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继华
(许昌卫生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创设师生共同授课模式
谷继华
(许昌卫生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尝试,创设了“师生共同授课”模式。其基本思路为:制订计划—指导备课—学生讲课—师生小结。
创设;师生共同授课模式;人文素质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不仅普遍欠缺人文素养,还不重视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学习兴趣不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笔者创设了“师生共同授课”模式,现介绍如下。
凡事预则立。做任何事没有计划是不行的,学什么教材,什么内容,内在逻辑联系如何,都必须认真考虑。
(1)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制订出语文课学期授课计划草案。
(2)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定小组长。各小组根据本组学生的特长、优势、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情况,在教师制订的授课计划草案基础上,可以增、减、删、补内容,商讨并选择课程内容,并由本组成员在班上进行讲授。
(3)各小组商讨并确定授课内容后,结合教师的授课计划加以重新编排。这份计划内容包括某周、某次课由哪一组学生授课,将其打印成文本贴于教室,以提醒学生认真准备。
(4)比较分析。经过这样一个从上到下再由下而上的过程,制订的学期授课计划有了很大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不仅有纯课本的东西,还有反映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所关心的热门问题。所选的文章篇目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时代感。计划对比表见表1。
这一环节时常处于变化的状态,教师应随时与学生取得联系。
(1)教师及时提醒即将上台的小组做好准备,询问他们的课题内容有无变化;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授课内容进行备课,因为学生选择的内容教师可能没有接触过。
(2)教师可为学生选择的内容提供教学参考书,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要求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发扬合作精神,体现集体智慧。
(3)小组成员在讲课前几天写出讲义,教师提出修改建议。
(4)比较分析。备课的过程是决定一个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的关键阶段,即常说的“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这种新的授课模式下,师生间的交流增多,教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东西,知道学生希望他们怎样讲授才更容易接受,特别是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钻研问题。这一阶段,那些本来就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已弄清楚文章的意义,讲授时可提高一步,告诉其他学生为什么要说出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对全体学生来讲,都可以有相应的收获。
到了检验学生的环节,教师应给予极大的鼓励。
(1)充分尊重讲课的学生,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做好笔记。
(2)这一环节,还要考核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考核听讲学生的参与程度,并做好成绩记录。
(3)教师评价,补充内容,指出不足,以利于学生借鉴、提高。
(4)比较分析。学生站到讲台上,教师坐到听课席上。师生角色互换,彼此都能体验到对方的感受,更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教”与“学”联系密切,提高教学相长的效果,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通过不同讲述方式、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教师了解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从而改革教学方式,为学生服务。
达尔文曾说:“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总结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所以,当学生每次上完课,教师都应准确地进行小结,这样做非常必要。除教师小结外,听课学生还可发表意见,本组成员也要讨论、总结。这样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有借鉴作用。多名学生讲课后深有感触地说:“本来准备得很好,上去一紧张就忘了怎么讲。”“原来老师上一节课需要查阅那么多的资料呀。”“我知道为什么‘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一要求了。”“我们大家都动起来了,连从不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加入到课堂中来了。”
表1 计划对比表(节选)
这些肺腑之言,道出了学生的心声,说到了教师的心坎上,真正使教师受益匪浅,甚至产生一种神圣的职业自豪感。
“师生共同授课”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生习惯于教师讲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他们在经历了台下备课、台上讲课、知晓其他学生的反映、知晓教师的点评等一系列过程后,既熟悉了学习内容,丰富了知识,又变大了胆量,提高了学习兴趣等。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良性循环,师生共创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共同对融入的新内容进行体验、感受,形成生活中有语文、语文中有生活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人文素质。
G421
B
1671-1246(2012)17-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