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丽红
(1.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024;2.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
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的兴起加大了语境研究的力度和深度。语用学提倡结合现实生活和语义环境与研究抽象的语义,认为语义研究应结合语言的使用者和具体的语境。从广义角度讲,语用学着重研究两个问题,一是话语的产生,二是话语的理解。话语理解和产生中语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何谓语境?各家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许多学者把语境看作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上、下文(言辞语境)以及言语事件发生于其中的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非言辞语境)。另一些学者认为语境是交际双方共享的有助于理解话语的背景知识。1986年,法国学者斯泊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和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为语用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提出了异于传统的语境观:认知语境观。Sperber & Wilson 指出共享知识是无法证实的假设,会话双方合作的基础不是共享知识,而是建立在共有显现性(mutual manifestness)基础上的共有认知环境(shared cognitive environment)。他们将关于物理外界的信息、先前语境、对未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宗教信仰、逸事记忆、文化观念、对说话者的心理状态的固有看法等都包括在语境的范围内。S & W将语境定义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中的一组,并且指出,“正是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关联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语境观,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话语的关联被看作是命题P同语境集合C1、C2…Cn之间的关系。那么,语用主体如何对认知语境进行选择与构建,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传统的语境观对语境的理解都是静态的,而认知语境观则是动态的。认知语境是语用主体大脑中储存的有关世界的百科知识。作为一种背景或认知条件,参与语用活动而形成的。它们不是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而是双方各自构建的认知环境,可能合拍也可能不合拍。为达到最佳关联,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不断构建、生成和创造着新的语境并加以选择,以使交际顺利进行。
Van Dijk认为要全面描写话语,就不能把它看成孤立的、抽象的语言变体,应将话语和语境联系起来。Crystal (1991:77-79)认为,语境关系到一个语篇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全部背景。关联理论下语境是交际过程中双方都相互明白的“认知环境”。这一理解包括交际当场情景里的具体内容和事实(fact)以及交际双方对环境都相互明白的内容和各自拥有的,有助于理解当场情景外的背景知识。Sperber & Wilson认为,关联原则可以影响人们对命题形式的识别,即信息处理是听话人应选择与关联原则一致的理解。为了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所付出的努力,讲话人往往会对自己要表明的意图进行制约,也即缩窄受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范围。首先是选择言辞因素,如下例:
(1) A:Do you remember John ,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He is the mayor of this
city now!
B: Really?
在此例中,讲话者与受话者共同认识的名叫John 的人可能很多,但讲话者用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对”John”进行了制约,从而也制约了听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话语越直接明确,听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就越受到制约。话语就更容易产生说话人所期待的语境效果。使听话人很容易理解话语而不至产生误解。再如:
(2) 小李又来了。
在此例中,讲话者指的是刚来过的小李,而不是别的李姓人氏。
Blakemore 提出所谓理解程序的语义限制(Semantic constructs on relevance),即通过分析某些情态指示语(modal indicators),话语小品词(discourse particles),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来揭示施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这些手段同样限制了听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如下例:
(3) A: Mary did not cook yesterday.
B: Tom was at home.
如果不对B语句做任何限制,B句的关联便具有多重方向性。听话人可选择任何认知语境来对此句作出多种理解。每一命题(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如果发话者用言辞手段对此句的关联方向进行制约,会有助于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例如:
(4) A:Mary did not cook yesterday.
B: Ⅰ. Because Tom was at home.
Ⅱ. After all, Tom was at home.
Ⅲ. You see, Tom was at home.
Ⅳ. So Tom was at home.
不同的话语联系语限定了话语的不同关联方向,制约了受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使交际意图顺利实现。例如:
另外,发话人也可用非言辞因素对受话人认知语境的选择加以限制。如手势、面部表情、说话人的语调等。如下例:
(5) A: What time is it?
