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春艳, 何青霞, 王春艳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电系,河北 承德 067000)
试析“三言二拍”中的“见Vt”结构
尉春艳1, 何青霞1, 王春艳2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电系,河北 承德 067000)
古代汉语中有两种“见Vt”结构,汉代以后盛行的是“见”表指代义的第二种“见Vt”结构,“三言二拍”中“见Vt”结构,其用法有:用在句尾、分句末尾、后带语气词、带宾语、带补语、单独或组合作定语、表被动。
“三言二拍”;“见Vt”结构;指代性副词
在古代汉语中,“见”字有一种常见的用法就是放在及物动词前,构成“见Vt”结构,古汉语中有两种“见Vt”结构。其一是表被动,对这种“见Vt”结构中“见”的看法,语言学界比较一致,即主语是受事,“见”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如果施事出现,多用介词“于”引出。这种结构在古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2)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玥雯指出“见”表被动,来源于“见”字的实义动词用法,“见”由“看见”义,引申为“遇见”,进而具有“遭遇”义,由此虚化,成为被动式的形态标志。程湘清指出这种“见Vt”式的盛行,是在战国后期至两汉时期,东汉以前,表被动的“见Vt”一直占优势,东汉以后情况起了变化。“被V”出现于战国后期,之后迅速发展。《世说新语》中“被V”凡27见,而“见Vt”仅7见。“见”字被动句在《敦煌变文集》里仅2例,在《关汉卿戏曲集》已销声匿迹,“被V”遂完全取代了“见Vt”。表被动的“见Vt”就彻底消失了。
“见Vt”结构的另一种用法,王力指出:汉代以后,“见”字又可以由被动意义转为主动意义。“见Vt”中的“见”仍置于及物动词前,但主语不是受事,而是施事,受事多不出现。这里的“见”不表被动,这是语言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但这里的“见”到底是什么性质?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现在比较通行的看法是 “见”是一个具有指代功能的副词。柳士镇指出“见”字的指代性副词用法汉代开始萌芽,此期广泛运用,其所指代的宾语主要是第一人称,偶尔也可以是第二、三人称。我们认为,此“见”由于其使用语境中宾语的缺省,使得“见”兼具了指代宾语的作用,但其更突出的性质是对动词的限制修饰作用,表示动作的由彼加此性质,从词性上划分当属副词,因此我们把它看作一个特殊的具称代性的副词。
下面我们所要讨论的就是“三言二拍”中的“见Vt”结构,由于表被动的“见Vt”结构在元代就已消失(程湘清1992),所以本文所涉及到的“见Vt”结构基本上都属于第二种情况,但是也有个别例外情况。
笔者对“三言二拍”中的“见Vt”结构进行了穷尽的统计,发现“见Vt”结构的词语共38个,例句174个。我们按照出现次数的多少列表如下:
三言二拍中的“见Vt”结构统计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见Vt”结构的使用情况,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它们的用法,并简单比较其与现代汉语中用法的不同。
(一)“见Vt”结构用在一句话的末尾,又可细分为三种情况
1.用在祈使句中
(4)部郎道:“如何趋避?望请见教。”(《初拍·卷二十一》)
(5)韩夫人说道:“且喜尊神无事,切休见责。”(《醒·第十三卷》)
以上例句中“见Vt”结构都用在一句话的结尾,是表祈使的,且都在对话里边出现,这也是“见Vt”结构的一大特点。
2.用在疑问句中
(6)吴山道:“在此司住,就是自家一般,何必见外?”(《喻·第三卷》)
(7)八郎问道:“两位何故见款?”(《二拍·卷十六》)
(8)尤辰道:“不知大官人有何事见委?请里面坐了领教。”(《醒·第七卷》)
(9)真君问曰:“大圣到此,复有何见谕?”(《警·第四十卷》)
这几例是表疑问的,其中例(6)是无疑而问,(7)(8)(9)是有疑而问。
3.用在陈述句中
(10)张公道:“……吾以亲戚之故,不见罪。”(《喻·三十三卷》)
(11)(英台)读了三年书,学问成就,相别回家,约梁山伯二个月内可来见访。(《喻·二十八卷》)
(12)子中道:“闻舍人不能复来,有拙荆在此,可以进去一会令甥,等他与令甥说这些备细,令甥必当见信。”(《二拍·卷十七》)
(13)怪孟清说“是唐奶奶起手的,不可背本,万一知道,必然见怪。”(《初拍·卷三十一》)
(14)富翁道:“毕竟要请教。”客人道:“说来吾丈未必解,也未必信。”富翁见说得跷蹊,一发殷勤求恳,必要见教。(《初拍·卷十八》)
(15)童子道:“连我们也只听得是这等说,怎么知道?便知道,也不好说得,恐怕泄漏天机,被主人见罪。”(《醒·三十八卷》)
