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雅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历代贤人思想、文化的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经典美文的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犹如大海,浩瀚无边。而经典美文是其中最美的一朵浪花,《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大学》和《中庸》,这些著作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历代贤人思想、文化的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经典美文的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自从开展经典诵读以来,全校师生甚至家长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下面我就结合个人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诵读经典,培养高尚品德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的精华部分,可以开发智力,提高记忆力,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提高修养和气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如经典之中的《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要讲信用。我们班诵读了《弟子规》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思想觉悟、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间没有了追逐打闹的现象,学生之间谦虚礼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一次,一个家长主动到校找到我,谈起孩子的变化,他说:“以前在家,总认为孩子还小,一家人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的,好用的总是先给小孩享用,因而,孩子养成了坏的习惯,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从不知道感谢父母。可现在,孩子不管是吃什么好东西,总是请长辈先用,他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孩子说是在学校背诵《弟子规》,弟子规教的要孝敬长辈。”孩子在日记中也写到,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我有了新的想法。作为班主任我也深有感触的是学生的思想工作好做了,不用把班会课当思品课上了,
诵读经典,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开阔心胸,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诵读中,学生会和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当面对话,甚至与他们融在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会因他们的命运和态度而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会在朗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诵读经典,提高朗诵水平
经典美文,一般以韵文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引导学生动情地朗读这些经典诗文,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的美丽,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我们班每天经典诵读不少于10分钟,每周三晨读为经典诵读时间,班级内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方法多听多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意思,我们高年级学生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经典诵读中,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工整,音韵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万事空”、“悲”、“勿忘”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理解,可以知道诗人临死前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此时,若在配上音乐,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就可以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诗人内心那种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是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读上去朗朗上口。朗诵起来,如唱儿歌,我们可以采用拍手诵,学生们感觉像在游戏一样,同时也记住了内容。
指导经典古诗词朗读,除了配以乐曲之外,老师若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逐渐拉近与诗人的距离,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经典美文诵读得多,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不知不觉,就会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
三、诵读经典,扩大知识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阅读的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厚实。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经典之中的许多诗词歌赋描写了不同的季节,民俗节日,朋友之谊。比如描写春天的就有很多,《游园不值》、《绝句》、《咏柳》、《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和《春日》等等。还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适逢民俗节日,就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如清明节,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诵读杜牧的诗《清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此时吟诵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他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在近几年的经典诵读中,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学生的知识面广了,眼界开阔了,学生们不局限于只读经典,读各种名著的也越来越多了。学生们把平时买的课外书带到学校,自发在班级建立起了读书角,课余时间,学生们谈论的话题也不再是明星,流行歌曲,而是今天我又看了什么书,或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某个故事情节。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渐渐参与到讨论中,甚至侃侃而谈某个精彩情节。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作文水平也随之上涨,以前一到写作文,学生们个个愁眉不展,冥思苦想,现在的作文课轻轻松松,有的洋洋洒洒能写好几页,甚至引经据典,让自己的作文别出心裁。
四、诵读经典,丰富想象力
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没有联想和想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魅力。诵读经典,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比如古诗就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的最好表现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展开想象的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例如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如此浓厚的生活情趣,单从字面的理解是不够的,可以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插图,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词中的茅屋,小溪,谈笑的白发翁媪,以及锄豆的大儿子,编织鸡笼的二儿子,淘气的小儿子。多么幸福的家庭生活。学生们根据这首词,改写了一篇小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有的重点突出家庭的幸福,有的着重描写农村美景。同一首词,在学生想象的天空也是不尽相同的。
还比如古诗《游子吟》,这是一首描写母爱的诗,通过一位母亲在灯下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裳,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们班学生根据这首诗,展开自己的想象,表演的节目《游子吟》,感人肺腑,特别是表演母亲的学生动作惟妙惟肖,情真意切,获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篇美文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让中华经典这朵奇葩绽放于语文学习之中。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