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允 林 翎 王秀腾 高东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100088)
再制造产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付 允 林 翎 王秀腾 高东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100088)
再制造产业是我国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调研和分析了国内外再制造标准的制定、修订现状,提出了再制造产品评价的现实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再制造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针对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阶段,提出了具有较强适用性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将为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产业政策提供技术依据和决策参考。
再制造产品;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对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重要意义。再制造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如: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机电设备、矿山机械、机车、医疗装备、汽车、电子电器、办公用品、轮胎、墨盒等。通过对废弃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使大量废弃产品得到再利用,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与资源,而且避免了废弃产品丢弃所造成的环境负担,同时也避免了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品,而与新品相比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污染物排放降低80%以上[1]。
在我国,再制造是一个新兴产业,起步较晚、认知度低、技术落后、流通不利;同时,相关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相关标准非常缺乏,尚未形成标准化的产业模式,这些都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标准化工作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同时也是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再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再制造产业急需的标准,对于提高再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保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以及促进再制造行业的规模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外,再制造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业。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再制造与资源恢复国家中心(NC3R)以及再制造研究所、再制造工业协会。目标是为工业界提供绿色、有效或经济的再制造产品。美国《2010年及其以后的国防制造工业执行提要》中已明确将新的再制造技术列入其优先发展的国防制造工业的新重点。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全球最大,达到7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 。欧洲也通过了支持再制造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正在德国建设欧洲再制造技术中心。
尽管再制造在欧美国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但是在再制造标准的制定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只有美国制定了一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标准。据统计,ISO、美国等组织或国家共发布实施再制造标准14项。如ISO的ISO 13534—2000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钻井和生产设备 提升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再制造》,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的 SAE J 2237 《重型起动机再制造规程》、SAE J 2241 《汽车起动机总成再制造程序》等标准12项。
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产业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在初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政府在旧件回收、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积极引导产业发展与市场应用。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体系,必要的标准尚未出台[2],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再制造的广泛应用。
值得肯定的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非常重视再制造标准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国家标准委员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颁布了《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和《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两规划均将再制造作为重要的领域,为再制造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标准支撑。在刚刚发布的《标准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再制造作为“十二五”标准化的重点领域。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共立项再制造标准30多项,已发布实施5项,其余大部分已进入报送待批阶段。从具体标委会来看,全国绿色制造标委会再制造分委会组织制定了《再制造术语》和《再制造率的概念及评估方法》等共性基础标准。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委会(TC337)组织制定了 《机械产品再制造 通用技术要求》、《绿色制造 机床再制造技术导则》等技术标准;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委会(TC415)组织制定了《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通用要求及标识》和《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评价指标体系》等管理类标准;全国汽车标委会(TC114)组织制定了《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标识》、《汽车可再制造零部件拆解技术规范》等14项标准;全国激光修复技术标委会(TC482)组织制定了《激光修复轧机扁头套 技术条件》、《在线激光修复轧机牌坊 技术规范》等8项行业标准。此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创新性制定并发布实施《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术语》、《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通用技术要求》3项协会标准。从已发布和立项再制造标准的分布领域看,汽车类标准最多,为16项,占47%;机械类标准13项,占38%;基础通用类标准4项,占12%;机床类标准1项,占3%。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把控好行业准入关,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了提升再制造产品的性能、避免其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应尽快制定再制造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支撑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开展再制造产品的评价认定工作。
所谓再制造产品是指经过再制造过程并达到再制造要求,重新上市销售的产品。再制造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包括再制造过程评价指标、再制造产品性能指标和再制造管理指标。再制造过程评价指标包括技术文件制定、再制造毛坯收集、初步检查、拆解、清洗、检测与分类、零部件再制造、再制造装配等方面的指标;再制造产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再制造管理指标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环境管理、保修期以及商标等方面的要求。
