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益民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1450)
移动位置服务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它是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服务的融合业务。由于其在紧急救援、亲友定位、汽车导航、智能交通、团队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近几年发展非常快。
面对发展迅猛的全球移动定位业务市场,中国的定位业务也表现出强烈的市场需求。中国的位置服务业务开始于2001年5月,北京移动基于移动梦网卡推出位置服务,随后各省陆续推出。同时110报警业务一直呈上升趋势,人们越来越需要高效的紧急救援。另外,大中型城市对智能交通和车辆导航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急需解决交通拥挤、管理混乱的问题。此外还有移动黄页查询、与位置有关的计费,都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应急联动系统,同步增加了手机位置信息同步提取的功能,使得在整个应急联动过程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处理时间。
本课题主要就位置服务在无线移动领域具有的应用前景、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对民生以及对社会长期安定和繁荣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社会效应的基础上,对其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给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基础上,系统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精确安全的报警系统,使得市民可以便捷并安全地将案情报告给指挥中心,而且指挥中心能够根据案发地点找出距案发地点最近的警力,第一时间处理案情。
为了实现该目标,使用如下技术:首先,系统必须是高度机动灵活的,并且方便使用,因此选用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其次,本系统的作用是将案情和案发地点快捷地报告给指挥中心,需要系统自动获取位置信息,带有GPS系统的智能手机是最佳选择。
研究重点是:
①建立移动位置服务的数据模型。
②移动位置服务管理机制和体系结构。
③实现基于GPS的移动位置服务系统体系中信息的集成、协作发现、协作验证及协作检索等相关算法。
2.3.1 移动位置服务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
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具体流程是:
①手机通过接收卫星信息计算位置;
②巡警定期将自己的位置信息报告给指挥中心;
③受害者将案情和案发地点报告给指挥中心;
④指挥中心搜索最近的警员,并向该警员发出赶往案发现场的指令;
⑤警察赶往案发现场处理案情。
图1 系统架构
2.3.2 数据结构
案情信息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案发时间、案发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信息,以及案件类型:
2.3.3 系统界面
图2是报警客户端界面,包括案件的类型以及一个向指挥中心报告案情的按钮,同时可以拍下罪犯的相片上传到指挥中心。
图3是警察收到的案情信息,包括时间、位置、报警人的手机号码、案件类型。如果系统不能辨别该位置的地名,将显示该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图4是警察端参数设置,包括警员电话号码、警号,以及向指挥中心报告自己位置的周期和处理案情的半径范围。定义半径范围的意义在于警员只处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
图2 报警客户端界面
图3 警察收到的案情信息
图4 警察端参数设置
图5是案情地图。警员可以看到他接收到的案件的位置。
图5 案情地图
图6是警员视图,警员可以在地图上看到他附近的警员。
图6 警员视图
移动位置服务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兼容中/英文短消息报警功能,可移动中接警和布/撤防。通过异地打入电话或发短信指令可进行远程布防、撤防、监听、遥控输出、主机功能设置等,特别适用于车库、仓库等有线网络不能到达的地方。
本文创新点:课题研究并设计实现了移动位置服务信息系统,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开发选择Eclipse、Android2.3,后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5。
测试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报警电话快速定位的功能,并通过地图或文字描述等方式展示位置信息,达到接警、处警对位置信息的要求。系统将大量分散的、数据格式各异的信息集中管理和分析,界面友好,实现多个系统的集成。实验证明,该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1]Al Khalifa S,J agadish H V,Koudas N.Structural joins:a primitive for efficient XML query pattern matching[C]//Proceedings of the 200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San Jose,California,2002:141-154.
[2]Lv Jian-hua,Wang Guo-ren,Yu Jeff rey Xu.A new pat h expression computing approach forXML data[C]//Proceedings of 1st VLDB Workshop 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XML Tools and Techniques(LNCS2590).HongKong,2002:35-46.
[3]Jiang Hai-feng,Lu Hong-jun,Wang We,et al.XR-tree:Indexing XML data for efficient structural joins[C]//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EEE ICD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Bangalore,2003:253-264.
[4]Wang G R.Extending XML schema with object-oriented featur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05,4(1):44-54.
[5]Eduardo K P,Luiz C Z.Aspectweav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2003(8):970-983.
[6]Gamma E,Helm R,Johnson R.Design Patterns: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M].New York:Addison Wesley,1995.
[7]桂浩,陈刚,范昊.XML开发技术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阎宏.JAVA与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9]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1.0[S/OL].4th Edition.(2009-02-05)[2011-10].http://www.w3org/TR/REC-xml/.
[10]WROX.Professional SQL Server 2005XML,2006.
[11]WROX.Beginning XML Databases,2006.
[12]Microsoft MSDN[EB/OL].(2009-02-05)[2011-10].http://msdn.microsoft.com.
[13]IBM.IBM DB2信息中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