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卿(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馨苑101栋甲单元202室,江苏常州,213034)
抗日将领陈中柱烈士手迹
陈汉卿(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馨苑101栋甲单元202室,江苏常州,213034)
十多年前,我从扬州一位旧书商手中高价购得一张抗日将领陈中柱烈士写于抗战期间的手迹,珍藏至今。近日在藏友的建议下,撰文予以介绍,供抗战史料和民国档案爱好者研究。
陈中柱烈士手迹是他用钢笔竖写在他的名片背后的:“兹有总部第一总队水上游击大队部队东去请予通过。”正面是铅印文字:“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司令陈中柱”,右下角盖有陈中柱印章。此手迹长10.1厘米,宽4.2厘米,历经60余年沧桑,纸质虽有些泛黄,但字迹个个清晰,记录了当年抗战血与火的岁月。
陈中柱,原名陈为让,字退之,1906年农历九月初三出生于今建湖县草堰东村一个农民家庭。黄埔军校第六期结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疯狂侵略中国,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津浦路组织成立战地服务团,任战地特种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曾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底任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少将司令。1939年秋,陈中柱率部驻泰州,曾营救过中共地下党员赵敬之。1940年6月,新四军东进抗日,他参加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与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陈毅在泰州文明旅社的谈判。黄桥战役时,他信守诺言,按兵不动,间接支持新四军获得此役的胜利。1941年2月,李长江正式投向日军后,日伪不断下乡“扫荡”,陈率部同新四军配合在苏中一带打游击。1941年6月初,日伪又一次集结大量部队分数路“扫荡”泰州,主要目的是消灭陈中柱的第四纵队。由于敌人来势凶猛,情报不明,陈中柱的部队遭到突然袭击,不少官兵伤亡。陈中柱将妻子王志芳和6岁的女儿由卫兵杨凤高带着转移,自己亲率部队去阻击敌人,身中6颗机枪子弹而壮烈牺牲。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送给驻泰州日军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南部襄吉领赏。后来,其妻王志芳托关系找到头颅,将陈的遗体葬在泰州西门外西仓桥下的农田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陈中柱开追悼会,国府要人于右任、吴铁城、陈果夫等参加,会上追认陈中柱中将军衔,并出纪念册,介绍宣传他的英勇事迹。1987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陈中柱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同年其墓迁至盐城烈士陵园。2009年,陈中柱被评为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据有关人士说,陈中柱烈士的遗物极为罕见,目前已是凤毛麟角。今天,手捧弥足珍贵的烈士手迹,缅怀抗战烈士为抵御外敌入侵,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我们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