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2012-09-20 00:46丁丰熙祁泽明邓红霞孟淑花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7期
关键词:误诊率病死率显著性

丁丰熙,刘 娜,祁泽明,邓红霞,孟淑花

(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 73720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丁丰熙,刘 娜,祁泽明,邓红霞,孟淑花

(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 73720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AMI 99例,其中AMI合并2型糖尿病37例,为AMI合并糖尿病组(简称糖尿病组);其余单纯性心肌梗死62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血脂水平、24小时确诊率、误诊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年龄、血脂、症状、梗死面积及部位、并发症、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血脂高,症状轻,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误诊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凶猛,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当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时,AMI发病率明显上升;但由于患者患有糖尿病时,心肌梗死症状隐匿,症状不典型,误诊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上升,且预后差。本文对我院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9例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内科收治的AMI99例,其中37例合并2型糖尿病,简称为糖尿病组;其余62例无其他合并症,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4~72岁,平均(54.2±8.5)岁,<60岁者 24例,≥60岁者 13例。对照组:男 39例,女 23例;年龄 50~76岁,平均(65.0±6.3)岁,<60岁者25例,≥60岁者37例。

1.2 诊断标准

AMI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AMI治疗指南标准。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吸氧、心电监护,抗血小板、抗凝、扩血管、营养心肌、调脂、防治并发症等,时间窗内无禁忌证的患者给予溶栓。所有患者适时查心电图及血糖、血脂、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急性期应用胰岛素,病情稳定后口服降糖药维持治疗。

1.4 研究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病历,分别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血脂水平、24小时确诊率、误诊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1)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发病年龄提前,但两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37,P>0.05);年龄比较:糖尿病组 60岁前AMI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56,P<0.01)。

(2)糖尿病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轻、胸痛不典型。两组典型胸痛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31,P<0.01),见表 1。

表1 两组AMI临床症状比较[n(%)]

(3)糖尿病组梗死面积大、部位多。两组广泛前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6,P<0.05);多部位A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71,P<0.05);大面积心肌梗死(包括广泛前壁及多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18,P<0.01)(见表 2)。

表2 两组AMI部位对比[n(%)]

(4)糖尿病组血脂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体重指数超常。两组脉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高血脂症、HDL-C体重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AMI相关危险因素比较[n(%)]

(5)糖尿病组确诊迟、易误诊。两组比较24小时确诊率及首诊误诊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0.13,P<0.01)(见表 4)。

表4 两组AMI 24小时确诊及首诊误诊比较[n(%)]

(6)糖尿病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糖尿病组发生心源性休克、心衰、恶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 5)。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06,P<0.01)(见表 6)。

表5 两组并发症比较[n(%)]

表6 两组病死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引发AMI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除一部分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早期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社会经济地位等,还存在许多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血压、血脂、血糖等[1]。

国外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发病率比年龄及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同时2010年《糖尿病治疗指南》也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因素,而心血管疾病又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多项研究显示高血糖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英国前瞻性研究(UKPDS)表明高血糖独立增加AMI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与糖尿病相关的AMI危险性下降14%[4]。

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AMI患者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发病年龄提前,临床症状隐匿,梗死范围大,血脂高,并发症多,预后较差,误诊率、病死率较高。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引发微血管病变。大量资料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其心肌及冠脉壁内有较多的脂肪及钙盐沉积,同时在心肌间质内及血管周围存在大量纤维组织,从而使得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减低。故AMI时心功能受损加重[5,6]。(2)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抑制脂肪降解,同时脂肪组织不能充分摄取游离脂肪酸,导致血脂增高。血脂增高后血管壁脂质积聚增加,斑块稳定性降低,易于破裂;同时血糖升高使脂蛋白、载脂蛋白糖化,LDL极易于氧化,氧化后的LDL又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启动血栓形成机制;同时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增加了AMI的发生。(3)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严重,冠状动脉受累呈弥漫性、多支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纤溶活力下降所致高凝血状态,容易反复出现血栓形成,使得心肌发生反复损伤,恶性循环,最终发生的AMI则呈现出广泛性及多部位,从而使得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障碍、损伤心脏传导系统,易发生异常激动,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使病死率显著升高。(4)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纤维明显减少,同时在形态方面也存在明显改变。尸检报告显示,死于AMI的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纤维减少并有形态的改变[7]。由于病变长时间存在,使糖尿病患者对疼痛敏感性降低,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AMI时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死率升高。

总之,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严重,预后差,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气促、头晕、恶心、呕吐、上腹痛、低血压等症状要及时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血糖和肌钙蛋白,及早发现不典型AMI的发生,降低误诊率,争取早期给予积极合理的治疗,降低死亡率。

[1]赵水平,胡大一.中华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0[M].Diabetes care,2010(33):33~36.

[4]Stratton I M ,Adler A I,Neil IIA ,et al.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ulra and microvasculra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UKPDS 35):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J,2000(321):405~412.

[5]Goraya T Y ,Leibson C L,Palumbo P J,et al.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diabetes mellitus:a population-based autopsy study[J].Am Coil Cardiol,2002(40):946~953.

[6]李霞,姜大明,王伟.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63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6):557.

[7]王爱莲,余荣水.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J].中国医刊,2003,38(3):25~27.

G587.1

B

1671-1246(2012)17-0141-02

猜你喜欢
误诊率病死率显著性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