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二厚 刘 铮 等
2012年的“两会”已经胜利闭幕,总结今年的两会,一个声音越来越响亮,即抓机遇、促改革、谋发展。这是两会凝聚的共识,也是人民的心声,更是预示中国未来走向的鲜明信号。
当时光的列车驶进2012年,中国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节点: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半,前半段“赛程中”,从乡村到城市,从个体到国家,一扇扇机遇之门被打开,紧紧抓住机遇的中国人,不断创造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实现年均10%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困难和挑战迎面而来环顾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主要发达经济体仍然深陷泥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审视国内,经济增长下行与物价上行压力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缓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我们还有没有机遇”,“还有多大机遇?”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两会内外,“中国机遇”成为人们关注、讨论和思考的话题。“从发展的要素看,中国潜力巨大。只要发挥出来,足以支持我国经济20年快速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基于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定量分析,拿出一份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账本”。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郑新立的看法深表认同。“关键是要通过调整和改革,向潜力要机遇,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支撑。”郑新立说。
历史发展证明,抓住机遇,就能争取主动,赢得发展;丧失机遇,就会陷于被动和落后。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时间和财富,也可能是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尊严。
“在当代中国,稳定和谐是最大的机遇。”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教授胡鞍钢认为,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不仅能创造巨大的机遇预期,也是实现一切机遇的基础。反之,社会大局不稳,已经抓住的机遇也会失去。
“经济上不能大起大落;政治上不折腾;社会上不折腾;生态上不折腾;国际上不折腾别人,别人折腾我们要理性回应。”胡鞍钢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守住这五个底线,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创造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改革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经济好比人的身体。宏观政策的调整是通过外力对经济起作用,就如同人生病了靠吃药来恢复。而改革是让经济这一“肌体”依靠制度制约,具有内部调整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从外生转变为内生,改革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和厉以宁委员一样,两会期间,“改革”成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触及面最广的话题之一。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支撑中国发展奇迹的根本动力。今天,已过而立之年的改革,为何再掀热议?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有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共识,但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代表委员认为,当前改革面临三重困境:协调利益分配难、推动政策落实难、很多问题久拖不决且矛盾重重。
中国正面临双重转型:既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同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两个转型叠加在一起,而且第二个转型在世界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循。“这些因素决定了在中国改革的艰巨性。”厉以宁说。
改革开放初期,发动一项改革往往能找到普遍受益点。“现在这个点很难找。”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当时存量动不了动增量,现在增量和存量是联动的,怎样对待既得利益是改革的难题。”
破解难题,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0次‘改革’。改革就是要有政治勇气,下定决心。要想找一个所有人都赞成的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充分论证后,多数人认为正确,就是下决心的问题了,下决心后改革是可以推进的。”郑新立说。
破解难题,需要更科学周密的谋划和设计。
“30多年前的改革,无论是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改革还是股份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由民间自发、‘自下而上’式的改革。”厉以宁说,“今天的改革,更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改革的决策者要具备战略家的眼光,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将整个战略布局做得更好。”
不过,厉以宁同时强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改革中无法分开的两面,在统筹考虑通盘问题的同时,当然要吸收群众的智慧。“不调动民间蕴藏的积极性,改革将无法进行。”
破解难题,需要更清晰的路径。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理顺五大关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有了适合的水分、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后,蘑菇自然会成群长出来。政府不要自己种蘑菇,也不要希望从中挑选蘑菇。”徐冠华委员用“蘑菇论”比喻政府职能的转变。他说,要打破计划经济延续的旧体制、旧思维,资源配置不是由政府主宰,而是要由市场来主宰,政府来创造环境。
共识已经凝聚,动力不断积蓄,路径更加清晰。
0.5 个百分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两会期间吸引了海内外关注的目光。
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
站在更宽广的历史背景下审视,GDP增速只降半个百分点,绝非无关紧要,在发展的坐标上,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中国走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经过30多年来年均增速接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发展的瓶颈制约也逐渐加剧:国内外新的形势,决定着原有的过于依赖出口、过于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过于依赖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凸显。
世界经济发展史还表明,在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跌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如何避免跌入发展陷阱?道路只有一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实现科学发展。
在厉以宁委员看来,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四大区别:传统发展观重物轻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传统发展观重生产轻生活,科学发展观生产是为了人,人不是为了生产,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发展观只重视GDP、GDP至上,科学发展观认为GDP是重要的,但绝不唯GDP是从,总量固然重要,结构更重要,增长是有质量的;传统发展观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视社会的可持续性,走的是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之路。
在59岁的农村妇女辛喜玉眼里,科学发展就是她正在做的“清洁养殖、清洁种植、减农药、减化肥”。
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下一步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转型’。”郑新立说,“要调整需求结构,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要调整要素结构,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来推动经济增长;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内外经济关系,由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更加凸显“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更需要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道德诚信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吴焰委员说,“解决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需要科学发展,真正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目的,解决好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保障好基本民生,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由“单向推进”走向“整体协调”,“一条腿再长,也走不好路。要改变单纯发展经济的思路,下大力气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胡鞍钢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