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培养模式促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2-09-18 06:35辛庆锋孙有利胡建鹏高功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8期
关键词:医患医学生量表

辛庆锋 孙有利 胡建鹏 高功臣

新培养模式促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辛庆锋 孙有利 胡建鹏 高功臣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附院内科教研室,漯河462000)

目的 研究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成效。方法 研究组:新培养模式(1+2m培养模式)下108名实习结束时的医学生;对照组:传统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下120名实习结束时的医学生。采用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分别测评研究组和对照组医学生,分析对比新培养模式和传统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结果 在沟通行为总分和7个分项目(信息获取、非语言交流、信息告知、病情外关注、沟通意识、过程掌握、支持关注)上,研究组医学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医学生。其中在沟通行为总分和除信息告知外的其他6个分项目上,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方面,新培养模式明显优于旧培养模式。

新培养模式;(1+2m)培养模式;医患沟通能力;教学改革

近年来,为适应乡镇社区对医疗卫生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改革传统的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 1模式(在校学习2年、医院实习1年),逐渐形成了新的 1+ 2m 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习1 年、医院学习1 年、医院实习1年、基层医院锻炼1个月)。1+ 2m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具有早期接触临床、工学结合、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特征。1+ 2m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进入医院学习专业课程,使学生与专业岗位早期零距离接触,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更加自觉主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养。同时在1+ 2m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校不断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以病人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study,CBS)、床旁教学和教学查房(bedside teaching/teaching rounds)、课间见习教学法、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等,保证1+ 2m新人才培养模式益处最大化。

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包括其家属、 朋友等组成的群体之间在信息、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研究调查显示,良好的医患沟通行为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1-2]。因此,在1+2m新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一系列举措突出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其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医患沟通行为量表测评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生,以冀探讨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研究组 纳入研究总人数为228人。研究组(108人):1+2m新人才培养模式下108名2009届、2010届实习结束时的医学生;对照组(120人):2+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120名2011届、2012届实习结束时的医学生。

1.2 调查问卷 采用中南大学湘雅三院的邓云龙、程全等编制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施测调查对象[3],该量表包括信息获取、非言语交流、信息告知、病情外关注或理解病人观点、沟通意识、过程掌握和支持关注七个分量表共计48个条目,每个条目依据选择的选项不同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沟通行为越好,提示沟通能力愈佳。

1.3 调查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228份,其中研究组108份,对照组120份。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得分。

2 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在沟通行为总分及信息获取、非语言交流、信息告知、病情外关注、沟通意识、过程掌握、支持关注7个分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沟通行为总分和除信息告知外的其他6个分项目上,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3 讨论

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2+1 模式是传统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 模式的压缩版,即在校学习2年,进入医院临床实习1 年。该模式过度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导致医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欠缺。而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是医学教育这辆马车上同等重要的两个轮子,如何有效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是医学教育界近几十年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增设专门必修课、早期接触临床、运用标准化病人等将是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主要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是临床带教,临床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的沟通能力会对医学生产生很强的示范效果[4]。为了给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提供最佳的环境和土壤(医院和患者),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出了新的1+2m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1年,在医院学习2年,其中到乡镇卫生院锻炼1个月。这样医学生可以早期接触职业环境、早期接触临床带教,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利用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检测了1+2m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前后的医学生,结果(表1)提示相较传统2+1人才培养模式,1+2m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优化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另外,1+2m新人才培养模式施行后的医学生毕业成绩、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均较前有所提高,打消新人才培养模式伊始部分老师担心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是否受影响的担心。

诚然,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不是一个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就能完全来界定的,主要是看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医患沟通能力。但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校新的1+2m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Y

[1] 王锦帆.医患沟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39.

[2] Epstein RM, Hundert EM. Defining and assess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J]. JAMA, 2002,287(2):226-235.

[3] 程全,邓云龙,李皇保.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的编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8-9.

[4] 李红,陈红,周庆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生医患通能力培养途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25-12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106

1672-2779(2012)-18-0151-01

2012-08-01)

猜你喜欢
医患医学生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