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科普文章的内容分析

2012-09-21 08:22林方时谢小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0期
关键词:类目生动科普

林方时谢小军

1.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 1000812.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浅探科普文章的内容分析

林方时1谢小军2

1.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 1000812.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对《Newton科学世界》《科技导报》、《应用心理学》、《野生动物》、《肉类研究》特定时间段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从“科学内容”与“生动描写”的分析类目入手,定量研究了科普期刊与科技期刊的科技性与可读性,以量化方法揭示科普文章的特质。

科普文章;科学论文;定量研究;内容分析

1 研究目的

1.1 探讨科普文章的定量分析

对科普文章的定性分析,虽说法不一但大同小异,如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等等,这些说法不免有些笼统抽象,缺乏具体的实证的定量分析。

在我国,以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学术文章尚不多见。有研究者指出:“……大量中国论文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定量研究方法很少,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1]定量研究的方法多样,其中内容分析法是个重要工具,备受大众传媒研究者的青睐。“无论是单独运用,还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内容分析法都有助于回答新闻或大众传播研究者的各种理论性的以及应用性的问题。”[2]“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几乎所有的媒介内容都成为内容分析的对象,尤其是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信息,占到了内容分析内容的60%以上。因此,在传媒学界,内容分析法被公认为大众传媒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之一。”[3]189

“我国关于内容分析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刚刚开始,现在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3]206

科普文章与科技论文相比,有明显的特征。笔者尝试以内容分析法试分析有关文章时感到,科普文章不仅有模式可察,且在文字上也有其独特性,故可编码可分析。对分析数据研究并加以比较,可使我们更深刻、精确、全面地认识科普文章的本质,获得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揭示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策略,衡量科普文章内容的可读性。

1.2 分析比较不同领域的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出身”不同,分门别类各有特点,如动物科普容易充满趣味性,农业科普因技术点多易枯燥,而创作天文科普则需想象力丰富,等等。为此,用内容分析法相互分析比较,可以分辨出不同专业科普文章的某些类型特征。

1.3 分析比较科普文章与科学论文之差异

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学论文与科普文章的区别一望而知,因为科普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复杂深刻的思想简单清晰地解释。这种解释是科普文本的核心特征之一”。[4]显然,这种核心特征在典型的科普文章里比比皆是,但只有用数据方能准确界定两者之间的差异。

2 研究对象

科普文章的研究对象为《Newton科学世界》。选取理由:科普期刊风格体例不一,文章特点各异,为方便计算和比较,故只选定一种刊物;且该刊在综合性科普期刊里影响力较高,多数文章质量较好。

科技论文的研究对象为《科技导报》《应用心理学》《野生动物》《肉类研究》。选取理由:以上期刊对应于《Newton科学世界》选取的探索、心理、自然、生活诸栏目,有一定的相关性。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Newton科学世界》有关科普文章,同时,分析上述科技期刊的论文,并与科普文章比较。抽样时段:《Newton科学世界》及科技期刊均为2011年1~12月。

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法。为保证文本纯度,科普文章抽样时剔除翻译及通讯报道类文章,得到有效样本18篇(表1~表4)。4种科技期刊抽样时亦剔除论文之外的文章,如《科技导报》,仅抽取“研究论文”栏目文章。科技论文抽样得到有效样本14篇。为减少篇幅,略去14篇论文的内容分析,仅采用全部论文的分析汇总。

3.1 分析类目

为减少手工计算差错和尽量避免主观性因素,并使读者一目了然,故类目少而精,仅设高度概括性的“科学内容”与“生动描写”两项类目。

3.2 科学内容

指关于科学知识的表述文字及专业性学术性名词术语等。

3.3 生动描写

包括形象生动的比喻、俗语、流行语、网络语等精彩词语,故事化情节及细节化描写等。

3.4 分析单位”

用来作为计数单元的文本内容可以是单词、符号、主题、句子、行、段落或其他语法单元,本研究采用“行”。科学文本中的生动词语和名词术语,或是阅读中的亮点,或令人读来疲劳,故按“行”计入,同时也便于计算。如“魔方”文中,先后出现了“万花筒”、“纯种的”、“杂交的”等5个精彩词语,即按5行计入“生动描写”。

表1 《Newton科学世界》2011年心理类文章内容分析

表2 《Newton科学世界》2011年自然类文章内容分析

表3 《Newton科学世界》2011年生活类文章内容分析

表4 《Newton科学世界》2011年探索类文章内容分析

表5 各类科普文章内容分析比较

表6 科学论文内容分析汇总

表7 科普文章与科学论文比较

4 研究结论

4.1 表1~表4分析了《Newton科学世界》有关文章。该刊自然类文章为地质地理动植物等,多为大众喜闻乐见之题材,故科学比重最低,文字也比较生动。有趣的科普才是真正的科普。在趣味性上,自然类《高原冰川在退缩》的生动描写文字占全文比重39%,在趣味性上夺得冠军。而“魔方”一文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下去。在探索类中,《谁在指挥鸟群》科学内容虽多,但通俗性也不逊色,生动的文字多达29%,占探索类文章之首。

4.2 从表5可看出,心理学文章科学内容虽占总字数近一半,但在其科学主线穿行之时,仍然能做到文字接近大众,生动之描写占全文1/4。生活类文章虽标题有趣,切入角度好,但未能在文字上下工夫,故可读性一般,学术性竟名列前茅。而探索类文章内容固艰深,但著者在文字上仍能尽量通俗化,如“地球重力场形状像土豆”一文即难能可贵,其“生动描写”部分占全文近1/5。

4.3 表6里《应用心理学》和《野生动物》方面的论文有少量的“生动点”。原因是心理学论文常有具体事例或具体实验,细节化的文字平易生动。而关于动物行为的论文则多有对动物形态和生活之精细的传神描写。总体上看除食品类文章外,各领域论文学术气息均浓厚。

4.4 表7上看科普文章与科学论文的科学内容字数似接近,个中缘由是,同为科学行文,前者远比后者通俗浅显,但严谨和通俗两个概念难以量化,而只能都归入“科学内容”类目。

4.5 从表7可看出,科普文章一大特点就是文字力求生动,因而在科学内容接近于科学论文之际,其“生动描写”远超过科学论文,平均为15%,从而消解了不少严谨的科学行文所带来的阅读障碍。即使是较艰深的探索类文章,其“生动点”占全文之比重也在6%,远超过科学论文中最高的2.2%。

因条件限制,本次研究仅为试分析,故存在一些缺陷和遗憾。

1 )本研究仅选取一份科普期刊,如有专门的内容分析软件,扩大选择面,将会统计出更全面的科普期刊量化数据。

2 )科普文章的视觉吸引力取决于其外观形式,本研究仅选取文本数据,对版面形式特征方面的类目(如配图、版式及标题等)未研究。

3 )尽管,“一些小范围、不太复杂的内容分析研究甚至可以由个人单独完成……。”[3]219但为确保质量,仍应经过信度和效度的验证,方能得出客观的结论。本研究为笔者独自完成,手工检索,不过是抛砖引玉,仅供同行参考。

[1]李彪.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构造[J].国际新闻界,2008(1):26-29

[2]丹尼尔.里夫等.内容分析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8

[3]胡颖.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马丁.W.鲍尔.新闻、科学与社会部门和公共关系[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63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0.078

林方时,科学普及出版社编辑及研究人员。

谢小军,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研究》编辑部主任,博士,副编审。

猜你喜欢
类目生动科普
本期练习题类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CLC与LCC类目同现映射方法研究
——以图情领域为例*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中图法》(5版)“K历史、地理”大类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