这句话如果用陈述语气说出,则为询问时间。如A指着钟表说出这句话,则包含了责备或提醒之意;如语速很快则示时间很紧张;如语速很慢,则示悠闲……,交际过程中,讲话人会尽可能利用各种非言辞手段使自己的交际意图更加明确,限制受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
关联理论以关联性的定义和两条笼统的原则为基础。这两条原则是:(1)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2)交际原则:话语产生对关联的期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同的工作领域,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知识结构,造成的认知心理状态不同。发话人说出一段话语,会产生对关联的期待。受话人会建构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并在此系列假设中,进行搜寻和选择出与发话人交际意图相共鸣的语境,正确理解发话人的话语,亦即所谓“心照不宣”。此原则要求:(1)受话人和发话人的知识范围相近;(2)受话人和发话人的认知能力相似。 如下例:A、B、C、D同室共事,A、B、C、D各自认识不同的小王,但B的男友也为小王,且近日经常到他们的办公室来。某日,A从外面走进办公室说:“小王来了!”在此种情况下,尽管B、C、D各自认识不同的小王,但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此小王为B的男友。
人无论做什么,总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效果,这是一种自然倾向。关联理论下认知语境的选择也不例外。由于言语听辨过程中涉及选择注意的问题(selective attention),听话人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话语犹为敏感,此时他们会选择与自己最为相关的语境。相对来说,选择这样的语境付出的努力较小。如上例中,如果B的男友小王不是经常出现于他们的办公室中,那么B、C、D在听到A所说的话后,会各自想起与自己关系最近的小王。这种情况下的语境选择有时易产生偏差,需说话人进一步限定。
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包括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人们不可能动用全部语境,而是试图以恰当的努力选区某一特定语境。在讲话人的信息和自己所得信息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因为在关联理论下,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的展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种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从而获得最佳信息效益。此点可用物理学上的杠杆来理解,如图1所示:
(图1)
左侧为发话人的明示信息,右侧为受话人的推理所得信息,支点为选择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受话人对发话人希望传递的信息进行猜测,尽量付出最小的努力,选择合适的语境,恰当理解话语,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如下例:
(6) A: What time is it?
B: Mr Li has come back?.
在此例中,B的话语显然超出了其字面意义。要正确理解B的话语,A应首先猜测B通过这句话试图传递的信息。假设:1) A要与李老师一起去开会,而李老师已回来。显然,A已迟到,B的话应有揶揄之意。2) 李老师经常六点回来,那么B的话语示意时间已经过六点……。凡此种种,需要A寻找支点,付出较小的努力,尽量获取B想要传达的信息,使发送的信息与接受的信息平衡,准确理解 B的话语。
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构成用来处理信息的认知语境。一事实对某个人有显现性(manefastness)是指此人能够感知该事实,能够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该事实的表征(representation),并相信其表征真实或大致真实。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是构成听话者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情景因素。人类虽然处于同一个现实世界,但由于人所受教育、阅历和经验不同,其所拥有的百科知识不同。进而影响其认知能力,影响其对认知语境的选择与构建,影响其对话语的准确理解。如下例:
(7) 为铺设一条铁路,某工程师走进一家农舍,并对主人说:“铁路路基将正好通过您这房子。”“我没意见,但要是你们认为火车每次打这通过的时候,我会给开门和关门,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8)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据说王安石读到这句诗句时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实际上,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王安石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百科知识,因而错误理解了语句。关联理论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因此要求发话人针对不同受话人的百科知识,选择合适的语境,以使交际顺利进行。
从认知角度看,语境不是明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存在,也不是推理之前已经存在的或规定好了的条件,而是在动态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由于信息推导实际上是受话人对认知语境内容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搜索或寻找过程,那么交际过程个体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对认知语境选择与构建上的差异,不同信仰体系及文化观念的成员,对同一话语会构建和选择不同的认知语境。如下例:
(9) He has a new bee that he’d like to be an actor.(他幻想成为一名演员)
在伊斯兰神话里,蜜蜂与灵魂联系在一起,因此,穆罕默德准许蜜蜂上天堂,“bee”有幻想、怪念头的意思。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便很难建构和选择争取的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认为,较科学的交际定义,应该是解码和推理的统一体。发话人进行交际时,将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受话人据此进行解码和推理,获知其交际意图。在此过程中,话语连贯会影响受话人对认知语境的选择与构建。如下例:
(10) A:Mary is boring. Do you think so?B: I will go to town tomorrow.
在此例中,A希望B认可他对Mary的评价,但B回答“I will go to town tomorrow”,此种情况下,A不仅从词汇信息来选择认知语境,从语篇连贯的角度,他会理解:B间接表示不想回答或不同意其看法,从而理解其交际意图。
语用交际是双向活动,有表达的主体,也有接受的主体,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语境作为不可或缺的伴随因素,对整个交际过程产生影响。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揭示语用现象,提出了异于传统的语境观:认知语境观。认知语境是动态的,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人们所依据的语境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语用主体不断创造、构建和选择新的语境来为交际服务,以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
[1]Blakemore,D.U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 1992
[2]Blakemore, D.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cance[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7.
[3]Crystal,D,The Cambridge Encyclopaedic of Lan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Sperber,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冉永平,何自然.语用与认知[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