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陈榕,黄大鹏,王文远,陈占禄,陈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平衡针是王文远教授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反复的临床摸索,以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物质基础,总结建立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1]。它强调人体的自我平衡修复功能,通过针刺反应点以达到对病变部位的治疗和镇痛作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针对各种疼痛的疗效,尤其是急性疼痛的即刻缓解效果[2]。针灸具有镇痛、防卫免疫、调整机体的作用,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的报道很多,而平衡针作为一种传统针灸的创新,对痛证的机理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实验试图深入探讨平衡针镇痛作用的机理及途径,为临床上平衡针灸治疗各种痛证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为180~200 g,清洁级(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PL-200型热刺痛仪,由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0.35 mm×25 mm毫针,为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华佗牌无菌针灸针。
分别检查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值,即采用PL-200型热刺痛仪,盒内辐射热光源经底部玻璃板聚焦到一侧足底的后半部,光斑直径为 5 mm。记录从开始照射到产生缩爪的时间。每次测试间隔至少5 min,测量3次取平均值,两侧后足交替检测。
治疗组采用常规饲养,在进行热刺激测耐痛阈后,进行针刺“踝痛穴”治疗,治疗后再测耐痛阈,观察治疗前后耐痛阈的变化。“踝痛穴”治疗具体操作为,采用交叉取穴原则,取踝痛穴(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旁开1 cm)。在施针处常规消毒后,采用毫针进行针刺,针尖平刺2~3 mm,单向捻转至滞针,不留针,至出现大鼠前肢触电样抽动,即出针[3]。每日1次,共治疗7 d。
对照组采用常规饲养,每日采用热刺痛仪测试耐痛阈,共检测7 d。
治疗7 d后,次日将两组大鼠断头取血6 mL,置4℃3000 rpm离心机中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EP、Ach的含量。迅速取脑,在冰盘上分离下丘脑制成脑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b-EP、5-HT的含量。丘脑匀浆液及血清于-20℃冰箱保存。
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数值各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单因素ANOVA);生化指标数值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符号秩检验(Sign Rank Test),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 1可见,两组治疗前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比较 (x±s,s)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b-EP和Ach含量、下丘脑中5-HT含量明显提高,下丘脑中b-EP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表2 两组大鼠各项指标比较 (x±s)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大鼠后肢热刺激耐痛阈变化中,治疗组针后比对照组大鼠热刺激耐痛阈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相比较,针后比针前也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平衡针具有良好的快速镇痛作用,这与平衡针在临床对各种疼痛的即刻疗效刚好相吻合。
b-EP是由自身合成的具有阿片样作用的肽类物质,是镇痛系统的主要递质,主要分为中枢和外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在脑内和脊髓内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它通过b-EP能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投射到达相应核团部位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如抑制脊髓背角痛觉信息的传递;在外周中由于垂体和免疫细胞分泌大量b-EP进入血液,二者趋向于损伤应激组织,缓解疼痛[4]。有学者指出b-EP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含b-EP的免疫细胞迁移至炎症组织,释放b-EP,激活感觉神经元周围末梢上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作用[5]。5-HT是针刺镇痛机制中重要的神经递质。脑内 5-HT能神经元集中在中缝核群,中缝核群是脑内调制痛觉的重要结构。中缝背核5-HT神经元上行纤维投射到丘脑髓板内侧核群、下丘脑、尾核和边缘系统;中缝大核5-HT神经元下行纤维到达脊髓。选择性损毁中缝核群5-HT上行和下行通路,随着有关脑内5-HT含量的降低,针刺镇痛效应也显著减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局部损毁或采用 5-HT拮抗剂及 5-HT合成抑制剂以影响 5-HT通路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明显减弱针刺镇痛效应[6]。Ach是重要的单胺类中枢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很广泛。采用神经生理、生化和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时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Ach代谢更新加快,功能活动加强,使针刺镇痛作用加强。另有报道,针刺可使大脑皮层、尾核、丘脑中Ach含量增加,并与针刺镇痛呈平行关系。针刺后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Ach 来激活5-HT神经元而产生镇痛效应[7]。可见,Ach是参与针刺镇痛作用机制的神经递质之一。
通过平衡针治疗我们发现,①治疗组下丘脑中b-E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平衡针可能是促进了b-EP和受体的结合,增强了镇痛效果,而使能检测到的b-EP含量降低[8];而治疗组血清中b-EP明显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提示平衡针可能是通过对b-EP分泌的调节,来应对机体应激状态,在应激情况下,b-EP可由外周直接释放,作用于感觉末梢,通过抑制伤害性感受器兴奋而发挥局部镇痛的作用;②下丘脑中治疗组的5-HT含量比对照组升高(P<0.05),提示平衡针通过加快了5-HT的更新率,促进5-HT的合成、释放、利用,加强5-HT的下行抑制系统进而实现镇痛作用;③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ch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提示平衡针通过增强Ach的更新率,增加含量调节痛反射快慢,通过抑制痛反射,改善疼痛局部血液供应,进而实现镇痛作用。
本实验结合行为学(耐痛阈)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平衡针具有良好的快速镇痛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启动内源性镇痛系统,激发机体痛反射及外周、中枢机制而实现的。从大鼠行为学的角度观察平衡针的镇痛作用迅速,故平衡针突出的针刺的即时效应值得在临床应用。
[1] CHAI Xiao-shu, WU Wan-yin, DENG Hong, et al. Treatment of 24 Cases of Chest Pain Following Lung Cancer by Balancing Acupuncture Therapy[J].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6(6):363-365.
[2] 王文远,杨玉堂,刘士敏.平衡针治疗部队训练伤2560例报告[J].颈腰痛杂志,1994,15(3):137-138.
[3] 王文远.平衡针灸学最新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
[4] 王松.b-内啡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0,4(4):255-256.
[5] 杨杰,杨彦玲.阿片肽生物学研究现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6):569-571.
[6] 李国彰.神经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6.
[7] 王文远.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2-13.
[8] 熊海荣,魏霞.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