾师生的智能弱势。因此,对教学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化整为零,在师生之间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从而达到“优势互补”,最后达到共同进步。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选择的学习,又通过团队合作保障了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一种隐性的状态下完成了减负的重任。
2. 突显教学目标,加大输出教学力度。生产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产出,体现了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理念:只有重产出的教学模式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求做到“事事有创造,步步有成就”。这与语言教学的本质任务不谋而合。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英语语言基本功。而真正体现英语语言基本功的是学生的语用能力,通俗的说,就是学生必须说得出、写得来,即语言产出。因此基础阶段英语专业高效省时的教学“捷径”就是围绕学生语言产出的输出型(而不是传统的输入型)教学。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捷径”本质意义上就直抵目标。因此,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如何突显教学目标,加大输出教学力度。就这一方面来说,必须完成以下三项具体任务: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注意提高输出型课程的比例。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体系设置是按照“听说读写译” 五种技能为纲展开的, 相应设立了听力、 口语、 精读、 泛读、 写作、 翻译这些基础课程。李力将这些课程“按照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分为三大类型:输入课、 中继课和输出课”。通过多方面调查分析,他指出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在课程体系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输出课程未受到重视,而且“弱化输出课的做法完全违反了‘学以致用’ 这一基本的英语教学宗旨。因此,输出课应该成为高校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的绝对目标和重点”。[8]强化输出型课程,还意味着必须降低输入型课程的比例。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既定目标。很多教学改革成果中都提到了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但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需要更加科学的解读。本文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中心,也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而决不能以学生的兴趣好恶为中心。任何形式的教学都不能背离教学目标。最后,教学方法上,借鉴生产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编教学辅导书及字典等(注意学生的权限,不可能高到自编教材,最多只能是自编教辅),真正做到“事事有创造,步步有成就”。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对英语专业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阶段的教学效果还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改革正处于一种困境,亟待有新的教学理论的指引以摆脱费时低效的教学局面。融智学的诞生,为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理论基础。“同样是教学,传统教学站在人类智能主体立场,采用自然人视角;机器教学站在人工智能代理立场,采用计算机视角;融智教学(如:生产式教学)站在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立场,采用自然人和计算机交互协同的视角”。[3]融智学协同智能观和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两个理念,恰好在理论上解决了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应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带来的繁重教学任务;一是如何摆脱费时低效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 何其莘. 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J]. 外语界,2001(1):4-8-27.
[2] 赵东升. 我国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现状调查[J]. 山东外语教学,2005(4): 69-72.
[3] 邹晓辉. 融智学原创文集[EB/OL].[2011-8-20]. http://zxw.idm.cn/2009/zouxiaohui/08-6-8%20%C8%DA%D6%C7%D1%A7%D4%AD%B4%B4%CE%C4%BC%AF.doc.
[4] 邹晓辉.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EB/OL]. [2011-8-20]. http://www.paper.edu.cn/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0708-322.
[5]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6]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7] Gardner, Howar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23.
[8] 李力. 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及考试改革刍议[J]. 外语界,2000(3):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