以上是用在陈述句中的“见Vt”,其中例(14)中“见教”意思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不是“指教”,而是“请教、想知道”;例(15)“见罪”出现在“被”字句中,主语“我们”是受事,“见”已经不能理解为“指代性副词”了,完全虚化,就是“怪罪”的意思。
(二)“见Vt”结构用在复句中的分句末尾
(16)说道:“尊官若不见怪,小子方敢直言。”(《警·十七卷》)
(17)田氏道:“……先生若不见信,妾愿死于先生之前,以明心迹。”(《警·二卷》)
(18)仲翔曰:“……明公若见辞,仲翔死不瞩目矣!”(《喻·八卷》)
(19)“桂兄有何伤痛?倘然见教,小弟或可分忧。”(《警·二十五卷》)
(20)丁戍道:“感蒙不弃,若有见托,必当尽心。”(《初拍·卷十四》)
(21)恐怕他们见笑,没脸嘴见他。(二拍·卷二十六))
(22)梁尚宾连忙鞠个躬应道:“在下正是。因老夫人见召,特地到此,望乞通报。”(《喻·二卷》)
(23)单司户道:“相慕小姐子,己非一日,难得今番机会。司理公平昔见爱,就使知觉,必不嗔怪。”(《喻·十七卷》)
(24)这也有个缘故,那柳氏终日在家中千乌龟、万乌龟指名骂媒人,王三老虽然不闻,朱世远却于心有愧,只恐三老见怪,所以殷唤茶。(《醒·九卷》)
以上例句都是复句,“见Vt”结构用在前一分句的末尾,这些复句多数都是假设关系的复句,如例(16)至(20),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多用“倘”“倘然”“若”“倘若”,有肯定也有否定;(21)至(24)是表因果关系的复句。
(三)“见Vt”结构后带语气词,共3例
(25)抽马道:“吾夫妇目下当受此杖,不如私下请牌头来完了这业债,省得当场出丑。两位是必见许则个。”(《二拍·卷三十三》)
(26)丹客道:“既然这等美情,在下若再推托,反是见外了。”(《初拍·卷十八》)
(27)学士心中愈闷道:“先生见教过了,学生还坐,不然即告辞矣。”(《警·二十六卷》)
(25)(26)两例“见Vt”后分别带语气词“则个”和“了”,(27)“见Vt”后紧跟动态助词“过”,后又加语气词“了”。
(四)“见Vt”+宾语,共7例
(28)李君道:“小弟慕足下尘外高踪,意欲结为兄弟,倘蒙不弃,伏乞见教姓名年岁,以便称呼。”(《初拍·卷四十》)
(29)客人道:“但见教高居何处,异日好来相访。”(《初拍·卷十八》)
(30)阮太始道:“老丈与襦人固然要见令爱,只怕有些见怪令婿,令婿便不敢来见了。”(《初拍·卷十二》)
(31)太尉道:“此系紧要公务,休得见怪下官。”(《醒·十三卷》)
(32)灿若呆了半响道:“多亏娘子不弃,见教小生。”(《初拍·卷十六》)
(33)懒龙道:“爷爷不要见罪小人,或者有时用得小人着,水里火里,小人不辞。”(《二拍·卷三十九》)
(34)三个女儿,你一句,我一句,说道:“亲的只是亲,怎么这等见弃我们?”(《二拍·卷二十六》)
上述7例虽然都是“见Vt”+宾语,但情况还不完全一样,(28)(29)两例加的是指事物的直接宾语,有“告诉、请告诉、请教”义。(30)至(34)例加的是指人的间接宾语,是受事宾语,“见Vt”后加了受事宾语,如果再把“见”作“指代性副词”理解的话,就形成了重复指代,因此,这里“见”已经没有了“指代”意义,已完全虚化,“见Vt”凝固成为一个词。这种“见Vt”+宾语的现象是什么时期开始出现的呢?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因为它的出现就意味着“见”的虚化和“见Vt”的词汇化。
(五)“见Vt”+补语,共9例
(35)众客人多道:“交易事已成,不必说了。只是我们毕竟有些疑心,此壳有何好处,值价如此?还要主人见教一个明白。”(《初拍·卷一》)
(36)文若虚道:“见教得极是。而今却待怎样?”(《初拍·卷一》)
(37)郑指挥道:“幸叨同姓,实是天缘,只恐有屈了足下,于心不安。足下何反见外如此?”(《初拍·卷二十一》)
(38)王世名哭道:“……大人何不见谅如此?”(《二拍·卷三十一》)
(39)八郎道:“吏引我去见过……我供道:‘是两人见招饮酒,与官会二百道,不曾敢接。’”(《二拍·卷十六》)
以上各例均是“见Vt”+补语的情况。
(六)“见Vt”结构做定语或与其前边的词组合后作定语,共3例
(40)“不枉此鬼苦苦见托之意,亦是大人申冤理在,救困存孤之大德也。”(《二拍·卷十三》)
(41)闻小姐道:“小姐恁等识人,难道这样眼钝?前日到此,过蒙见爱的舍人,即妾身是也。”(《二拍·卷十七》)
(42)所以不遽上手者,迪辇阿不谓弥勒真处子,恐点破其躯,海陵见罪故耳。(《醒·二十三卷》)
例(40)“见托”直接作定语;例(41)“过蒙”与“见爱”组成动宾短语做“舍人”的定语;例(42)“海陵”与“见罪”组成主谓短语做“故”的定语。
(七)“见Vt”表被动,共4例
(43)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一仕一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喻·七卷》)
(44)又如王允欲娶高门,预逐其妇;买臣室达太晚,见弃于妻,那一辈岂不是败坏纲常的?(《醒·十七卷》)
(45)父子见杀,至死不明,可胜痛悼。(《醒·二十四卷》)