2.1.1 再制造过程评价指标及要求
技术文件制定:应收集和制定再制造过程和产品的技术规范,确定再制造产品执行的标准,确保和证明再制造产品不低于原型新品的性能。
再制造毛坯收集:再制造过程应首先确定产品的再制造毛坯收集来源。
初步检查:在获取再制造毛坯后,应根据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初步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用于再制造,验收标准可包括经济因素和实际条件;检查应借助几何测量及性能测定的方式进行,测试和检查之前可进行一些必要的清理工作,清理工作应在检查之前进行,以确保挑选的零件合格;检查不合格的再制造毛坯应进行回收利用。
拆解:再制造毛坯件应被拆解成相应零部件,拆解程度应随着产品和过程的不同而不同。
清洗:应对拆解后的零部件进行清洗,包括灰尘、油脂、油渍、锈蚀以及沉积物等。根据零部件的用途、材料等不同,清洗方法不同,可包括:化学清洗、机械清洗、高温清洗、超声波清洗、震动研磨、整体喷砂、干式喷砂等。
检测与分类:对清洗后的零部件进行检测,包括几何参数、力学性能检测和潜在的缺陷评价,对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水平进行辨识,评估剩余寿命;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零部件的技术状况,并将零部件分为可直接使用件、可再制造件和弃用件三类。
零部件再制造: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再制造成形与加工技术对可再制造的零部件进行修复,以确保其达到新品性能标准的要求;修复后的零部件应重新进行检测,必要时,可进行功能性测试和潜在缺陷评估/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性能要求。功能性测试可包括在正常状态下,修复后的零部件与更大的组装件组合后进行运行操作,并将其与新产品的相关部分进行比较。
再制造装配:应将合格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可使用必要的更新件。
2.1.2 再制造产品性能指标
质量可靠性:再制造产品应按照原型新品标准或者相适用的高于原型新品的标准进行装配、检测和型式试验;再制造产品应附有证明其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的保证书及出厂合格证书;再制造产品使用信息应包括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操作标记和产品标牌,使用说明书内容应全面、准确,且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掌握;在产品说明书或包装物明显位置上明示其为再制造产品。
产品安全性:应确保再制造产品的机械和电气安全;应在再制造产品明显位置标注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操作装置的提示以及其他必要的安全提示和要求等。
2.1.3 再制造管理指标
技术管理:零部件的再制造应采用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再制造技术及装备,再制造核心生产工艺应独立运行管理,实现产业化生产;应配备检测设备和仪器,且先进可靠。
环境管理:拆解、清洗、加工及装配、废料处理等再制造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其他管理:再制造产品的保修期应与同类新品相同;再制造企业应采用自有商标或授权商标。
我国再制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规模仍相对较小,发展也很不完善,二次污染时有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重视再制造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再制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提出了环境友好性、经济可行性以及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可定量的指标。再制造产品定量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再制造产品定量评价指标
然后,计算再制造产品定量指标综合得分,见公式3。
对于定性指标,可根据企业提供的文件资料以及现场查验,确定各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在满足定性指标要求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果产品满足定性指标要求,且定量指标综合得分高于合格分值线,可认定其为再制造产品。对于通过认定的再制造产品,可按照GB/T27611的要求标注再制造产品标识[3]。
首先要对定量指标无量纲化。正向指标(越大越好的指标)和逆向指标(越小越好的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公式分别见公式(1)和公式(2)。
式中: Pl为再制造产品定量指标综合得分,满分为100分;wi为一级指标的权重;ij为二级指标的权重。
本研究为评价认定再制造产品,推动再制造产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再制造标准化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我国对再制造标准化非常重视,但行业准入类的基础通用标准仍然缺失。本文创新性提出了再制造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为再制造产品评价标准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我国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1] 徐滨士等. 再制造与循环经济[M]. 科学出版社,2007.
[2] 刘宝亮. 再制造产业:在标准缺失中蹒跚起步[N]. 中国经济导报,2011-8-16.
[3] GB/T 27611—2011 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通用要求及标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业务支撑3.1本地特殊业务便于实现便于实现可适应一般的个性化需求,但超出应用架构的,难以统一修改业务高度标准化、极少特殊性3.2 业务变化修改各自修改,步调不齐核心变化,同步修改同步修改 同步修改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信息化2009—2015年总体发展规划.国家环境保护部,2009. 11.
[2] 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HJ 511-2009).国家环境保护部,2009. 11.
[3] 广东省环境保护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厅,2011. 12.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vironmental and summarized in four construction mod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in yea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odes, centralized, distributed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n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Fu Yun Lin Ling Wang Xiuteng Gao Dongfeng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Beijing,100088)
Remanufactured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industry which is a strategy emerging indus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rack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standards and brings forwar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 evaluation. The paper innovatively constructs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n remanufactured product, including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 As fo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tage of remanufactured industry, the paper proposes applicable evaluation method.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technical basis and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remanufactured products,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evaluation method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ormatization
Li Jiaming Zhang Zhimin Fu Hongbin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 Guangzhou,510308)
X22
A
1674-6252(2012)03-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