(46)宋金道:“当初求乞之时,蒙彼收养婚配;今日病危见弃,乃小生命薄所致,岂敢怀恨他人!”(《警·二十二卷》)
一般认为,“见Vt”表被动早已消失,但上述4例确表被动。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例(43)是作品中直接引用的管仲的话,主语“吾”是受事,“见逐”表被动;由于是直接引用上古汉语,所以实属正常。例(44)“(买臣)见弃于妻”结构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主语是受事,这是个用“于”引出施事的表被动的句子。例(45)“父子见杀”,联系上下文,应理解为“父子被杀”,也表被动。例(46)“今日病危见弃”,联系上下文,应理解为“被抛弃”,也表被动。对于后三例,我们的理解是:虽说“见Vt”表被动早已消失,但是它曾经很活跃,所以或多或少对后人尤其是文人的语言还残留一点影响,这就导致个别表被动的情况的出现,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中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这四部词典,发现共收录“见Vt”结构的词9个,分别是“见怪”、“见外”、“见笑”、“见谅”、“见教”、“见罪”、“见背”、“见告”、“见示”、“见称”。实际上这些词中有一些现在已经很少用到了,常用到的就只有“见怪”、“见外”、“见笑”、“见谅”、“见教”这五个词了。相对来说,“见怪”、“见外”、“见笑”这三个词口语化要强一些,“见谅”多用在书面语中,比如说书信;“见教”一词,也只是个别文人在特定的场合才用到,使用范围已经很小。通过调查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收录的王朔的作品,我们只发现4例“见外”、2例“见笑”、1例“见谅”。如:
(47)我这想法特过时吧?让您见笑了吧?(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48)徐达非把两位女士让进屋。“屋里太乱,别见笑。”(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49)“啊哈,你们太见外了。”何必呵呵笑起来。王朔(《懵然无知》)
与“三言二拍”中“见Vt”结构的用法比较,现代汉语只保留了“用在句尾”这种情况,有时其后带语气词,但不能带宾语和补语,也不能作定语,更不会出现表被动的用法。
总之,到现代汉语,大部分“见Vt”结构的词语都消失了,留存下来的几个词使用范围也很窄,而且也趋向于逐渐消失,如“见谅”、“见教”。为什么?我们认为原因是:“见Vt”结构原来是两个词,“见”是指代性副词,后来“见”逐渐虚化,没有了意义,那么“见Vt”就凝固成一个词,只剩下“Vt”的意义,“见”意义的虚化就为“见Vt”被“Vt”代替提供了条件,这就是现代汉语中多用“指教”“原谅”“怪罪”而不大用“见教”“见谅”“见怪”的原因。
通过描写分析“三言二拍”中“见Vt”结构,我们发现“三言二拍”中共出现“见Vt”结构38个,例句174个,其用法有用在句尾、分句末尾、后带语气词、带宾语、带补语、单独或组合作定语等,说明在明代“见Vt”的用法还是比较丰富的。到现代汉语,大部分“见Vt”结构都消失了,“见”的指代性副词的用法已经完全虚化。太田辰夫(1987)曾指出:“见Vt”结构在现代汉语中逐渐不用了,用法也有限制,只象“见怪”“见笑”那样,和极少数的动词配合,正在接头辞化,只是古汉语在某些较文的表达形式中的残留。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见Vt”结构的词语的命运可能就是逐渐走向消亡。但是这种“见Vt”结构在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中的使用情况还是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
[1]白兆麟.从汉语史角度论“见V”之“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2]程湘清.宋元明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处民族出版社,2002.
[4]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5]彭小琴,俞理明.“A见V t”结构中的“见”[J].古汉语研究2006(2).
[6]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7]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王玥雯.从佛经材料看中古汉语之“见V”结构[J].襄樊学院学报,2005(4).
H13
A
2095-3763(2012)01-0070-04
2011-12-12
尉春艳(1979-),女,满族,河北围场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